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Re8179头像Re8179头像

    Re8179

    认证:问界M5车主·车龄2年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0粉丝1关注20获赞关注
    问界M5体验图1问界M5体验图1
    ev智驾贵5W…图1ev智驾贵5W…图1
    ev智驾贵5W…图2ev智驾贵5W…图2
    ev智驾贵5W…图3ev智驾贵5W…图3
    ev智驾贵5W…图4ev智驾贵5W…图4
    ev智驾贵5W…图5ev智驾贵5W…图5
    ev智驾贵5W…图6ev智驾贵5W…图6
    ev智驾贵5W…图7ev智驾贵5W…图7
    ev智驾贵5W…图8ev智驾贵5W…图8

    红色内饰没货,就这样吧图1红色内饰没货,就这样吧图1
    红色内饰没货,就这样吧图2红色内饰没货,就这样吧图2
    红色内饰没货,就这样吧图3红色内饰没货,就这样吧图3
    红色内饰没货,就这样吧图4红色内饰没货,就这样吧图4
    开了350天的问界M5图1开了350天的问界M5图1
    开了350天的问界M5图2开了350天的问界M5图2
    开了350天的问界M5图3开了350天的问界M5图3
    开了350天的问界M5图4开了350天的问界M5图4
    探索发现新大陆,问界M5图1探索发现新大陆,问界M5图1
    探索发现新大陆,问界M5图2探索发现新大陆,问界M5图2
    探索发现新大陆,问界M5图3探索发现新大陆,问界M5图3
    探索发现新大陆,问界M5图4探索发现新大陆,问界M5图4
    心水很久的车果然试驾后就忍不住想买图1心水很久的车果然试驾后就忍不住想买图1
    心水很久的车果然试驾后就忍不住想买图2心水很久的车果然试驾后就忍不住想买图2
    一直不会飞的鸟图1一直不会飞的鸟图1
    一直不会飞的鸟图2一直不会飞的鸟图2
    我就是小康车主,那又如何呢?图1我就是小康车主,那又如何呢?图1
    我就是小康车主,那又如何呢?图2我就是小康车主,那又如何呢?图2
    我就是小康车主,那又如何呢?图3我就是小康车主,那又如何呢?图3
    我就是小康车主,那又如何呢?图4我就是小康车主,那又如何呢?图4
    Re8179图1Re8179图1
    Re8179图2Re8179图2
    Re8179图3Re8179图3
    Re8179图4Re8179图4
    Re8179图5Re8179图5
    Re8179图6Re8179图6

    个人介绍:深圳某互联网大厂算法工程师。 以前还在学校时候无脑捧特斯拉,师兄或者老师都有不少开tesla,面对燃油车完全是个新物种,三电牛,fsd牛(本人持续关注几年Tesla ai day,明显感觉到技术在不断激进,自成一套)。不过说实话,现在倒是越来越不理解Tesla有啥好买的,极客?新潮? 后来蔚小理新势力崛起,试驾p7第一次感受到纯电车完全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的驾驶体验和空间设计,试驾蔚来体验到底盘和驾驶的“高级感”,试驾model Y体验到磕磕碰碰的“驾驶感”,后面体会到BYD的汉和宋的“中庸感”。我把基本上主流的车型都试了个遍,坚定新能源车才是未来,汽车信息化智能化革命浪潮来了。 第一次在万象天地看到m5,就像第一次见华为做手机时推出的“水桶机”,虽然多多少少什么功能都有,却总有点拧巴啥都不对味的感觉,不过后来试驾和体验,能明显感觉到华为用软件给汽车“赋能”的用心,非常符合我对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期盼。因为有偶尔自驾远行需要所以一直持续关注M5(讨厌理想),在网上搜集各种评价,尤其是不好评价,综合来看也大致了知道实际车用起来是个什么样子,感觉差不多符合预期。带着对智能驾驶(博世的真拉胯)和细节优化设计的期盼,4月终于要等到M5改款了,非常开心。 前几天看到任总不造车的决议和一些舆论变化,想到本来已经换上HUAWEI问界的标记又要换下,不免心生惋惜,昨晚看了大嘴在大会上的发言,直接爽快中透露着不甘,越看越难受。我一直认为华为才是真正的科技型企业和科技驱动型公司,尤其是集团化作战势如破竹,汽车行业需要华为这种身份和体量的公司加入,而且是很直白明确的加入,给其他车企好好上上课,翻译翻译什么TMD的叫技术! 现在智能汽车市场已经快进入下半场,前有tesla持续割韭菜,中有byd爸爸级销量一骑绝尘,后有各个新势力和传统车企不断卷入市场。华为这个节点决策不够果断,对华为来说,小则失去未来持续增长的利润点,大则影响公司稳定生存。对我们消费者而言,小则失去了体验一把华为亲自定义智能汽车的机会,大则失去了一种本可以更快更凶猛的感受到智能化对驾驶和乘坐改进的可能。 信息化,智能化,网联化。这场技术革命第一次大规模在C端出现,是苹果用iPhone带给了手机,第二次我希望是华为用问界带给汽车。 我的不少同学、师兄和朋友,都加入了华为车BU,做MDC,做算法开发,做测试等,我也曾offer华为车bu的智能车云岗位。 衷心希望华为可以好好打造问界品牌,衷心希望智能化的汽车能够更快速的迭代和发展,衷心希望自动驾驶技术可以逐渐稳步上升,给我们社会带来更多的增量价值!

