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猫老爷子123456
春夏秋冬一轮了,短途为主,看油尺已成常态,就为验证这”增多”说!无一验实,机油不多亦不少。看来上面的分析有bug,县机械厂技师水平,离现代科技还远!一家之言,望其他车主也实证一下为盼!
天和Auto:奇骏e-Power发动机为何出现机油增多,又该如何解决呢?
https://club.autohome.com.cn/bbs/thread-c-656-107280282-1.html
提车刚刚三个月,公里数四千,其中高速三千,数据如图片所示,不赘言。曾发文提过开车环境比车本身更重要,当然车况别太离谱,像什么受限趴窝异响之类。现又有一奇葩联想,足球成绩惊艳居然增加对产品的好感,个人意见,不喜勿喷! 用车心得,随熟悉程度增长,逐渐感到该车的内力,全球车型自有其过人之处。选择它初心除了大家共同的那些动力,便捷,四驱等等之外,我对转弯半径更加看重,很多热门车型都因无优势而犹豫难决。关键时刻半径小的好处真的很重要!另外自己对绿牌无需求,虽然住上海市中心,但市内用车很少,高峰期更不去凑热闹,限不限行无所谓。还有一个心理障碍,就是看到绿牌就联想到大电池,就联想到一些极端场景...缴购置税也是公民义务,是贡献嘛,与车无关。并非对用电车有什么贬意,毕竟各有需求,急加速的刺激有自己的市场;营运车要考虑成本,马克斯有句名言,利润达到一定程度会使人不顾一切!大哥不说二哥,大路朝天,你电我油各走一边! 可靠的辅助驾驶功能是该车另一亮点。网上看到过有车型出现不正常急刹,退出辅驾,抢方向盘等问题,安全大事这样草率,实在费解!日产这套系统我高速二千多公里,从开始小心翼翼到后来放心使用,看来是很成熟的。自适应巡航--车道保持,跟车距离选择,其实已大大帮助高速行车,在复杂路况下奇骏要放弃辅驾时抬头显示会变颜色并有提示音,很容易辩识。自动变道现阶段的软硬件还有一段路要走,世界一线车企在安全上都很谨慎的,大家应记得丰田油门事件,老板米国国会听证时的狼狈像吧,建议大家选车时千万别轻信自动驾驶!我高速大约三分之二时候都可小二郎腿晃晃,悠然左顾右盼,解乏不少。个人体验,仅供参考吧! 机油情况,多次检测无任何问题。油尺要两面看,一边多一边少。相反这个三缸机密封更好,油颜色比我前车好不少,二千公里时跟新油一样!也不想想,汽油跑到缸体里使油面升高,那得多大油耗?如果机油会稀释必然也会烧机油,颜色会大不同。其他体验,以后再谈,不是老师写评语,优点缺点什么的,瞎聊聊。最后一图是四千公里的机舱。
高速省力同感,这套辅助系统很成熟,开始还存有担心,不敢放手,现在基本交给它了。当然要路况和天气许可为前题。
yjs00000:奇骏e-power6000公里体验
提车至今近二月,行二仟余公里,提车前曾在之家写了几段购车心路,后觉得那家有点苟苟营味道,就未再续篇,希望在这里能有好的交流体验! 一直都有如下信念:开车做什么,比开什么车重要;如果开车去讨债,求人,就不如看比赛,会老友那样车感好!交通大环境也比开何种车重要,堵成一团,找不到停车位,豪车照样无奈,!现在救市昏招迭出,为何不能做点实实在在的,我看曼谷很多大楼低处几层都是停车库,各地管理模式可借鉴多的是,话题太大,暂不表! ep应该是智能化重要一步,记得有位科学家说过,在计算机运行后,心中总有一种感激之情,当然他是搞研究而非打打游戏文字处理一类,我启动我的ep时,也多少有这种感觉,一个复杂的系统似乎在告诉我,你只管界面以外,其他就交给我吧! 是啊,中速以下行驶时,发动机竟然有三分之一时间不工作,这难道还不够神奇?这难道不是节能减排?如果心脏有三分之一时间休息,我不就可以延寿?前不久高温天气,停车时车表面各处发烫,我特地打开引擎盖想散散热,没想到发动机仓居然是凉的,凉可能夸张,但大家不妨试试。 其他增程式是否类似我不了解,但日产设计师说ep攻克很多技术难关,所以我个人觉得那些就是百年前德国潜艇的换代版吧。 AI的另一关键是四驱,我们知道动物奔跑时若一条腿受伤,它会倒下,但不会失控乱串,原因在于四蹄是受大脑和反射弧控制的,未受伤的三条腿不光要刹住,还要有反向力来协同。汽车机械稳定系统反应慢,仅靠刹还是解决不了爆胎和其他情况的危险结果;而AI下的电四驱应该有类似的效果,瞬间刹停并反转,至于具体逻辑,要看算力吧,相信不久会有现实案例!电驱车应该都可做到,但是新势力们把功夫花在配置和电池上,不太可能有强大的AI内力。 选择ep的另一大因素是不想撞衫,汽车现在稀松平常,销量大的车就不去凑热闹了,就来个小众的,希望销量别超过现在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