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iCAR V23车主·新提车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跟我自驾
虽然是在北京买的车,不过因为指标关系只能上外地牌照。虽然日后也能进六环内,但一年只有12次机会,可谓弥足珍贵。今儿趁着临牌还没到期,开着我的iCAR V23去望京SOHO溜达一圈,感受下京城CBD的氛围,顺便当一次法外狂徒,哈哈哈! 不得不说,橙色的小车和望京SOHO的建筑风格很搭,都是主打个性、潮流有设计感的产物。不过除了我,路上的其它车都比较单调,可能是因为CBD地区商务气息太浓的原因,路上跑的多是天籁、雅阁、凯美瑞之流,我这车一看就是小年轻自己开的,因为没有高管会坐iCAR的后排,最起码证明了自己不是司机。 找个人少的地方,把iCAR V23停在首都第一印象建筑旁边合个影,突然感觉扎哈 · 哈迪德设计师的得意之作也不过如此。——来自iCAR V23车主的蜜汁自信,希望大家不要喷我哈! 顺便说一下望京SOHO这边交通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大家不要像我一样随便停车,不然很有可能要付出200RMB的代价。我拍完合影也迅速离开了,毕竟不能影响交通,更不能给阿Sir找到我的机会。当法外狂徒也不能过于猖狂,嘿嘿嘿!
谁能想到,在寸土寸金的北京地界儿竟然能碰到一片荒地,更巧的是我今儿还开着iCAR V23,嘿嘿嘿,大家肯定知道我要干啥了。 掰灯给油,直接上马路牙子往里走。这地方应该是被收购的地皮,不知道啥原因空置下来了。里面长了不少杂草,也有一部分干透了的玉米秆。 路况咋说呢,肯定不算硬核的越野场地,不过路面条件也不咋样,稍微开快点就能感觉车晃得挺厉害。用中控屏那个越野界面的软件能看到车身的倾斜角度,可能对玩家来说这算不了啥,但对我这种小白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体验了。 因为周围没啥人,而且路面没那么不堪,开车的时候就小小地放肆了一把。双电机的力道在这儿能玩的挺爽,稍微带点方向就能掀起不少土,环保确实差点意思,但开心是真的开心。 玩了大概十来分钟,再往里走路面就有好多小石头,怕伤着车漆和轮胎索性准备掉头回家。下车拍照片的时候发现车身上有不少浮土,但轮胎一点毛病都没有,感觉这大轮毂和大宽胎挺适合玩越野的,也算没白费这方盒子造型。
当初决定入手iCAR V23是认为自己不怎么跑高速,撑死了冬天去崇礼滑滑雪,万万没想到打脸来得这么快,车上的功能还没玩明白就要跑一趟小长途。要是油车到也没啥,关键是iCAR V23是个电车,还是大宽胎的方盒子电车,想想高速那风阻,真是有点头...查看全文
记得上次给它洗车时还是在四儿子的店里面,这都摸爬滚打一个多月了,再不冲澡就成泥娃了!不过橙色的车漆挺襟脏,上面有层浮土其实不仔细看都不明显。或者说橙色的车漆比较亮,有点脏东西也影响不了整体光泽。 本来说在家接桶水自己洗,但看看3℃左右的气温...查看全文
玩摩托车的90后应该挺多的,那时候的摩托车行业远没有现在正规。有钱的老哥都骑一手纯净水,没钱的小老弟们要不买个踏板,要不买个地平线的样子货。没错,我就是当初买地平线的小老弟,所以一提到地平线,我总是能想到之前徒有其表的摩托车...回想一下真挺惨的... 不过回归正题哈,iCAR V23的这套智驾虽然是地平线做的,但此地平线非彼地平线。怀挡快速往下播两下就能开启驾驶辅助,方向盘左边的旋钮控制跟车距离,可以说非常好操作。 这两天上下班用的都是智驾,跟车距离调整的最近,实测是很安全的(前提是没有突然并线的马路杀手哈)。左右两侧车辆的正常并线智驾都能感知到,刹车的动作也比比较温柔,不会有哐哐很踩刹车的情况(此时此刻点名批评某品牌哈)。前车并线去其它车道的时候,加速给的很果断,跟车效率没得说。 至于AEB防碰撞,开智驾的时候还真没遇到过AEB介入工作。反倒是我自己开的时候因为微信回消息没有顾及前车,AEB直接给我来了一记声音+震动的提醒套餐,要不是它估计我那次就追尾了,想想有点后怕。不过这也证明了地平线的这套智驾能力是够的,也能担起帮咱们分担驾驶压力和提升行车安全的能力。 当初我也是在犹豫要不要花钱上智驾,想想十多万都花了也不差这点,从这段试驾的开车体验来看,地平线的这套智驾真值这1万块钱。大家要是经常跑高速和城市快速路的话,智驾还是挺有必要的。 之后我也会在普通道路上开智驾,看看iCAR V23的这套地平线智驾能不能搞得定横穿猛跑的外卖小哥,反正我是停怕他们的。
