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虚空幻梦
目前用车2个月,里程2800km。主要问题是轮胎打滑,表现为平地起步转速过高打滑、半坡起步打滑。另外,坡起由于车身重,给油少会溜车,所以大几率车胎打滑。 目前已更换全车胎为马牌TC6,再也没有打滑发生,地板油动力传递也更加快速、强劲,缺点就是烧钱
这次排放门事件,我专门去查了专利。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混动自启动技术的专利竟然是长城而非比亚迪的,难怪比亚迪申请这项专利几年都不批。 不知道,长城对比亚迪未经授权擅自使用专利会怎么操作。 另外,事件本身排放超标的问题本就是事实。比亚迪第一天的回复拿检测标准说事就很搞笑,几百公里都超标了,几千公里还能达标了?更别提错别字,道德绑架等等。这两天的回复,又是公开审核中的专利,又是承认海外因为政策卖高压油箱,啪啪打自己脸,前后矛盾,毫无逻辑。再加上,比亚迪最近的水军是真的多,这饭是真好洽。 最后,郑重声明,作为消费者,我只代表我个人观点,且与车企是对立面。我从不看好任何一个车企,因为他们想方设法偷工减料。
解释累了,还是人家视频方便,懒得解释了。比亚迪这事就是违法事实,不然早律师函告长城了。并且从我们汽车行业的角度看,从一开始就是铁证如山,不清楚为什网上这么多智商不够的。所有车企都以大众排放门为警示,就比亚迪有点飘
知佛知车小松哥:长城举报比亚迪硬刚?混动车不用高压油箱影响到底有多大?#长城官方举报比亚迪 #新能源汽车
首先,普通燃油车和混动车的油箱压力差距就很大,在都使用常压油箱的情况下,混动车型由于高压一定会泄露大量汽油。其次,比亚迪的技术专利有效性还不确定,即便专利有效,谁能确保这两款热销车型有在使用,即便这两款车型在使用这种专利,车辆是否会及时启动,即使车辆及时启动,启动消耗的汽油、电会不会造成电瓶亏电、油箱烧干。最后,我也质疑出口使用高压油箱,为什么国内还使用常压油箱
汽车扒一扒car:“常压油箱”也能保证低碳污染!比亚迪出拳了,而且速度很快!
目前已提车一周,驾驶300+km。整体感觉非常不错,群友用车出现的毛病我都没发现。 由于五一假期的原因,目前高速和市区里程一半一半,刚提车时油耗12.3,目前已经降下来,并且92和95确实没差多少钱,加上保险、app优惠等等,加油很便宜。 驾驶感觉上,起步反应很慢(从自动驻车切换到坡起,30°小坡),但刹车和油门很灵敏,刚提车时对油门和刹车没感觉,一周下来基本做到平稳驾驶,而且比手动挡开起来轻松太多太多(我朋友和我强调过操控,我个人认为作为交通工具,舒适感是最重要的)。盲区较大,两侧A柱前后视野,雷达车身侧边不报警等等,需要靠感觉和经验驾驶。 我是把它当房车玩的,后排座椅全部放倒,摆了一张挪客的气垫床。在开车过程中,床上感觉还不错,并且1.75身高的人可以在床上坐直,气垫床充满气10cm,可以刚好睡三个成年男性(平躺)。 用户体验上,语音助手属于弱智型,无法区分同音字,难度更大的方言更加处理不了。全景天窗很大,晚上躺在车里看星星和月亮很惬意,但同样更容易脏且不易打理。后备箱工具的泡沫盒非常劣质,勉强能用,但很小。雷达盲区太大,没有豪越的12个雷达有用。车胎在一般路面(铺装路面,但修修补补或坑坑洼洼)胎噪很大,且由于车高,行驶时左右摇晃幅度较大,建议减速至10-20km/h。 其他功能正在探索中,目前这辆车除了侧方停车比较困难,隔音差,音响差,其他方面暂时没有弱点
继上周16.4的价格继续砍拿到的最终成交价。 13.85w+1.2w+0.5+0.1+0.05-0.2=15.5w,没赠送,发票低开,发票价13.79。 坐标江苏,无置换,有大客户
顶配16.4报价,上牌自己上–1000,手续费-1000,销售手里可报16.2w,到经理那里还能再谈裸车价降一降,有现车。多少落地才不算太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