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险者用车心得大探4月提车,7月5000公里首保后开启第一次长途远驾,北京~成都1800公里,原计划2天,因赶上暴雨,3天抵达成都,总里程1835公里,表显油耗8.4升,实际9省左右。整车高速表现名不虚传,一个字“稳”!,三个字“非常稳”!“稳”给你充分的信心和安全感。大探的动力强劲且线性,超车轻松自在。这一路有小雨,中雨,大雨,暴雨。大探的雨量自动感应雨刮器非常给力,雨忽大忽小,雨刷忽快忽慢,配合不错。ACC自适应巡航使用了几次,自动跟车,自动车道保持不在话下,还能根据道路限速标志的变化自动调整车速。L2级自动辅助驾驶好用归好用,但是却让你失去了驾驶的乐趣,因此1800公里的路程最多使用了200公里。毕竟是人驾驶车辆,不能让车控制人。 第一天赶路,5:30北京出发,走京昆高速经河北石家庄,山西太原,临汾进入陕西境内,抵达渭南市正好1000公里,渭南距西安仅60公里,不进大城市是为了方便第二天出行。值得记录的是距离渭南100公里左右的高速上突遇短时强降雨,大雨似瓢泼似倾盆,雨刮器最高档也赶不上雨量速度,高速路上白茫茫一片,视线极差,打开双闪降速前行,好在这一段车很少,20分钟后雨渐渐变小,悬着的心才慢慢放松。进入渭南市内,入住宾馆,雨彻底没了,吃顿非遗老字号包子回房间休息。 陕西境内一直有雨,第二天翻越秦岭,不再赶路,只规划行程300多公里,计划翻越秦岭抵达汉中休息。一路小雨,雨丝如细针,织就了一幅朦胧的山水画卷。秦岭山脉在雨幕中若隐若现,仿佛是天地间的巨龙,蜿蜒起伏,气势磅礴。山间的云雾缭绕,时而浓重,时而轻纱,为这古老的山脉增添了几分神秘和幽深。十年前曾经冒雪翻越秦岭,大中国的地理分界线,每一次穿越都是不同的震撼。驾车在蜿蜒的山路上,车轮溅起的水花伴随着雨滴的节奏,随意畅快,不知不觉长达200多公里秦岭山路抛在身后,进入汉中盆地。 汉中是个好地方。 她因汉水而得名,被誉为"天汉"。她集数千年之文脉,展大汉之雄风,是"汉家发祥地"。汉中开汉业,这里有数不清的历史遗迹和故事。利用半天时间看看汉中博物馆,去拜将台领略汉大将军韩信跌宕起伏的人生。 晚上入住汉中宾馆,查看第二天天气预报,入川一线的广元,绵阳,德阳等地连续两天大暴雨,忐忑忧虑再次袭来。安全起见,决定续住两天酒店以待天晴。 不料第二天晨起观天象,丝毫没雨,再查3小时动态气象云图,雨带已东移,京昆高速一路无雨。真是天有不测风云,官方气象台的预报再次打脸。退房,上路,走出汉中盆地,进入大巴山区。与地势险峻的秦岭不同,大巴山地势较为平缓,山体较为浑厚,地貌以山地、丘陵和河谷为主。基本一路下坡480公里直抵四川盆地之天府之国~成都平原。 用探险犒赏人生,这一路,起步华北平原,翻太行山到黄土高原,从关中平原翻秦岭进汉中,再翻大巴山入蜀。蜀道难不再难于上青天。只是天有不测风云,长途旅行一定要时时关注气象,敬畏自然才能旅途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