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去4s店升级系统的时候在师傅的办公室看到几本他们技师内部培训的教材,心想着是专业一些的说明书,捧起来就打算深入了解一下我这车,结果没翻几页就发现我想多了。 我到底是哪儿来的自信觉得我能看懂这些内容
#用车感受这是大型提车作业连载的第三篇,前两篇分别是外观和内饰的主观感受,没看过的车友可以进入我的主页看看。 上一篇内饰的作业长达4000多字,但我估计和这篇车机的作业比起来依然是小巫见大巫,哎,我还想着一篇能把车机交互和车辆动态一起写完,结果我低估...查看全文
#提车作业-摩卡先求个精华,前方提醒,全文4000字,懒得看的朋友可以只看图养养眼😎 上一篇写了外观,这一篇写内饰空间部分,我估计依然是洋洋洒洒几千字,没办法,摩卡的配置和亮点实在有点多,当然,槽点也多。 摩卡是台中型suv,那乘坐空间是一个主打优势,我...查看全文
#提车作业-摩卡提车一周了,马上里程数破千,除了季节限定和特殊路况没遇到(下周去川西就能遇见了),常规工况基本都体验过了,提车作业可以安排了。因为这车是我深度开过的有史以来功能最多最全面的车型,所以一篇文章是肯定写不完的,所以我会分两到三篇来分享,毕竟一次...查看全文
#星越L预售,「颠覆」了吗?上周末刚去看了领克,目前成都行情01两驱有8000的优惠,应该还可以谈,360环影和电尾门厂家免费选装,裸车价17出头,我就像问问吉利这是吃错药了?拉皮大一圈就把自己家老大都不放在眼里?虽然领克少了个四驱和二三十匹马力,但领克的做工用料,质感,底盘水平和售后服务哪个不是把星越L吊起来打?别说星越了,领克的细节是国产油车里当之无愧的天花板吧,星越何德何能定这个价的?这还没算上领克的品牌力优势呢。 按现在星越L这个定价的顶配,可以直接入手领克05的两驱顶配了,那就更没法比了,想了半天,星越L一直营销的颠覆,也没打算靠T5四驱版本走量吧,适合的受众应该只是有大空间需求和对吉利其他suv质感不满意的客户。那低配性价比还是中规中矩的。
#摩卡实车分享这台展车车机大部分功能都没激活,所以只能谈谈初步的体验。 展车内饰颜色是紫拼白的,有点骚,不过肯定没几个人会选,太不耐脏了。实车看起来没想象中的显大,还行,不会觉得臃肿。 内饰的确顶,虽然这个大屏幕小仪表的设计风格争议挺大的,但细节用料和做工很棒,基本达到3系水准了,我还看了揽月,unik和星越L,摩卡的内饰质感明显要高一个档次。质感这个东西挺玄学的,真要让人说为啥质感好,一时半会儿罗列不出来,但整体给人的高级感差异的确很明显,我挑几个我注意到的说说。 另外几个车的门板和空调出风口是塑料的,摩卡的金属装饰就突出多了。然后中控皮质差别也很大,unik和揽月也是大面积的皮革,但unik触感太平滑了,轻飘飘的,揽月荔枝纹又太粗糙了,缝线工艺也是摩卡更整齐。另外还有门板上的装饰板,其他三个车都是塑料的,尤其是揽月,仿木纹的塑料弄得很光滑,质感简直灾难,像是去汽配城自己贴的一样。 这些细小的差距堆积起来一下就把整车内饰的质感差距拉大了,之前看网图还觉得星越L的最有质感,实际摸过发现摩卡真是贵有贵的道理。 另外空间摩卡不如unik,这两个无论外观还是内饰都比星越看着宽很多,至于揽月,因为内饰看起来最廉价,空间越大越像拉货的车。 仪表盘是真的偏小了,展车也没法开起来看HUD的尺寸和清晰度,中控大屏倒是清晰明亮,而且空调触控屏和中控屏都是雾面屏,手指不油的人并不容易留指纹。360环影有槽点,因为屏幕比H6大,但摄像头分辨率和码率并没有提升,就导致实际清晰度相比H6和大狗不升反降,这个细节处理的很草率,不应该。 中控屏和空调面板我看车评里有的是黑色背景的,深色屏幕开车的时候没那么晃眼睛,更安全,但我在这展车上找了半天没找到这项设置在哪儿。 后排座椅没有unik的大沙发软,不过腿的承托好一些。展车是顶配,后排有隐私玻璃和遮阳帘,不清楚中配有没有这俩配置,挺实用的。 长城今年的营销有点吃哑巴亏,上一代vv7是和领克01差不多时间上市的,价格略微低一些打了个错位竞争,wey的定位勉强还能跟上领克,但这次大换代也许是巧合,也许是对手有意为之,莫名其妙地被迫和unik还有星越L变成竞品了。实际上摩卡从定位,用料和功能性上来说,和这两台车不是一个级别的,这从定价上就能看出来,至少我静态体验之后发现摩卡综合水平是明显高于另外两台的。但问题是消费者已经默认你们仨一前一后的发布和上市,那就应该拿来对比,这么一比就遭了,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能认识到多出来的价格能买到的品质提升在哪儿,只会觉得你这车贵了几万。而且本来接近领克的品牌定位突然又被吉利长安给拉下来一截,实在有点惨。 等试驾车到了再去开开看驾驶质感是不是也能和静态品质一个水准吧。目前来说,摩卡上市要是能在预售价上便宜五千到一万的话,可以无脑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