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Wangwei6661头像Wangwei6661头像

    Wangwei6661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0粉丝6关注0获赞关注

    首先,摆出20-25w这个区间的车型吧。 20-25w区间 1、轿车:比亚迪汉、小鹏P7。这个价位的电动轿车相对不多。这两辆车其实优劣势非常明显。 (1)汉相较于小鹏新晋造车实力,比亚迪在造车行业的造诣有一定优势。一是,汉的底盘,整体调教偏向舒适性,明显感觉到底盘和路面有隔绝感,作为有一定商务属性的轿车,整个底盘很有高级感。二是,相比其他一些电动车型不线性的加速,汉的动力输出调教得跟燃油车比较接近,很线性,但是比传统燃油车的动力相应快很多,整个加速感受不容易产生眩晕感。三是,作为电池厂商,比亚迪在大家都顾虑的安全领域下了功夫,刀片电池现在仅内供,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尽可能的提高了电池的密度,电池技术也是本车的亮点之一,也是比亚迪的商业壁垒。四是,静谧性。汉采用双层隔音玻璃,再加上安静的电机,整车在行驶的时候,除了轻微电流声,几乎没有其他的噪音,车内非常安静,这也是这个价位的车应有的品质。缺点也是有的,作为年轻人,比亚迪的车机系统相比较新势力一直是被诟病的地方,还有比亚迪的内饰,很多元素可能受众人群相对较小,当然这个部分看自己喜好,最后就是辅助驾驶,同样是L2,但是整个驾驶系统和用起来的便利性还是有一定差距。 (2)小鹏P7我认为是一台侧重于驾驶者或者两人用车时候比较多的时候的选择。首先我想说,这款车的内饰我自己可能更喜欢一点,比较简单。二是,小鹏的车机系统中,语音控制功能做得非常好,这点可以各位现场去试一试。三是,这款车的加速调控做得也是非常好,让人很舒适,简单来说普通版的6秒多加速那款,开起来踩到底不会有眩晕感。但是这台车如果是我,我可能完全不会选择,因为我家里经常会有3-4个人乘坐车辆,因此我会考虑后排的感受,P7后排的感受非常糟糕,真的只能用非常糟糕来形容,可能是因为要照顾到车的外形设计等原因,导致后排的座椅的角度、腿部、柔软度等,都很不适合长期乘坐。因此,如果家里经常有家人一起乘坐的需求,建议一定去尝试一下它的后排你是否可以接受。 2、SUV:这个价位的SUV相对较多,我推荐几款吧。ID6、ID4、领跑C11、极狐阿尔法T等 (1)先说一下大众的这两款车吧。当这两款车还没有上市的时候,炒得很火得MEB平台,还是很值的期待的,毕竟大众造车的态度一向还行。但是当ID6和4上市的时候,我去试车,我其实有点失望,首先坐上去之后,这种感觉不是大众,也不是电车,算是一种折中吧。在大刀阔斧尝试新东西的新势力和燃油车之间,看到这么一个产物,其实内心很纠结。但是经历了一次深度试驾之后,我完全改变了自己的看法。光从车辆驾驶来看,它就是一辆声音小点、加速快点、更智能点的大众自吸车。改变了大众以往沉稳、低调的外观设计理念,这次的前脸设计,包括灯光的使用,都是很大的创新,至少对于ID的迎宾灯,我是爱上了。这辆车,行使上,也是一款燃油车的感觉,大众在设计这两款车的时候,也应该是更注重车辆本身功能性的车主,授权群体更广一些。省去了一些花花功能。但是,在座椅方面的用料,我觉得还是应该有待提升,特别是ID6的全皮质座椅。 (2)极狐阿尔法T这车的买点,α-OS车载智能系统。20.3英寸4K中控屏,搭载α-OS车载智能系统,流畅度和帧数体验可以媲美手机,内部集成了酷我音乐、喜马拉雅、腾讯视频、百度导航、手机互联等配置,支持分屏操作、语音识别、人脸识别和手势识别等功能,其中,语音识别支持分区识别和免唤醒多轮对话。这车的其他方面,我不愿意多说,大家最好自己去体验感受一下。

    没有更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