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青涩西柚OyC
对于新能源来说,冬季低温下的电池续航绝对是一个不小的考验,那么日常用车中,有没有什么办法提升车子的冬季续航呢?今天可以和大家分享一下 技巧一,就是胎压调整。进入冬季后,夏季胎压到了冬季,会因为环境温度的影响而降低,我们需要将胎压。我们可以提前调整好胎压,确保冷胎状态的胎压在2.5左右,这样不仅能对车辆续航带来优化,更能提高行车安全,记住一定不能低于2.0, 技巧二,立冬后云南天气不算特别冷,但是我觉得深蓝冬天舒适度提升最大的一定是加热座椅,这事以前油车没有的,幸福感直接拉满。每天上班和下班可以在app里预约出行计划,我一般工作日设在空调27摄氏度,座椅加热三档,开启电池加热。冬天用车电池加热这个功能一定要开启,特别是北方天冷的地方。这个功能能让你的电池加热到适合上路的阶段,这样你开车才不会有更耗能。空调提前打开也能提供一个舒适的用车环境。 技巧三、尽量不要猛加速 这样会更加费电费油。胎压不要过足。够用就好。电池尽量保证一周充满一次。这样好像可以校准电池。延长电池使用寿命。空调这方面反正开冷气基本上不会起雾。车前挡风玻璃的除雾功能还可以。能很快的散去雾气。
这次中秋自驾游的目的地是兰溪,全程高速直达,大约有240公里。我们上午八点多就出门了,因为路途比较长,所以中间我毫不犹豫地启用了智能驾驶功能来减轻疲惫。其实,在城市的高速道路上,我就已经开始使用这个功能了!总体来说,这次自驾游的智能驾驶体验让我相当放心。 关于充电:每天通勤85公里,安装固定充电桩,一个月差不多3500公里左右 电费是封顶200元,这一点真的太节省了, 智能驾驶:出远门旅行,开车600公里搭配辅助驾驶真的太轻松了,(人工也会干预一下,但是基本可以减轻百分之50的精力)真的非常喜欢,实测长途和城区都很智能。 虽然人工还是需要偶尔干预一下,但基本上能减轻50%的精力,真是让人爱不释手。无论是长途还是城区驾驶,都表现得非常智能。 不过,目前还是有一些情况需要人工干预:比如绿灯起步时,它有时会停下来确认斑马线是否有人,这时我会稍微加速一下;拐弯时,如果旁边有车靠得太近,它自己会减速并显得有些犹豫,这时我就会直接接手驾驶;还有当绿灯快结束时,它会比较保守地等待,而我有时会选择直接冲过去。 关于差点追尾事件,前车急刹我一时没反应过来,当我反应过来的时候主动刹车已经帮我刹住了,我真的惊呆了 太有安全感了~ 我最后悔就是没有增加零重力座椅,中秋出去玩的时候同事的是带零重力座椅 真的太舒服了,强烈建议大家一定要选配零重力座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