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宝马i3(进口)车主·车龄7年
简介:20岁奔驰宝马双车主,深度体验过三十余款车价格区间10-400万,欢迎友好讨论,抬杠就是你对
HORIZON开不动
刚才看到了新Taycan刷新Model SP纽北圈速纪录的消息 转念一想,国产车最近也出了许多以性能为主要属性的电动车,比如极氪、高合、昊铂、仰望之类的品牌…… 数据是一个比一个强,牛是一个比一个吹的大,然而能查到的无非也就是浙赛成绩,当然,刷爆一众超跑也是意料之中的() 现在中国媒体的主流舆论也是中国电动车领先世界(当然这个我也认同哈),bba保时捷等一众传统车企电动车都是工业垃圾,都是杂牌电动车,国内各种高精尖技术也越来越多(比如云撵),也正因如此,为何不去国际赛道上证明给外国人看中国的造车工业已经遥遥领先了呢?或者换句话说,秀肌肉给他们看看? 前段时间日本车企对中国车企的鄙视态度大家也有目共睹,为什么迟迟没有公司愿意去挑战一下他们所认可的赛道? 我心里有了一些答案,不过还是想听听大家的看法
这也是我破20的一年 零碎的记忆拼凑在一起,我依旧是那个喜欢车的小孩 也希望各位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一起共勉
2017年初买的宝马i3,落地40w,因为那时候还没有绿牌所以这个车上的是油车牌照,标定续航里程260km,只有慢充接口 至于当时为什么买:第一,这个车是碳纤维的,我感觉还挺酷的;第二,内饰用的都是比较先进的可降解材料(是一种类似于纸板材质的东西我感觉);第三,很喜欢同时期的宝马设计语言(i8就是他的孪生兄弟);第四:马车对开门我感觉很有意思 你可以先想一下8年前的车还都是什么样的(比亚迪e6、北京汽车ev??,奇瑞小蚂蚁等等),你就知道这台车在当时有多酷了 目前情况是开了6年了,11.5w公里,也没出过啥毛病,就是那个轮胎买不到了(R19/155的非常奇特的轮胎)就算能买到也很贵大概一千多一条 不过最让我吃惊的是这车在经过六年十一万公里的洗礼后依然能在北京冬天保证180km左右的续航(不开空调)或者150km左右的续航(开暖风),夏天正常行驶的话大概还能有230km+(软件显示267km)左右的续航,这对一个已经循环将近600次的电池来说已经是非常不错的表现了,我个人也对此非常满意 前一段时间跟朋友开玩笑还聊到了这件事,我们都怀疑我这个车是全球最能跑的早期i3之一,毕竟这么低的续航里程+慢充大部分人都用来当买菜车。不过话说回来在北京市区开这种小车真的很爽,早晚高峰找停车位啥的都很方便,现在我都不愿意开家里的大车了哈哈哈(虽然舒服很多倍吧) 在这里就不得不提到我的另外一辆车了,14年买的奔驰,到17年买宝马的时候里程是45000km,然后从17年到现在六年了,里程51000km……也就是说这六年我只开了六千公里,一年一千公里 总之,这种小车特别适合有固定停车位或者别墅的用户,这样也能弥补续航里程短和充电慢的问题,然后就是家里最好还有大型油车,可以弥补小车舒适性不足和里程不够的问题。 完美的小玩具~ PS:这个车方向盘巨沉,是我目前开过方向盘最沉的车(比718,taycan,G63啥的还要沉,对于一辆这么小的车我感觉还是挺离谱的)
评论区有些人说的对,目前来看感觉去追求这俩车没啥意义,应该再降降级换个更便宜一点的(现在20左右好车也很多)本来就有贷款压力再加上父母也是打算贷款买车在我个人的认知里感觉可能是有点超预算了(真没有别的意思只是个人观点)毕竟车这个东西,拥有了之后就会发现这玩意也就那么回事
#拯救选车困难症宝马i7 50和保时捷taycan 平时主要上下学开,经常性载人,可能有长途需求 推荐其他的也可以,预算60-100 必须纯电车!必须纯电车!北京政策没办法
目前想换个电车玩,看了一些帖子,也逛了一些4S店,目前想买的就是i7和taycan这两款车 然而聊到i7就发现了问题(其实保时捷也有但是没有宝马 这么严重)就是给优惠大的都是现车(当然这也很正常),现车都是外黑内黑的颜色,我岁数比较小不想要这么素的颜色,而且我只想全款不想分期,基本上从工厂定车+全款就没什么销售愿意给我好价格了,这可咋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