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冰凌酷冷35
说真的之前也没有过多关注家充的功率,今天闲来无事简单留意了下,发现他的功率只有5.5-5.8之间波动【只是关注了半个小时左右】,那么相当于只有7千瓦的80%,相差那么多?我的桩和电表安装在一起,车到桩不到是3米。那么大家的家充功率是多少?
他的女人
提问什么时候充电好
敏捷de姚老师
老的有车已经第八年了,想换电车关注了很久了。 本来想买ID3或4,后来看看元也不错,同等价格性价比还高一点。 到过2家比亚迪4S店,第一家就说没优惠没便宜,第二家那张纸笔还帮你算算价格,划划弄弄虽然最终价格其实都差不多,但第二家态度感觉好,当天就下订单了。 黑武士要等,想想算了,就提辆白色现车。都说白色安全,只可惜是23年12月份的车子。 新车开起来是舒服,脚感的确比油车丝滑太多。充满电开回来能耗8.8,新车怕甲醛,没开空调。可以NFC和手机遥控上下车,不用带钥匙真的方便很多。 车机等功能满满研究中……
足智多谋星球GC
北京510超越13万落地合适吗?送膜,脚垫,电机挡板
我爱吃饼夹菜啊
这增程器声音太大了吧,之前好好的,现在咋这么大
老宋qiuball
尺有所长,寸有所短,没有最好的车只有最合适的车,适合自己的就是最好的。这其实也是我一直以来的消费观。 从我如何选车开始说最终为什么选了蓝电e5。 首先就是选车型: 前面两台都是轿车,一个飞度,一个508,自己喜欢露营,俩车都被我刮了几次底盘,所以换车首选就是suv,当然suv相比轿车同级别无论是车价还是经济性都要高些,所以有段时间也还是考虑是不是就轿车算了,直到看到9.98的蓝电e5,还要什么自行车。 车型定了然后就是确定什么样的三大件了 发动机:耐用,省事,低油耗。 最看好的是奇瑞鲲鹏1.6t,只是奇瑞鲲鹏动力搭配湿式双离合的也都不算便宜,便宜的用的都是老1.5。类似的还有哈佛国潮版,价格是吸引人,老机头油耗感人,这两家搭配新发动机的车型,带有360全景配置的车,加上税什么的下来也差不多十二三万了。 变速箱: 在接触新能源之前,我只信任at变速箱,当然不是国产的at,也不是大众低端车上面那种只能承受100多扭矩的低端6at,爱信6at最好8at,只这一条,就剔除了很多车型了,我关注到的搭载at变速箱的suv 马自达cx5,长安cs75plus,标致4008,雪铁龙天逸c5,还有个跨界凡尔赛。其它日系我能买的起的一水的cvt,国产的基本都双离合。 底盘: 主选独悬,板悬基本不考虑(法系除外),另外就是筷子悬挂这种,多少也不不是太喜欢,最喜欢的是领跑c11全铝前双叉臂后多连杆的中结构和用料,题外话我最心怡的也是c11,蓝电e5算是价格上的妥协。最喜欢的后桥是508这种斜叉臂全铝框架赛车式五连杆独悬。 蓝电的动力总成里1.5全铝自吸以及ecvt变速系统的耐用性已经经过比亚迪各种车型的验证,经济性耐用性方面没有什么好顾虑的,自吸发动机比带涡轮增压的除了不挑油还更耐用,单档ecvt因为没有纯机械的变速齿轮结构,可以说在耐用性可靠度方面比at变速箱都好,更别提cvt和双离合了。要知道传统汽车最容易坏也最难修的就是变速箱,单档ecvt就完美的避开了这点。 综合以上,结合当下蓝电e5的价格,再加上偶尔有需要7坐的情况,感觉蓝电e5就跟给我量身定制一样。 当然,对于这款车,还是有许多不满意的地方的,首先就是前后脸的设计,真心不符合我的审美,内饰也还是当下主路燃油车的调子,跟新势力比起来相差了一代,好在我更喜欢实体按键,内饰这一块也还是能欣然接受的。 然后后还要吐槽一下这车的电池包,前面没有加强型的防撞设计,还有电池包的下面感觉也不是很结实。 最后就是这车没有车道保持没有acc自适应巡航这两个增加长途高速舒适度的功能,略有遗憾了,如果后续厂家能提供升级服务我肯定会考虑。
明镜Pro
在全新车型猛龙销量“爆单”后,哈弗“猛改+”计划再度加码。11月17日,哈弗品牌携旗下哈弗猛龙、哈弗枭龙MAX、哈弗二代大狗PHEV三款新能源全产品数亮相广州车展。与此同时,哈弗还发布了猛龙的云雾茶山和日耀金两款新车色,并亮相了“冈仁波齐”...查看全文
明月苍茫出天山
刚刚跑了90多公里山路,有上下坡,速度最高90,均速40,50左右。 跑之前app截图如下:里程463公里,电量剩15%,电续航17公里,油剩下19L。 跑之后的截图如下:里程542公里,电量剩下28%,电续航30公里。油剩下14L。 统计如下:实跑路程为:542-463=79公里,电续航增加了30-17=13公里,这13公里为用油反充电所得。油消耗了19-14=5升,相当于5升油跑了79+13=92公里,那么百公里馈电油耗为5÷92x100≈5.43升。这是实际情况,计算方法是否对路,油耗是高是低,大家共同讨论。
海的那边AWD
枭龙本来就是枭龙max的陪衬。真要买两驱有谁会去买枭龙?我早就写文建议过,应该出一个枭龙pro,配置 1.5L Hi4,定位紧凑型。而枭龙max应配置1.5T Hi4。这样一来长城的紧凑型和中型suv就齐活。动力搭配更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