本来以外买完车就能体验在家充电的乐趣,谁料安充电桩也是个麻烦事。先是找安装方和物业勘测了场地,然后去物业开证明,之后申请电表,最后一步才能到施工方安装,流程确实停麻烦的。不过为了省钱还是得继续弄,不然就损失了iCAR白送的充电桩,让谁占到便宜都不能让厂家占到便宜,哈哈哈。 现在电不够用的时候只能去外面充电,虽然外面的充电桩贵了不少,但好在充电速度快不少,算是破财消灾吧,毕竟不能让新买的车就过上退休生活,花50块钱奴役它,充完电继续待着我满世界溜达,爽! 离我家最近的充电桩不是国家电网,也不是特来电、开麦斯和星星充电,而是大家倍儿熟的公牛...最开始我也挺好奇的,这哥们不好好造插线板,什么时候涉及充电桩领域了?不管了,反正来都来了,试试它家充电桩怎么样。 刚插上枪的时候电压是359.10V,电流是98.50A,功率是35.38kW,没过多长时间就电压就涨到了384.60V,电流是125.40A,功率是48.23kW;充到80%以上后,电压是390.60V,电流降到了70.80A,功率到了27.66kW。最后用时42分钟充了30.3685度电,费用是47.07元。 因为之前开过电车,自然也就没充过电,不知道公牛的充电桩充电速度怎么样。不过用高德地图看了下附近充电站的价格,感觉公牛的充电桩价格真挺实在的,而且充电两小时以内不用交停车费,又省一笔,爽!
我是当初V23的大定客户,本来预算是15.5万拿下,结果后来用积分抵消了智驾的1万块钱,相当于优惠了一万。背着家里人把这笔钱攒起来,今年的滑雪经费这不就来了嘛! 当初选车要上智驾的根本原因就是平时滑雪经常跑高速,去的时候精力旺盛,开开车倒也没什么。但是滑完一天累成狗,再自己开回来就有点折磨人了。所以说智驾成为了刚需配置,没啥都不能没智驾!!! 因为是单板爱好者,板子长度是158cm,放后备厢的时候要把后排座椅放倒才行,不然空间是真不够用。不过这也正常,估计只有旅行者的后备厢才能放得下雪板,剩下的车一视同仁,都得放倒后排座椅。iCAR V23的后排座椅放倒方式和很多车都不一样,先把坐垫拉起来,然后放倒靠背,就能拥有一个接近纯平的后备厢了。 放好雪和板雪服直接出发,往返240km的路程对满电的V23来说算不上挑战,上了高速直接开智驾,设定好最高速度后就一路烟跑过去。这车的智驾支持打灯自主并线,跑高速挺好用的。碰到加塞的时候处理的也比较温和,安全感是挺强的。除了开着爽以外,朋友帮忙给拍的装X照也是非常满意! 晚上到家直接充上电,第二天又是满血复活的状态。买车这一个月发现了很多电车才有的优点,之后慢慢和大家聊一下。
去年年底的时候准备买个电车,主要是给媳妇接送孩子用,而且上班也不用担心限号,不然坐地铁和公交还是挺麻烦的。看了不少车,发现就大众ID.3和小鹏MONA M03还不错,空间宽敞电耗低,代代步感觉挺好。十来万的纯电SUV看了元PLUS,但和同价位轿车相比吸引力不大。 线下看完后本来决定入手小鹏MONA M03了,毕竟我和媳妇都挺满意。结果无意间看到了iCAR V23的视频,当时的第一反应就是卧槽,这车真好看,赶紧看了看卖多少钱。一查9.98万起,感觉性价比还挺高。后来去店里面看了看实车,301km的续航在北方用确实有点担心续航跟不上,然后又看了看401km的两驱进阶版,11万的价格也能接受。 后来回家和媳妇一商量,11万都花了就不如看看顶配,感觉15万能带个智驾,以后媳妇开车也安全一些,就有点心动顶配了。那段时间可以说天天刷抖音和哔哩哔哩看车,偶尔也会来车友圈逛逛。后来才知道交定金送的积分权益能用来抵消智驾的钱,相当于14万就能入手顶配,犹犹豫豫之后还是决定下单,毕竟这小车的造型太拿捏我和我媳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