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深蓝SL03车主·车龄2年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胖子玮爵爷
降价潮中老车主的想法: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很强,奉劝新客户,今天给你惊喜就是明天的惊吓,我们悲伤的故事需要你们续写。 回顾SL03新车上市,牛吹的越大,破得越快,发布会直播还清晰记得,最打动我的不是他所谓的黑科技,也不是性价比,是承诺的“订单透明,价格透明,服务透明”,对,没错,大小BOSS都在强调他们的透明度,生意至诚可做,朋友至诚可交,于是就决定结交蓝朋友。没想到蓝朋友当头第一棒就是“订单不透明”,不能交付,交付顺序混乱,不能退订。当时想还好货不怕晚,五年磨一剑确实不容易,就等了。可车还没磨合好,接着这第二棒就来了个“价格不透明”,上市说直营模式,统一价格,才几个月就明升暗降优惠几千,如今直接摊牌了降2万。这接力棒活动做得是衔接无缝,这雷厉风行的做风,第三棒还会远吗? 买都买了,就随它降吧,都降它能不降吗。只要要品牌稳步向上也罢了,可是仔细分析了一下降价的原因和策略,有点慌。 如果是科技加持,产品成本降低,那是好事。如果只是被迫降价,得另当别论了。 特斯拉大降价,底气十足,利润空间大,生产线自动化提升,车型要改款更新。 比亚迪回落价,底气来源庞大的客户群体,前期成本摊消完成,生产规模扩大,潜在市场大。 零跑扩展价,缘由销量持续下滑,品牌认可度低,增加选配,拉低价格。 雪铁龙跳楼价,销量萎靡不振,品牌认可越来越低,可以看作清仓退市,或者重头再来。 丰田验证码砍虚价,起不来死不了,产品力差,溢价高,全靠倚老卖老。 貌似问世才半年的品牌,降价幅度近20%,只有长安深蓝,新品牌刚下地就跌📉倒,口碑正努力向上的爬,没有积累起客户群体,没有品牌知名度,就剩下价格了。早知今日,当初何以把15万硬撑到17万卖的?打脸这么快,消费市场犹豫的人还是会观望,会不会继续降呢?不犹豫的人只会是建立产品、品牌、价格都足够认可的基础上。为什么首批3万订单后就没了后续,因为被忽悠了,客户口碑相传不好,如果当下降价潮不能一定程度保障老客户的权益,新老客户都会后怕,毕竟越后买惊喜越大,这样持续品牌只会走低。 未来的路不好走,但愿你长久,我还期待以后置换深蓝的家庭旅行车呢,如果N年后,品牌证明这么损能稳定收割新老客户,那我还给你粉,让你嗦,否则只能望你兴叹。
原来一直在海豹,汉,领跑犹豫,深蓝原来一直觉得赠送的东西不太给力,12月初销售给我打了个电话知道有4000的保险补贴又赠送了上牌费跟交强险就果断入手了。经过16天漫长的等待终于等到了车子。目前已经开了3天500多公里说说感受吧。 核心购买的原因自然是后驱,无框车门跟溜背,基本这价格不可能有这配置。 外观: 前脸确实好看,一副概念车的视角。侧面因为是溜背的造型显得特别的长。但是车屁股个人是觉得不好看,要是有uni~v的屁股就跟不错了。不过外观这东西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吧。 动力: 我选的是增程版,也试驾过515的纯电,515动力确实好,那加速跟过山车一样。不过这段时间开下来觉得正常代步也是够了。基本没什么机会开的到那么快的提速。 空间: 这个轴距来说空间感觉有点小,特别是因为溜背的原因后排坐起来有点压抑。腿部空间也算还行。只能说凑合,不好也不坏吧。 配置: 基本满配了,实用的配置基本都有。这个要给好评。 能耗: 500多公里,300公里高速,200多公里城区路况。先说说油耗吧,高速车速维持在100-110之间,基本5.7-6之间。市区的油耗大概在5这样。 原来一直都是开油车不懂电费怎么计算,第一次充满电用了25块钱充了160公里一度电1.2元感觉也还行,折合一公里2毛左右。 说说几个不好的吧,首先门槛太宽上下车太不方便了。座椅填充物不够厚,长途开久了坐的屁股有点痛。手扶箱居然没有配隔层。化妆镜跟手套箱没有配灯光,找东西的时候还要用手机照实在不方便。 也就这些,总的来说深蓝这车还是值这个价格的。 📸爱车美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