    个人介绍:深圳某互联网大厂算法工程师。 以前还在学校时候无脑捧特斯拉,师兄或者老师都有不少开tesla,面对燃油车完全是个新物种,三电牛,fsd牛(本人持续关注几年Tesla ai day,明显感觉到技术在不断激进,自成一套)。不过说实话,现在倒是越来越不理解Tesla有啥好买的,极客?新潮? 后来蔚小理新势力崛起,试驾p7第一次感受到纯电车完全不同于传统燃油车的驾驶体验和空间设计,试驾蔚来体验到底盘和驾驶的“高级感”,试驾model Y体验到磕磕碰碰的“驾驶感”,后面体会到BYD的汉和宋的“中庸感”。我把基本上主流的车型都试了个遍,坚定新能源车才是未来,汽车信息化智能化革命浪潮来了。 第一次在万象天地看到m5,就像第一次见华为做手机时推出的“水桶机”,虽然多多少少什么功能都有,却总有点拧巴啥都不对味的感觉,不过后来试驾和体验,能明显感觉到华为用软件给汽车“赋能”的用心,非常符合我对智能化和信息化的期盼。因为有偶尔自驾远行需要所以一直持续关注M5(讨厌理想),在网上搜集各种评价,尤其是不好评价,综合来看也大致了知道实际车用起来是个什么样子,感觉差不多符合预期。带着对智能驾驶(博世的真拉胯)和细节优化设计的期盼,4月终于要等到M5改款了,非常开心。 前几天看到任总不造车的决议和一些舆论变化,想到本来已经换上HUAWEI问界的标记又要换下,不免心生惋惜,昨晚看了大嘴在大会上的发言,直接爽快中透露着不甘,越看越难受。我一直认为华为才是真正的科技型企业和科技驱动型公司,尤其是集团化作战势如破竹,汽车行业需要华为这种身份和体量的公司加入,而且是很直白明确的加入,给其他车企好好上上课,翻译翻译什么TMD的叫技术! 现在智能汽车市场已经快进入下半场,前有tesla持续割韭菜,中有byd爸爸级销量一骑绝尘,后有各个新势力和传统车企不断卷入市场。华为这个节点决策不够果断,对华为来说,小则失去未来持续增长的利润点,大则影响公司稳定生存。对我们消费者而言,小则失去了体验一把华为亲自定义智能汽车的机会,大则失去了一种本可以更快更凶猛的感受到智能化对驾驶和乘坐改进的可能。 信息化,智能化,网联化。这场技术革命第一次大规模在C端出现,是苹果用iPhone带给了手机,第二次我希望是华为用问界带给汽车。 我的不少同学、师兄和朋友,都加入了华为车BU,做MDC,做算法开发,做测试等,我也曾offer华为车bu的智能车云岗位。 衷心希望华为可以好好打造问界品牌,衷心希望智能化的汽车能够更快速的迭代和发展,衷心希望自动驾驶技术可以逐渐稳步上升,给我们社会带来更多的增量价值!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