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11-04发布于:蔚来ES6车友圈
太多人买电动车,因为补能恐惧而选择了增程,最后只能没完没了的充电,或者烧油发电。 跑个长途说好听点有油没有续航焦虑,实际上跑几十公里就进服务区充一会电,反反复复。 上个车牌也闹心,某些地区得跟油车一样摇号和其它方式获得。 碰上空气环保问题虽说它属于新能源车系列,但也得进行单双号限行,因为它使用汽油也会对空气造成污染。 比油车油耗更高,比纯电车纯电续航更短,增程过渡期再强势,增程车主的下一台车,几乎一定是纯电。 他们根本没有想到,电车除了充电还能换电补能,还能电池升级,解决续航焦虑。
北京油车单双号限行,电车不限行,全国都可以效仿
我们这十几线城市也要效仿吗
上海这边怎么实行?免费绿牌的居然不限行,花十万的牌照要限行
或者说充电车型的车主,下一台大概率是增程或换电 没体验过出行里程焦虑跟补能焦虑的人是很感受到的 增程的1000km解决是里程焦虑 换电是纯电领域的最终答案
可惜蔚来这一套是玩不长久的,花费了近80亿造的几千座换电站居然没有盈利的希望,没有自我造血的功能,全靠新车主补充新血养着换电站,但是车主越多,换电站就要越多,一个死循坏,狗东花大价钱构建一套物流体系,送完自家的业务之余,还能接别人的单,这才是一套健康的商业体系
可能确实吧,如果换电作为国家基建项目发展,你应该就不会持有类似观点了 蔚来只是单个品牌的敢为人先,上汽非凡也在逐步跟进 最终市场会淘汰低效的运作模式,发展出合理化可盈利规模
@时髦河流4k0:可惜蔚来这一套是玩不长久的,花费了近80亿造的几千座换电站居然没有盈利的希望,没有自我造血的功能,全靠新车主补充新血养着换电站,但是车主越多,换电站就要越多,一个死循坏,狗东花大价钱构建一套物流体系,送完自家的业务之余,还能接别人的单,这才是一套健康的商业体系
最近几天仔细思考了下,有点同意你的观点,开着增程车还是想着尽量能用纯电去跑,那为啥不能索性上纯电车呢?所谓的续航焦虑其实都是假想出来的,平时上高速也能在服务区充电,跑几百公里充电个把小时休息一下再接着跑也很合理,唯独就是节假日可能高速上充电要排队,但是这样的场景其实并不多,一年也就那么一两回吧,中途只要规划好能耗下高速找充电桩也是可以解决的,纯电车电池大续航更长,在市区跑比起增程的小电池也可以降低充电频率,仔细想了想觉得你说的增城车主下一辆是纯电车也不无道理
如果能普及换电那就真的完美了,目前充电时间还是有点长,尤其对于我们这种没有条件装家充的,我这200公里都要充一个小时,不知道那些标注六七百公里的电池从20%-100%要充多久?
我跑业务的,18个乡镇到处跑,来回路程在100公里左右,老家距离上班的地方1200公里,娘家距离上班来回在200公里,有经常出行旅游需求,那么你告诉我,电车哪里香?我300纯电续航的增程是不是够我日常用?长途是不是我不需要焦虑续航?在电池不亏电状态下,1.5l的增程,怎么都要比1.5l的燃油节省吧?
长期乡镇跑还是不要买电池在底部的电车 考虑一下混动和大众之类的低油耗油车吧 乡镇磕一下底盘就完犊子 再者电车质量目前不太稳定 会修的基本都在大城市 修理也是麻烦事情 个人意见 不喜勿喷
你这个情况,买增程。
现阶段家庭第一辆肯定是混动或者增程
谁出去玩还等桩,有空桩就充会上个卫生间,没有就走,油箱里有油。
不好意思,坐标江苏南通,你说的那些什么增城单双号,除了一线城市外我们都没有遇到。 举例零跑C11,纯电300公里的增城车,家里有充电桩,日常通勤压根不需要加油,周末临近城市高速基本用电,偶尔快充就半个小时,也压根没有里程焦虑,我想这就是绝大多数人的真实需求。毕竟全国一线城市有几个?中国14亿人,有多少是生活在一线城市的? 明年零跑6月份以后,除了小车t03外,全系升级碳化硅800V平台,充电速度更快。像家里有充电桩的,买个纯电300公里增城,(2年内会有纯电400公里的增城式出现)能满足绝大多数人日常代步,毕竟开车出门旅游也是400公里以内,跑没电了充电20分钟,很快的,再远了估计普遍都高铁了。
刚开始我确实是老想着充电,最大的原因可能是因为用手机保留下来的习惯。现在车开了2000多公里,我已经无所谓了,方便就充一下电,不方便就直接烧油,而且我倒是希望它能均衡用油用电,最好一次满油满电,油电同时用完,所以我保电设置得很高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