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乌啦啦的啦
现总结吧,车开起来很舒服,坐起来很舒服,路感很好,然而想说爱你并不是很容易。 配置顶配选配P2,P4。之前发过订车贴,9月4日订的,11月13到车,迟到了10天。 1.动力,还是够用的,不知道是调校的问题还是怎么了,提速并不像300Nm的样子,毕竟也就1.6吨的车。 2.舒适,没得说,很舒服,胎噪风噪都很不错,路感很清晰。副驾也试过,很舒服。没上高速,还没上过8档,高速路况还要试一下 3.油耗,这两天跑了140公里,9.3L/100km,可以了,平均车速25,我家10年迈腾,油耗10.9 4.P2,这玩意就是噱头,跟按摩椅没得比。红色座椅很漂亮,很舒服,包裹挺好的。8000块完全不值 5.P4,可变悬挂,些许不同吧,只有运动模式有差别,别的模式没什么大差异,一万块不如螺丝刀自己别减震弹簧。 6.人体工程学,法系几乎没有,车门需要点技巧,适应了还不错。手机放置台,很难用。。。usb接口还会挡到横着放不开,iphonese2自行脑补尺寸。 7.车机系统。。。这就是一坨屎,作为一个程序员,这玩意连个半成品都算不上,我两天就能搞出来。。。难用,功能不全,收音机打不开,自带的bluei是哪个脑残做出来的东西,歌都切不了。各种功能杂糅在一起,乱七八糟。友好度绝对负值。 8.后备箱,这玩意为什么要拿出来单独说一下,我灭火器都没地方放,迈腾好歹备胎还有地方放,灭火器什么的杂七杂八的能塞到备胎的缝隙里。这玩意弄个硬泡沫占地方,空间利用率低到极致。 9.辅助驾驶,目前为止只用到了自动泊车,我劝你别用。。。试试的话,时刻踩着刹车,比自己停都累,精神高度集中。 ok,总分总结构,再总结一下,如果你只在意操控,行驶质感,这车可以了。如果你稍微有点调性,这车不适合你。 再总结一下,这车真的就是三大件加沙发,别的功能跟国产的竞品没得比。
专业法吹
1:前照灯光源虽然是LED但不带透镜,照明效果,外观不如同价位同等级的自主SUV例如长安unik,吉利星越L,领克01.02等,后灯组刹车,转向灯面积过小,恶劣天气下警示效果不好,全系没有AFS.ALS系统。次低配以下不带雾灯,影响行车安全。 2:全系没有AUTOHOLD自动驻车系统,同价位自主车全系基本标配此系统。自动驻车,外文名是AUTO HOLD,是指一种自动刹车的功能,启动该功能之后,比如在停车等红绿灯的时候,相当于不用拉手刹了,可以避免使用手刹或电子手刹而简化操作,自动挡车型也不用频繁的D到N、D到P来回切换了。 3:全系仅205/55/19寸轮胎,而同价位对手例如长安unik,吉利星越L,领克01.02,多标配235-甚至265轮胎,而其厂家声称38米的刹车距离也仅仅是及格,要知道轮胎越宽抓地性能越好,以领克01为例,知名车评人实测100-0km的刹车距离为35.2米,而高速公路如果发生事故,1米的刹车距离就能决定生死。 4:全系标配补胎工具,没有备胎,如果自驾游,长途驾驶时轮胎坏在高速或者无人区,轮胎损坏严重或者不会使用补胎工具时,会非常被动。 5:全系标配间接式胎压监测,不能及时发现轮胎缺气。间接式胎压监测是通过汽车ABS系统的轮速传感器来比较轮胎之间的转速差别,以达到监测胎压的效果。 间接式胎压和直接式胎压的区别如下: 直接式胎压监测: 直接式胎压监测装置是利用安装在每一个轮胎里的压力传感器来直接测量轮胎的气压,利用无线发射器将压力信息从轮胎内部发送到中央接收器模块上,然后对各轮胎气压数据进行显示。当轮胎气压太低或漏气时,系统会自动报警。 6:全系宣传标配“全景天窗”,但实际面积只照顾到前排乘客,不如同价位同级别真正的全景天窗采光面积大,后排乘客长时间乘坐感觉比较压抑。 7:全系不带HUD车型的7寸液晶仪表盘尺寸太小,同价位同级别一般配备的12寸液晶仪表盘,信息丰富程度,信息显示布局上,以及显示车辆信息的直观程度上,大尺寸的仪表更好。 8:全系动力配置单一,仅配备1.6t动力175马力发动机,考虑到以往雪铁龙1.6t发动机糟糕的质量表现,从动力,维修保养的经济性,便利性,可靠性上对比同价位同级别不占优势。 9:全系后悬挂为扭力梁悬挂,同价位同级别基本多配备E形四连杆悬挂,舒适性,操控性都明显好于扭力梁悬挂。 10:全系顶配以下标配仿皮座椅无打孔不合理,不如织物,皮质混搭,仿皮炎热天气透气性不佳,影响乘坐舒适性。 11:A,B柱内饰板做工,材质廉价,自主品牌多用织物包覆,或者翻毛材质。 12:全系只有顶配有自动防炫目内后视镜。 13:全新没有后雨刷,考虑到大角度倾斜的后挡风玻璃,向后视野会有一定影响。 14:全系没有车门隔音玻璃,不及同价位同级别的自主车型,比如吉利星越L。 15:低配后备箱没有任何附加功能,12v插座,挂钩等,可以说是能减的都减了。 对比几乎同时发布的吉利星越L,及较早发布的长安unik等车型,东风雪铁龙C5X凡尔赛可谓是起了个大早,赶了个晚集,上市即落后竞争对手太多,无论从车身尺寸,乘坐空间,还是动力,底盘,豪华配置,再到主被动安全,相比日渐崛起的国产品牌,竞争力不算太大。 更令人匪夷所思的是,几乎所有的品牌都在新车型上做加法讨好消费者,抢夺市场,而东风雪铁龙仍然区别对待中欧消费者,在国内销售的车型上做减法,不仅不提供经济性更好的1.2t车型,1.6tphev车型,在人性化配置上也做起了手脚,仅后备箱一处就有七项差异,令人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以上配置参数基于目前发布车型得出,不排除后期厂家会听取意见做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