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证:星纪元ET车主·车龄半年
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博学的铅笔7Wp
提问准备入手豹5了,有没有车友群吸收一下,没有越野经验,想了解一下轻越野的话云辇素车好还是买领航改装好。
秦L和雅阁的高速直播全程看了,秦L最终1900+的成绩且不说是否达到了所有人的预期,也不用去纠结65升的油箱是否影响了部分人的智商。我们来看看陪跑的雅阁有多优秀。第一,一台20万级别的车,高速噪音大的惊人,是否符合定位?第二,行驶同样的路程,秦L里程碑1230,雅阁里程表1290,到底谁在造假?第三,作为最省油的代表作在最省油的工况下油耗还要高于秦L的最差能耗,省油的标签是不是该从身上卸下来了?第四,几年前的技术输给秦L不丢人,那为什么不拿新技术出来吊打比亚迪?是不喜欢吗?是不爱赚钱吗?是看不上中国市场吗?第五,一台20万的车从油耗 内饰 动力 舒适性 智能化等方面全方位落后于国产10万级的车,是什么支撑日系车主前赴后继的去买?因为深爱你们的大日本帝国吗?
关注et很久了,之前试驾过星纪元es对车的各方面都很满意,开起来感觉很轻盈又很稳,不管做什么激烈驾驶动作都很从容,但是es的定价确实太高,四驱落地要三十多万了,两驱又不想要,智驾也是我完全用不到的东西,不想在智驾上花一分钱。正好不久后et出来了,四驱Pro版本完全匹配我的需求,无智驾 四驱 空悬cdc,但是这个电池真的操蛋,预售期间找过销售让问厂家能不能加两三万换个100度电池,等到价格出来了也没消息,只好先拿这540续航将就用了,真希望奇瑞能学极氪出个电池选装,我跟老婆天天在无人区流浪,充电条件不允许。提了车出发再走一遍219国道,要是续航不行就去买豹5了。有没有et车友群,交流一下改床车的方案。
刚看了一下销量榜,飞凡和哪吒连u8都卖不过?这两台车都试驾过,感觉颜值 空间 性价比都很能打,用料也扎实,同价位体验比迪子要好,为啥消费者都不买账呢?我觉得国内车企还是需要多元化发展,百花齐放才能让消费者有更多的选择,买到更称心的产品。希望这对难兄难弟能站起来,好的产品不应该被淘汰,要倒闭就让理想倒闭吧。
已经买了两台比亚迪了,跟老婆说好了买个四驱纯电SUV,死都不买比亚迪,垃圾比亚迪一辆车卖四年不改款,三十万的车上还插一把筷子。今天试驾了智己、阿维塔、星纪元et、腾势n7,试驾过程中路过了方程豹,老婆说好帅要试驾,然后……不说了,找个时间提车去了。我做梦也不会想到,这么多车里面,舒适性最好的是一台越野车,至于越野性能还有动力,我没试,等买了再试。(实车真的大,比图片帅的多)
很久不看懂车帝了,最近要给老婆买车,把卸载了几年的懂车帝又下载了回来。条件一般,只能买得起30万以下的车,在选择的时候考虑的维度也就更多一些,以至于快两个月了还没有确定下来。不过在反复的了解和对比中,也有一些个人建议希望能有车企看到。 一、新能源车不要一股脑的跟风去盲目锁定某些配置,重灾区就是隐藏式门把手、无框车门,全景天幕。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国内车企就陷入了一个怪圈,凡新能源必配隐藏门把手、无框车门、全景天幕,我不清楚这些配置会增加多少成本,但不认为这些东西有什么档次,甚至觉得反感。冬天隐藏式门把手冻住打不开,无框车门没有任何实用性反而噪音明显增大,全景天幕最脑残头顶像装了个烤炉一样。请问这些配置存在的意义是什么?简单问题复杂化,给车主添堵吗? 二、智能驾驶不要捆绑销售。作为一个90后的老顽固,我大概率是跟不上时代了。老年人思维,总是不放心把方向盘交到车机手里,胆子又小,又不能与时俱进,十分抵触智能驾驶。不知道有没有车企愿意为了我们这些老年人把智能驾驶从车上剥离出来,什么激光雷达毫米波雷达我都不需要,也不想在这方面花一分钱。如果有选择,我愿意把这些钱用来提升音响,提升内饰质感,强化底盘用料,加大电池包诸如此类,这样做难度大不大,还是说智能驾驶太暴利了所有车企都要去争这一口肥肉。 三、提升格局,合理竞争,适度营销,合作共赢。