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1万年青铜
这车新款快上市的时候就关注了,去试驾了两次,略有顿挫,底盘缺一些高级感,其他还不错。主打一个便宜大杯,该有的都有。上市时候的价格劝退了。当时不管智选店还是4S除了官方优惠没其他的。如果像现在26万多都落地了,可能也就买了。 前两张是之前和销售的对话,第三张是当时一批的意向车主11月份提车的。除了政府补贴竟然高达五项优惠。。这大概就是长城和新势力之间营销上的差距吧。现在连续两周销量600左右,感觉又重复了上一代的路。
爱川西的孤勇者
客观的说长城这套hi4很有特点,1.5/1.5t混动发动力机集成p2.5电机及两档dht变速器,p4电机,前后50:50车重配比,三擎九模,基本已覆盖日常95%的用车场景兼顾城市通勤纯电和长途自驾经济性;通过itvc智能扭矩分配系统及vdc控制,实现更好的过弯、爬坡及四驱体验;也有更优化的soc能量回收,总体可圈可点。看一些测试视频,电池电力充足时,甚至很多相对湿滑的坡用四驱爬起来也毫不费力,说明这套itvc很有水平。 再提一下四驱,目前保电设置策略下或电力足够时,有纯电四驱和并联四驱,也基本能满足各种工况下用车需求,如起步低速急加速、中高速加速超车、雨雪天气等,同时提升一定行车安全性也是四驱的核心价值之一。 但馈电较严重模式下,车速20以内,因无法进入一档直驱,进而只是个增程后驱模式,无法实现全场景全工况的四驱也是事实,不管怎么解释,这种极限情况是有的。光强调保电策略不会让电完全用完,那也有点抬杠。这是hi4这个价位、这个架构决定的。hi4t就没这个问题,因为架构不同及动力的输出逻辑不一样。 看待问题总归要实际一些。总想花更少的钱去满足所有的用车需求,狭隘的去针对某个弱点攻击,没意思;不认现实,就死为hi4打圆场,也会被人诟病。 凡事有两面性!客观为好。有斗嘴的时间,不如研究下hi4底盘怎么样,混动动力系统稳定性如何,p4电机后续故障率会如何,几年后会不会车型迭代太快配件都不好买等等,这些关系到真正用车成本和体验的东西。一款稳定的车型,如何保持多卖几年,别总是退市,让以后维护和备件好买,也极其重要。 hi4挺好,但的确也有点小遗憾,瑕不掩瑜,这世界本就没有完美的东西。看每个人的用车诉求更关注哪些方面而已。 其实: 外观+车机系统+内饰做工+nvh+hi4+底盘+后备箱躺平+户外放电+更多储物空间+后挂备胎+更安全的车身……,都考虑到并做均衡了,只需要一个系列足矣。如同坦克300的横空出世。
驾域AUTO
买了插混车才明白的道理:馈电油耗和快充根本不重要
老高你好八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