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用户259228326691
提车十多天,开了一千公里,把这些感受分享给大家,有优势也有不足,仅针对个人用车习惯的主观评价,希望对大家选车用车有所帮助。 优势: 一、空间真的大,越级存在,直逼理想L7,同级别基本无出其右。前后排膝部和头部空间都很空余,开敞感十足,我175身高,坐后排抱我6岁的儿子一点不挤。 二、构架技术。采用蔚来集团最新的nt3.0架构,全域900V,以太网集成网络。给你的感受就是车机流畅,功能齐全完善,各项功能都很好用。车机显示细腻高雅,功能众多,逻辑清晰合理。车机启动极快,解锁上车,车机就准备好了。我原来那电车你都上车了,问候语还没结束呢。 三、配置齐全,一步到顶,基本日常需要的全都有了,不需要选装。 四、能耗低,日常室内11-12度电每百公里,高速看速度,速度低16左右,速度高也得18-19。这是在3月份河北不太冷的情况下测的。 五、舒适性极好。减震软中带韧,有隔绝感,细小震动基本磨平,噪音控制t1级别,胎噪路噪风噪都控制的很好,不论加速还是能量回收,电机噪音基本听不到。坐垫又大又软。补充一下,一定要选装20寸轮毂,轮胎不一样,侧向支撑和静音效果有明显不同。 下面说说不足: 一、舒适性高,运动性不足,没有驾驶乐趣。与其动感时尚的造型不同的是,驾驶感受主打一个悠闲,适合不紧不慢的开,当然绝对加速能力绝对不弱,但是驾驶信心和乐趣不足。 减震初段硬,低速过减速带很硬的感觉。中断软,过弯侧倾明显,但是侧倾到一定程度由于前后防倾杆,后段的支撑又还不错。但是这些晃动和路感的缺失使驾驶员在超车或过弯是信心不足。 二、座椅侧向支撑不足。座椅典型的天籁风格,我怀疑他们的座椅设计团队是日产跳槽过去的。其实座椅侧向是有一定支撑的,但是座椅太宽大了,我170斤的体型背部都填不满,过弯快一些人就被甩的很厉害。 三、方向盘很轻,油门踏板却很重,特别重,比大多数欧洲车都重。路上超个车得使劲踩,太费脚了。方向盘指向、力回馈和精准度倒是没问题。 四、autohold必须使劲踩一脚才能触发,体验特别不好。为什么不添加个开关,在开启的情况下刹停自动触发。 五、用料在不注意的地方有简化,总体内饰是简洁风,质感不错,但是中间扶手箱地下空间放东西的地方是未经任何处理的硬塑料,看上去就是那种直接从注塑机里拿出来就装车的那种。四个门板储物空间都没有植绒或软化。这个无关痛痒,可以接受,毕竟价格摆在那,还有换电加成。 六、最不能理解的是电池小,同级最小,没有之一。销售说虽然电池小,但是电耗低啊。我觉得这个问题应该这么看:电池容量就像男人的口袋,花的省不能弥补赚的少的问题。60度电池,有锁电,具体锁了多少没有官方资料可查,我分析大概四五度。目前的天气不怎么开空调,在最省电的城市和郊区路段,也得12左右的电耗,续航跑到零也就400多点。前天从市里去县里,往返140公里,85%以上高速,气温3-5度,开21度空调,压着120开,用了48%的电,续航跑到零300都费劲。如果是寒冬时节跑高速,90%电量出发,最后留10%的安全电量,200多公里就得找换电站。而且蔚来为了电池寿命的考量,充电功率限制的特别保守,长途出行完全依赖换电站。 电池并没有小到不能用,我只是说就其售价和同价位竞品来说,给的不厚道。我觉得蔚来倒不是舍不得几度电池,而是需要在乐道和蔚来两个产品线之间通过电池容量强行进行品牌和价格区隔。 试了这么多车,想谈谈新能源车辆的能量回收档的问题。现在国内品牌基本放弃了单踏板模式,能量回收逻辑完全依照油车驾驶习惯,只是回收强度可调节,无法根据油门踏板开合角度精准流畅的控制速度。这一点大众id系列和宝马i3做的不错,不像特斯拉那么激进,但是特别好用,通过油门踏板微调就可以精准控制速度,只需要最后刹停的那一下踩一脚刹车。我比较习惯这种驾驶方式。 最后再总结一下这车值不值: 如果家里不能安充电桩且附近有换电站,闭眼买; 如果特别担心新能源汽车电池寿命问题,可以买,不管租电还是买断,蔚来对电池衰减兜底; 喜欢开快车,对驾驶乐趣有较高要求,或者以前开欧系运动型车,建议谨慎考虑,这车坐着比开着舒服多了; 经常带老人孩子出去,可以买,乘客可以得到很好的照顾; 换电站密集的地方,经常跑长途,闭眼买; 喜欢蔚来的品牌调性、设计语言,或者信任蔚来的技术和品质,可以买。我就属于这类人,你可以讨厌李斌那张嘴,但是可以信赖他对产品的执念。 先说这么多,有别的想法再随时分享。 需要表扬的是我遇到的乐道的销售人员服务态度真的好,你提出的每个问题都尽心尽力帮你解答,你的需求他们能提前帮你想好并解决,业务能力和服务态度无可挑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