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用户7304953115978
2023年6月份提的蔚来ES6(75度电池),无免费换电权益,有家充桩。已经开了一年多了,381天24117公里。今年4月底跑了一次长途,上海-川西 来回5500公里,其它基本都是市内通勤+江浙沪短途。来说一说补能费用和补能体验吧。 先来统计一下补能费用: 1. 家充费用:1433元,4069度电。 2. 通过蔚来APP充换电费用:1744,其中换电费用1179元,其它为充电。 3. 第三方充电桩充电费用:560元。 4. 电池升级100度费用:两次一共650元(50元一天)。 5. 换电优惠券购买:186元。 以上费用合计:4573元。综合补能单价:4573元/24117公里=0.19元/公里,这个单价成本还是挺低的,如果纯家充的话算过大概0.11元/公里左右。这个里程中大概有一半不到点是高速公路里程(根据ETC费用估算)。 说一说补能体验,对于蔚来来说,可充可换可升级的补能方式,真的挺方便的。买车的时候选择减3万不要免费换电权益,真正实现了可充可换,按照实际补能场景需要,怎么方便怎么来, 充电方便的时候充一下,换电方便的时候就换电,不被免费换电权益绑死。当然,如果没有家充桩要依赖于换电的话,我觉得免费换电权益还是非常值的,不过现在都已经没有这个权益了,不管新车还是二手车都一样了。 对于可换电的车型来说,日常我觉得小电池就完全可以了,75度电我用一个多礼拜充一次电(一般充到电量90%,用到30%几再充电)。长途需要的话就临时升级一下100度电池,一年多时间里升级过两次,一次长途开了1000多公里升级了一次,还有一次长途去川西开了5500公里升级了一次。其它长途单程小于300公里的其实也没有必要升级电池,看使用场景了,在换电网络越来越密集的情况下其实小电池也完全可以跑长途,大电池需要的场景会越来越少。 关于充电和换电的体验,无论从体验,还是效率来说,换电无疑是电车最最好的选择,特别是上次去川西来回的路上体现得淋漓尽致。从上海出发到四川省雅安市达瓦更扎景区,第一天中午12点出发,0点到湖北宜昌市酒店入住休息,开了1118公里。第二天宜昌一早出发到雅安达瓦更扎景区晚上9点左右开了1078公里,回来的最后一天从湖南芙蓉镇景区到浙江湖州1306公里。车上两位司机轮流开也不累,人可以休息但车不休息。如果是充电的车估计一天开不了那么多,除非压缩夜里睡眠时间。每次换电4分多钟满电出发效率杠杠的,跟油车一样快,换好电之后账单就自动推过来了都不用手动操作付钱,充电的话每次至少等上1个小时。我们两辆车一辆油车一辆电车,基本上我换3次电 油车加2次油。充电还有两点不好的体验是:在回来的路上下雨,充电车位上都是水,冒着雨踩着脏兮兮的水坑去插拔枪真的感觉比较糟糕;还有120kw的充电桩一般两把枪,实际只有60-70KW左右,充电速度慢,超充基础设施的大规模普及一样任重道远。蔚来的换电网络在国家级的高速上感觉还可以,至少这次川西之行在去程的路上换电站密度相当可以,全程换电,两次换电之间的服务区还有换电站。回来的路上西部段的换电站密度稍微小一点,有过一次换电接不上完整的充了电(很慢),其它基本上还可以,即使接不上只要在中间稍微充一点 足够到下一个换电站就可以了,这样也快的,上个洗手间的功夫充个10来分钟就够了。随着换电网络的不断完善,以后长途出行换电应该会更加方便好用。 对于换电的车型,社会效益也是很大的,这里只讲个人补能方面的体验就不再展开了。 以上就是本人用车一年多时间关于补能方面的实际情况和体会,给各位车友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