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我没有什么想说,所有一切都是我所想见
Nicolas疏
曾几何时BBA还是大家心中的豪华品牌,刚工作购买领克时,1系、A3、A级都要二十多万的价格;几年过去,感谢自主品牌崛起,老爸也从日产换成了比亚迪DMI。自从老爸换了新能源,家里装起充电桩,我也起了换车的心思。一是领克开了六年,虽然初代01颜值依旧能打,但终究有些审美疲劳,二是电车时代马力变得廉价,动辄3S、5S的成绩更让人心动。 于是开始选车看车,预算30W以内、新能源、中型或者中大型车;根据这些需求,陆续看了极氪001和007,因为后排小板凳被pass(家人坐习惯SUV,不能接受小板凳),领克07和08,07的C柱实在太丑,08则是后排空间反向优化与01拉不开差距。理想L6在试驾前甚是心动,价位外观空间配置无可挑剔,可惜试驾后开船感明显,与领克的运动质感完全不同,pass。之后就是小米SU7,对于我一个高中就开始刷MIUI的米BOY无疑是大大的吸引力,奈何没有抢到首发,后面被漫长的提车等待时间劝退。选车到此本打算等等领克Z10和乐道L60,直到6月一则宝马i3打五折的新闻被我刷到。原本低配还要20W+的i3让人感觉工业垃圾,叠加i3爆出的漏防冻液,电控故障等,一直没有考虑i3,而17W的i3,配合70度宁德时代三元锂、210kw单电机、与3系相差无几的外观内饰,后排两根威巴克空悬,后轴防倾杆,妥妥的工业奇迹。 毫无疑问买i3有买标的成分,我承认我对宝马品牌比较有好感,但是撇开品牌加成,i3也不是一无是处,最吸引我的一是品牌加成,同价位何乐而不为呢,二是与油车3系相同的后排坐姿和空间,对比一众纯电小板凳,可以说差异显著,三是宝马的内饰设计精致度和设计感比较符合我的偏好,四是宝马的励磁电机,城区费电高速省电的特性反而比较适合我。 实测两人开空调高速(120KM/H)平均电耗14度,折算续航400KM+,快速路(80KM/H)平均电耗12度,折算续航500KM+,城区(均速25KM/H)平均电耗16-18度,折算续航350-400KM。总体来说续航还是十分满意,表显很实,让人不会太有里程焦虑。 再说一些提车后才注意到的细节,一是隔音,i3四个车窗边框都有植绒,可以更好的密封隔音;二是i3前轮使用了对四活塞卡钳,制动力很好;三是i3车机虽然功能不多,但是反应很快,不卡,有QQ音乐有腾讯视频爱奇艺,语音控制也有,跟几年前的小爱同学水平差不多,能用的水平;四是后排原厂有两个绒布小软枕,还挺舒服的。 最后说了这么多优点,再说些缺点,一是底盘低,二是悬挂偏软,直接导致i3过坑过坎需要比较谨慎,不然容易刮底盘,电车底盘,大家懂的,三是舒适性智能化配置低,加热通风按摩一概没有,车机智能化也没得洗,确实不行,不适合喜欢折腾的,四是后期保险和维修保养价格高,那会儿是真豪华品牌了,五是油改电的后排中间突起,导致中间无法坐人除非劈叉。 总结:17W的i3,真香;把i3当成电动版的3系,真香,i3 35L配置比320还高些,动力则堪比330。
6月10日下定,到车遥遥无期
提问大家都用了什么品牌的家充装呀? 今天刚下定,等到车的功夫打算先装个充电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