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用户2214110901469
购车经历:原来的思域服役已经十年了,换车就提上了日程,本来没想买新能源车,主要是因为第一:所在地区比较寒冷,不像南方,担心低温对电池的低温衰减影响太大,冬天实际里程太短。第二是有里程焦虑,媳妇不开旧车的话家里可能只能留一台车,不想为偶尔的一次长途旅行因为纯电续航问题而忧心忡忡(虽然一两年可能才长途一次),心想着不管电车有多好,但丧失部分使用情况也有点对不起车的基本属性(家里有两台车的除外,充电极其方便的除外)。第三是担心新能源车技术不成熟,电池日后如果损坏维修甚至更换的话成本太高(所谓的买得起车,换不起电池)。基于以上几点原因,最初选车就放到了传统油车上面. 日系开过了,第一辆车是本田,说实话就是买发动机送车,除了发动机变速箱以外,底盘、悬挂、配置等等是差了不少,但发动机是真稳定,十年无维修,啥问题都没有,甚至连防冻液火花塞都没动过,1.8排量市区油耗也才七八升,比1.6的宝来速腾好开而且省油,但毕竟日系的开过了而且基本上还是买发动机送车,也就不考虑日系了; 德系的根本没看,主要是由于开德系(主要是大众)的同事真心的多,三天两头修车、烧机油、天窗漏雨…不想糟那个心,除了大众的德系还超预算,拜拜了您那; 法系韩系说实话我觉得也不是很差,但我这边销量却越来越低,4S店都快活不下去了,所以也就放弃了; 看了半天油车最后看上了美系车(别克),跟德系相比一没有严重的烧机油问题,二没有颗粒捕捉器堵塞的问题,三不用双离合,顿挫问题也要更小,四是配置高优惠还大,舒适性不错,因为不是三五年就换车,不考虑保值率的话我觉得还是不错的选择。但最近油价涨的厉害,天天上下班加日常使用一天至少五六十公里,一算使用费用也有点犹豫不决; 与其没有特别适合自己的,慢慢的也就把买车的事儿放下了,随缘吧。 从最初买油车到最后的m5,主要的原因是同事买个特斯拉,一看一开,觉得从科技感、配置、驾驶感受、使用成本等等方面都比同价位的油车好不少,买车的视线逐渐就从油车过渡到新能源上来了。但纯电车还是因为续航的问题有点担心,直到问界的上市,之前也了解过增程式混动的缺点,虽然网上天天骂增程式是脱裤子放屁,但我觉得是不是落后、是不是值得买还得看自己的使用环境,如果是长途多,少用电多用油的话,我觉得确实不值得购买。但如果主要以上下班通勤为主、有充电条件、偶尔还有点长途需求、不想有里程焦虑的话,增程式还是值得考虑的。 之所以选择问界,是因为如下原因:1.比亚迪电车做的确实好,销量也高,但纯电续航(唐dmi)没有问界高,而且提车周期过长,筷子悬挂也让我有点不放心。2.问界的纯铝底盘舒适度不错,虽没开过百万豪车,但我觉得不比四五十万的奥迪差(有人会说侧倾大、像开船等等缺点,我不否认,但我喜欢软一些的)。3.蔚小理虽然代表了中国新势力新能源汽车,路上也越来越多了,质量应该也不错,但我这边是小城市没有传统的4s店,怕后期出问题维修不方便,再者说年龄也不小了,总觉得是当代九零后甚至零零后的菜。4.最主要的是问界有华为的加持,让我对问界的品牌力、质量控制以及售后服务有了更多的信心,我不是花粉,但我觉得华为的东西质量确实不差,虽然略贵(相对来说),更难得的是华为有进取心、有恒心。 问界优点嘛车友都说不少了,我简单说说我开完以后的感受:1.加速快,4秒多的成绩确实很快。2.配置高,主被动安全系统我用了也不错,虽没有特斯拉好,但再好也不能全信车的,还得靠自己,辅助就是辅助,再咋的也不是主力。3.底盘舒适,滤过性好。4.纯电时静音。5.华为音响不错,不跟知名大牌的比,价位不同、欣赏能力也未必有,没意义,自己喜欢觉得好就好。 主要说下缺点或者还应该有的提升空间: 1.费电,相比特斯拉来说人家百公里13度多,问界就得23度。问界40度的电池才跑一百大几十公里,相比特斯拉60度的电池跑四百多公里,这差距有些大。 2.后备箱小,后排放倒后也略小,可能是由于前面有增程器占用空间过多。 3.小毛病不少,经历过拿钥匙离车不能自己上锁,遥控不是很灵敏,后备箱要么打不开,要么关不上,送的卡片钥匙,有时放身上可以识别到,有时必须放无线充电那过一会儿才识别到,虽不是很频繁,但总为这些小事儿操心也挺闹心。 4.增程器工作时会有很低的振动声,嗡嗡的,跟油车发动机声音挺不一样,耳朵不舒服,稍微有点对不起为了隔音所做的这么多的努力。 5.天幕虽大,但太阳晒着还是挺热,没有自动遮阳帘,给个手动的,一不方便安装,二来还总得占用本就不大的后备箱空间。 6.商城中可下载的软件太少,娱乐性不足。导航软件偶尔有偏差。 7.储物空间不是太少,是太太太少,放个纸抽都没地方。 8.后备箱用脚开不灵敏,时而能感应,时而抱着一堆东西也感应不到,不说抱着东西练扫堂腿好不好看,不说累不累吧,容易遭到路人的白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