国内某些车企的营销手段真的让人不堪入目,自己的产品好没错,但不能不承认别人的产品也有优点。不能觉得自己在某个细分市场占据龙头老大久了,就容不得新人进来分走自己的蛋糕。去掉那些无聊的营销手段,把营销的费用拿来补贴消费者或者进一步提高产品力,只有自身强大才能走的更远。就像金庸小说里一样,无敌久了也会寂寞,只有势均力敌的竞争才能促进彼此进步,大家都爱看的是两个高手惺惺相惜,相互切磋交流你来我往互有胜负不断进步,而不是比赛前给对方下毒不是吗? 四、在销售网络不完善的情况下不要盲目开设子品牌。我是比亚迪的车主,不是粉丝。我们且抛开产品力不谈,比亚迪销售网络覆盖面真的太广了,而且看完王朝的车不满意,两站路内还有海洋网可供参考,这一点很多车企做不到。本人在汕尾,看完了比亚迪王朝和海洋网之后,想试驾星纪元es和捷途,去了奇瑞店里没有,然后带着老婆跑到惠州,试驾完刷抖音看到icar03,想试驾发现惠州也没有,又从惠州跑到深圳,折腾的要命,问了销售这些车后期的维保都不能在奇瑞店里做,想想少的可怜的网店顿时不想买了。我觉得像是icar 飞凡这种全系只有一款到两款车的品牌,先放在主品牌下面卖,等做起来了再考虑独立出来不好吗?放着成熟完善的销售网络不用强行另起炉灶,不但减少了品牌曝光度,增加了用户的时间成本,最终额外增加的销售费用造成的成本上涨不还是要由用户买单? 五、不要搞什么综合优惠的文字游戏。经常在各种平台看到某些车企的广告,什么综合优惠五万七万八万的,点进去发现所谓的优惠全是文字游戏。这种营销真的令人反感,要么就不优惠,要么就实打实的降价。我理解的优惠就是20万的车,优惠5万,裸车15万落地16万多点,而不是综合优惠5万,落地21万,然后送你一堆脚垫贴膜说值五万块,你别侮辱我智商,看到一个我拉黑一个。 以上是本人近期看车的部分感受,仅代表个人观点,不成熟不全面但可能也有部分用户跟我有同样的想法,不知道有没有车企能看到,希望国产车能越做越好。
看了元up的售价,简直要被icar03吊起来打啊。这么大的销量,这么低的成本,比亚迪已经傲慢到定价只对标自家车型了吗?顶配车型比不上icar03入门款,同等价位45度电车扭力梁对比人家65度全铝车身。想买唐ev,落地28万不降价,真的爱不动了。
咱就是说 奇瑞在全国那么完善的销售渠道 为什么不好好在自己名下做新车 你每唱一台新戏都要重新搭个戏台么?咱就是说你一个icar的店里只放一台车 只卖一台车真的不浪费资源么?咱能不能不要强行给消费者设立购车门槛? 奇瑞名下我想买的任何一款车都要翻山越岭 跋山涉水去看去试驾 明明奇瑞4s店就在家门口 想要的车一辆都没有 大写的服。
奇瑞车最近试驾了不少 星纪元es icar 03都是好车 奇瑞烂就烂在一堆子品牌搞得乱七八糟的 找个销售网点在深圳都找不全 实在搞不明白就放在一起卖是会倒闭吗 学学比亚迪的销售 一个王朝一个海洋 基本都在一起 消费者看车不用走多远就能看到全部车型 我在广东看完奇瑞全系的车跑了汕尾 深圳 惠州 东莞四个城市 跟老婆两个人试驾成本就两千 真是去他妈的了 搞的没一点购买欲了 以后维保都艰难
提问打算给老婆买个f7 老婆试驾了觉得不错 但是在懂车帝看配置表有点迷 听销售讲也有点迷 现在选了一个生椰拿铁2023长续航加舒适包 落地22.14 但是官标的续航一会儿是666 一会儿又是702 到底哪个是真的 我这个版本又是哪个版本 有没有买了的兄弟给参考一下。
昨天新买的车,在特来电快充桩充电,最大功率45千瓦左右,之前开过别人的比亚迪电车,同一个地方充电也是这个最大功率,请问各位汉ev车主大哥们,你们充电最大功率是多少?是车的问题还是充电站的问题,汉的官方数据是半小时充满吧。
还没到家,路上发一发,提速是真的爽啊哈哈哈哈。到家认证,老板们有没有群,拉我进去一下。
已订汉ev顶配红内红外,还有两天提车,全包落地278000,裸车价268800,保险6800+,金融服务费3000,送了电动尾门、充电桩和一些小家电,坐标西安比亚迪新景乾元4s店,想问问已经提车的兄弟们这个价位是否合适,两天前来认证 📒等车日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