2023-11-30发布于:锋兰达车友圈
丰田双擎堵塞是最近汽车圈的大事件(图1),明天投诉榜出来,可能是热点问题。在放榜之前,谈一点不成熟的看法。 双擎堵塞刷新了好几项传统认知:一个是低温才堵,这回不是,最早一例在炎夏,烈日灼灼,堵了。再一个是低速才堵,这回不是,有的车友绝大多数行程是高速,照样堵。还有一个是油耗飙升,动力变差,这回也不是,不少车友反映,油耗和动力并无明显变化。最后一个是拉高转不好使了,灵丹妙药竟然失效,出现反复。最后一条让人头疼,怎么会这样? 至于说为什么堵塞?不少车友注意到,堵塞集中于第五代THS,第四代很少,那么第五代设计工况有何特别?这是顺理成章的:EV占比太高,发动机介入太少,发动机燃烧不充分,碳颗粒排放过量,也就堵了。那么,为什么燃烧不充分呢?近日,有两位车友的探讨较为深入(图2-3),对这个问题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我来述其大意: 丰田引入马自达高压缩比技术后有所优化,将缸内直喷改为混合喷射。较之缸内直喷,混合喷射在低转速区间对于喷油量的控制不够精准,在某些工况下会造成燃烧不充分。在第五代THS系统加持下,EV占比更高,发动机介入更少,这个缺陷被放大了。丰田双擎主要以阿特金森循环运行,发动机在低速运行时歧管喷射的喷油精准度不够高,加装GPF以后排气背压升高(丰田排气管4-1,马自达4-2-1),发动机燃烧效率进一步降低,导致燃烧更不充分。 值得玩味的是,当年探岳330加装GPF时面临过类似的问题,由于EA888是米勒循环,330歧管喷射时,在低转速区间控制不够精准,加之米勒循环在低温低转速时排气端温度不够高,燃烧不充分,加装GPF后排气背压升高,放大了这一缺陷,造成了严重的堵塞,后来改款就改为350bar高压缸内直喷,结合其他手段,才把问题解决。 以上都是技术原理的推测,观点正确与否,都为我们进一步认识堵塞问题带来了启发。希望更多的技术大咖参与进来,给予我们更为专业的指导。抛砖引玉,有待高明,如有谬误,敬请批评。
丰田第五代THS较之第四代产品力大幅提升
用户驾乘体验,两代THS之不同,仅供参考
第五代THS混动系统,EV占比很高,日常路况可达85%,这就意味着发动机介入很少。锐放车主的一段路况,仅供参考。
唉!!都说混动堵的厉害,昨天一个销售跟我说他们店就堵了一个油车,反正我选混动的没事,我真信他个鬼了,我都放弃丰田了。
以车质网为准
老款的不堵是因为老款的它根本就不带颗粒捕捉器
1.丰田在和马自达合作前就已经普及混合喷射发动机了。 2.造成排气颗粒物剧增的恰恰是缸内直喷技术带来的缺点,歧管喷射雾化更完全,颗粒物控制更好,但确实对喷油控制不及直喷精准因此综合工况下油耗不及直喷。 3.四代ths目前没有大范围爆出堵是因为四代ths大部分存量机型都没装捕捉器。 个人对堵的猜测:1.探测器的标定保守,稍微堵塞就开始警报。 2.丰田的发动机省油标定的优先权太大,发动机温度(热机机制)标定为了油耗让步很多导致发动机排气温度远达不到再生的要求,混动发动机因为某些工况下不能完全快速热机更是雪上加霜。不要用天气说事,天气那点十几二十度的温差,跟捕捉器再生动辄几百度的要求微乎其微。 3.其实这个事件跟几年前(现在都还没完全解决)TNGA后的混动发动机机油乳化事件较大面积爆发有相似性。
其他勿论,先说一点,丰田双擎全部加装颗粒捕捉器,无论四代还是五代
再说下一个问题,GPF传感器是很敏感,但是四代为什么不堵?说明传感器不是直接原因,而是外围因素。
国产品牌堵不堵
请参考帖子“哪些车型颗粒捕捉器堵过?”
我🉑以很负责的告诉你,堵,我大哥和我姐夫的车排气管子都换一回了,,一台五菱轿车,一台长安面包车,还有一台长安小货车,买了不到2年,今年夏天,堵的死死的,打不着火也许是油不好,也许是车的问题,我不清楚,但他俩开车路况多数都是高速
2024改款攻克颗粒捕捉器堵塞
我也希望这样,有问题就得解决
但愿吧
有没有可能燃油版没有颗粒捕捉器
丰田有几个车型没有颗粒捕捉器,但是大部分有了
看纯油自吸(听说马自达在卖的都没有颗粒捕捉器)
为什么没有其他混动车堵颗粒捕捉器 只能看见丰田?
其他混动也有堵的,但投诉率在正常水平,比如帕萨特PHEV、途观LPHRV、比亚迪汉DM等等,详见帖子“颗粒捕捉器故障灯长啥样?”
不知道啊我也是混动车 所以我才问问
@倪城書生:其他混动也有堵的,但投诉率在正常水平,比如帕萨特PHEV、途观LPHRV、比亚迪汉DM等等,详见帖子“颗粒捕捉器故障灯长啥样?”
23款汉兰达和陆放是四代还是五代THS?
四代,计划24年切换五代
都是四代吗?
@倪城書生:四代,计划24年切换五代
22款以及之前的都没有颗粒捕捉器吧
丰田加装颗粒捕捉器集中在2023年3月,也就是23款。只有一个例外,22款汉兰达380T加装,2022年8月10日上市。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