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就看看,我就开开
一心一意水滴6k
我的混版旗舰没感觉到说的问题,不过打开发动机舱盖看到发动机抖动,我的乐驰都没抖,不是知道是都这样还是我的各缸点火时机设定后不好
买车,上保险,预约牌照号,登记,领牌,原以为领牌照需要好多天,不成想才三天就邮到了,现在车管所办事效率就是高。回头算算,车指导价15.99,店里活动50顶2000,增购2000,交强险950,店里临牌费50,自己申领又10块,牌照邮费25,没有契税,没有车船使用税,购车所必需的钱算是到头,加一起总共15.7075。再买个第三者,车损险看情况决定是不是买,新车购入程序就是彻底完成了。
估计是电压不足然后模式是纯电优先,我的车今天上牌也闹了这么一出,后来把模式改成了混动优先才算不再出这问题。有一点需要注意是车辆启动默认是纯电优先,电量小的话要注意设好再启动
今天开车过来上牌,不小心尴尬了,因为充电桩没到,车一直没有充电,又选择了纯电优先模式,结果等着上牌的过程中电量不足动不了了,跟售后打电话告诉我停车等一会儿。过了几分钟,车能动了,赶紧切换到混动优先模式,发动车子充了会儿电。 看样子还真不能完全相信车子能自动切换,电压低了就得设成混动优先,避免尴尬。新司机新车,还需要仔细磨合。 售后讲回家找220的火电直接充就成,没必要非等充电桩,看样子荣威还是挺遵守国标。这种大规模使用的东西,就得设国标,不然既浪费资源,也给用户带来不便,决不能象手机开始那样,自行弄个充电线接口,买手机就得买他的线,还要赚我们的接口费。汽车接口我们设计,外国车想进入中国得用中国的接口,而且给我们交专利费,不然,凭什么我们光让他们割韮菜!
没加油没充电,里程竟然越开越涨,这不会是真的欢乐表吧插混的弟兄们遇到过不?
昨天提车,匆匆忙忙只是提交了免税申请,牌照没有上成,电没充满,油加200大洋(24升),从保定到定州,电剩7公里,显示平均油耗1.0。 今天下雨,开车又出去溜了一圈,目前里程80公里,剩余里程407公里,电只剩2公里,想找充电桩充电,转一圈也没找到合适的,客服告诉可以用app的充电桩地图,点了显示初始化失败,客服让重装试试,没装再试就能打开了,找到附近两个充电桩点,没开车打伞溜达一圈,发现一个点是小区里的,肯定不能用;第二个点在一个广场上,国家电网的,每度1.35元,说贵不贵也不算便宜,但好在有,明天再去充吧。专用充电桩还没到,充电还是不方便。 通过这两天使用,没遇到网的友所讲的形形色色的问题,估计还是因为用车相对柔和,没用暴力方式。一个新车,得慢慢适应,上来就野蛮暴力也确实容易出问题。360影像清晰度也可以,车机系统也很流畅,用app试了下开门关门,响应也迅速,总起来讲比较如意,等充电桩到了就更如意了
汽车发展史上,智能化可能算是重要的一个转折。在特斯拉之前,汽车制造业一直往大上发展:块头大,力气大,空间大,另外加上内饰更加奢侈化。哪个够大,哪个就会定更高的价,赚更多的钱。特斯拉的出现,一下子转变了风向,走向了智能化,没有智能化的汽车,估计会象老款手机一样,很快被多媒体智能手机打压到没有市场,唯一会坚守的,也只有去世一批少一批的老人。这个风口,让美国那小子抓住了,赚得盆满钵满。别人跟风,在被芯片商割韮菜的同时,利润也相当微薄。行业发展的风口,总会创造奇迹,不说特斯拉,不说苹果,不说亚马逊,都还有许多其它典型案例。如果能率先抓住下一个风口,我们也能创造奇迹。对于汽车业而言,下一个风口会是什么呢?希望读者能大胆思考,在评论区留言,好让我们的车企参考。 我国的教育,说是垃圾可能会让教育部门的领导们心堵,但客观上确实很是失败,启发人的创造力应该是教育的一个目的吧,这么多年,我们的各行各业一直在跟在别人屁股后面跑。工业基础不是理由,创造力才是根本原因。但是,这都没关系,我们人多,每个人的创造力被国内教育打死了百分之九十九,一百个人用剩下的的百分之一也能凑出个百分百。在这里,我先提出一,! 我的百分之一。 我认为,下一个风口有可能是模块化汽车,将汽车分成多个模块,国家制定各模块口标准,就跟电脑一样,显卡,网卡,内存卡,硬盘,光驱什么的,不同厂家可以根据自己的想法造,因为接口一样,可以轻松实现匹配,车主买车后再不会为配件发愁,还可以自己组装汽车,实现汽车diy。
问下,这车我看着没怎么换手动模式?据说自动D档下长陡坡汽车容易刹车失效,自动档车换手动低档或者挂L档能靠发动机减速,这车没L档,怎么换手动呐?
用户161067676544:心心念念,他终于成为我的好朋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