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托车提车作业买这车还不到一个月,刚过元旦就买了,买的是2024新款,前段时间官方发布新车之后,我被他这个中国红的颜色吸引了。然后去附近车行订了一台车,等了一礼拜才等到。我之前骑的是gsx,嫌弃动力太弱就卖了,家中有一台dl就没有卖。打算以后留着出去旅游用。 选买过程对比 我看车看了半年,早就想换车,考虑了钱江550S和本田CBR400R,跑了好几家店谈价格,钱江的价格谈不下来我就去谈本田,一进店门听口音发现是老乡,看老乡份上便宜点。(我也不知道自己有没有被坑.....看那热情劲还是在这买吧)价.格上优惠了两千多,送车衣!三次保养!头盔和手套都给送了,不过都不值钱。最起码价格给我优惠了。 落地费用 这台车36000,优惠2000,34000元, 购置税下来和保险一共花了将近41000多。购置税3300 多,险都交2000块钱了。250以上的排量的三者险在1500块钱左右,加上交强就快2000,一下子小四万出去了,但是话说回来,干金难买我喜欢。 拆箱装车上牌 拆箱那天我是盯着老板拆的,也跟着帮忙拆箱,老板有点马虎差点把前轮固定车轮的长螺丝装反了,还好我给及时纠正了。拿着手续检查了发动机车架号,以及生产年月日。上牌我自己上的,车行给上牌要500,我自己上牌才100多,上完牌拿到绿本再次检查没问题,开心拿着临牌装车上骑车回家等铁牌!我买的是红色的车,主要是它这个颜色比较鲜艳。漆水质量较高,光泽度好,从侧面看屁股微翘,整体比例还是协调的。 我买它主要是它这个外观比较激进,本来我看你说想看川崎4R,但是那个车太贵了, 所以就没有考虑,因为我的预算只有4万。动力的话。 CBR400R可以看作是大号的GSX,动力输出日常足够用, 马力在44.9匹,比我的gsx强太多了。红绿灯路口起步,一档下去油门一拧,起步明显很快,发动机也非常平顺。在4000转左右会有一个共振区间,这时震动会比较大,超过4000转.速的时候,它是比较平顺。我个人体重是160斤,骑这191公斤的车很稳,不会因为体重原因影响到速度,个人骑车很灵活,后座坐人的情况下有点吃力,骑gsx的时候后座坐个人,起步速度很慢,这个车带人的速度给我感觉比250强了不止一倍! 【市区表现】 市区走走停停!不能够发挥这台车的性能,发动机不炸,很温和。 跑山表现 速度起来了挂挡拧油门,油门响应极快,没有顿挫感,比较直的一段山路,这车性能就能线性的表现出来! 油耗方面,虽然不能说是一个优点,但也在可接受范围内。首保之前百公里油耗4.5L,首保之后更是降低到了2.8L,这确实让我有些惊喜。 【城市道路】 城市道路油耗表现为4.5L,走走停停,起步刹车等操作都比较费油。上下班来回通勤公里数10公里,短途骑行也耗油!之前的gsx 城市油耗在5个,我果断给卖了!比我小车还费油! 【跑山油耗】 前段时间我去跑山前把油耗清零,重新计算,从北京昌平到房山区霞云岭,70多公里,来回140公里,平均时 速65,一半高速!一半山路!上坡路多,弯道多,油耗表现为2.5L!居然比我的gsx油耗低1L!跑山路上也没有顿挫感,很顺畅! 【油箱底下发烫】 低速行驶时发动机容易过热,腿部以及油箱下部会有热浪传出,可能是冬季天冷的原因,我自己穿的比较厚,就怕夏天骑车的时候烫腿, 希望不会有这个问题。 【胎噪大,链条声响】 在骑行了1200km后,我发现CBR400R前轮胎噪比较大,尤其是在非柏油路面上行驶时,声音尤为明显。长时间低速行驶会导致发动机过热,空档过于容易踩,有时在换挡过程中会不小心挑到空档去。最后,链条声音巨响,即使在60码的速度下,带头盔仍然能听到明显的链条声。 【性能和操控】 操控感受中庸,但非常稳定。我一米八的个子坐上去居然没有骑狗的感觉,反而更适合我,拐弯只需要轻侧一下身子就能改变的方向,人机三做的很对称,也不累。说到性能从低速到高速全程都非常稳,尤其在速度快的时候,感觉不到横风对车身动态的影响。长轴距和大车重使得在窄路.地调头变得困难,但一旦正常开起来,操控的灵活程度出乎意料。 【买车对比】 我之前买车考虑过钱江550S,毕竟在北京摩博会见过实车,有ABS+TCS,反而400R就没有,排量还没550S大,在价位上来说,我更喜欢钱江550s,配置上比400r丰富的很多, 可以花最少的钱办最大的事。考虑到我未来几年可能不换车,又想保证质量,再三思量就买了本田cbr400r,}最起码质量可靠。 【购买攻略和建议】 一定不能在网上买车!不管二手车还是新车,必须去店里谈,跟老板谈,不要谈落地价,你谈这个,人家发票可以给你低开,剩下人家赚了。买车就很简单,裸车价!购置税,保险!上牌!有条件还是上三者险,干万不敢挂交强险上路,还有就是,治安较差容易丢车的地方,建议买盗抢险,毕竟一抬上车就丢了,干万不要分期,买车还要分期你还是别买了。
但今年全球的燃油车企都被中国车带来的强大竞争给逼的喘不过气,这个时候再被造假事件重创一下,那可就没有几年给日本车拖了,这口气就直接喘不上来了。 因此这一波全球汽车大竞争,先死的是日本车。...查看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