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这个人很懒,什么都没写~
山路梦想
很多新车主不知道如何调整适合的胎压,车友圈也是人云亦云,让新手云里雾里。作为一名新车主,我认真思考,仅对标识解读,不喊讲专业的原理。 首先,胎压是指冷胎状态的胎压。比如太阳暴晒下会升温,行驶过程中轮胎会升温(这是主要因素,有滚动摩擦),即便是冬天轮胎长时间行驶也会迅速升温,所以赛车比赛有暖胎一说。冷胎状态充气是准确理论数值,经过行驶或者外部气温,轮胎胎压会升高,但不会升的太多(极端情况除外),且轮胎胎压略高比略低的爆胎风险小的多,所以不要认为一般的高温天气就要大幅度降胎压,没有足够动手能力和经验的人不要乱降低胎压。 其次,对宝马X3的胎压标识进行解读,一是3个人的标识代表半载重状态,5个人代表满载重。半载重和满载重的区别在于汽车后轮承重会急剧增多,对前轮的承重影响很小,重点知识来了:因此标识上前轮对于半载重和满载重的推荐胎压都是一样的2.2。(请注意该标识最上面有个汽车图案,图案的前轮下部对应的2个数据,分别是2.2,32和2.2,32,2.2就是2.2bar,32是另一种气压单位,可以忽略,因此不管是19寸,还是20寸,前轮都是2.2bar,半载重和满载重前轮都是2.2) 同理后轮也是看该标识图案的后轮下部有4个数据,分别是2.2,32和2.7 39和2.4 35和2.7 39,4个数据分别代表4种情况后轮气压:19寸和20寸45扁平比半载重2.2bar;19寸和20寸45扁平比满载重2.7bar;20寸275胎宽40扁平比半载重2.4bar;20寸275胎宽40扁平比满载重2.7bar。 最后,需要附加说明的是,X3推荐标识上面一共有3种轮胎尺寸,扁平比越小的轮胎越扁平,需要更高的胎压来克服物理形变,不然胎压太低容易鼓包或者伤害轮毂,所以略高的胎压对于新手是友好的,高手可以根据气温和载重进行微调。给新手一组通用数据,25i的前轮2.2bar,后轮2.5bar能适用很多情况,30i的前轮2.2bar,后轮2.6bar。这个只适合懒人新手,最佳胎压还是按照推荐来。另外,经过我多台充气泵测试,我的车的胎压监测结果比实际胎压虚高,我是前轮2.2,后轮2.65,我后排长期坐车,后备箱也有载重,然后车机胎压小时为2.3和2.7。有不清楚的可以私信我,我抽空还会出一期,关于x3轮胎选择和轮胎数据的解读,请继续关注更新!
用户5942870767066
车门前面这块,买半年了前几天突然发现,擦不掉。内饰重来没洗过,不存在被洗洁剂污染的情况,不知道怎么回事
25款探岳L车友组织
你能这么说?实车比图片好看😳,群里大佬的认可
yyyyyyzzzzzlllll
宝马X3,D档与R档来回切换,底盘发出“登”的声音。低速行驶,降档或升档瞬间也会有声音。
yyifly
网上新能源车车主对油车车主的诋毁太多了,仿佛买了油车是罪恶,是落伍,是冒傻气。真了解新能源车现在的舆论环境,能冷静点。发展新能源车是国家战略,这个布局,基于以下问题的解决: 1、石油资源问题。无论是中东、极有可能的半岛,还是一定会的台海,甚至频频较量的南海,大漂亮始终不让我们平稳发展。石油运输线一定会成为它的控制手段。降低石油依赖,发展新能源就是战略。 你看,电车发展到现在这么繁荣了,国家始终没有在正式文件中提“发展电动汽车”,一直只提“新能源汽车”,因为电车不是唯一的路径,氢能源也是,以后还可能有其他能源。电车极可能是过渡。 2、国家能源战略里还有光伏发电和风力发电,并且这两个产业链的技术和产能,都做到了世界第一。这两个发电都有一个共同特点:发电不是稳定持续的。也就是说,它们发的电,不能纳入稳定持续的用电计划。那么就必须储能。而电车们的电池,就是储能工具,假设每台车50千瓦时电池,1000万台车每充一轮电就是5亿度电,一台车按一年50次充电算,有250亿度电,节省石油是非常可观的。 3、电池储能车,并不是最好的储电方式,因为一台100度电的车,电池太大都在2吨左右,电能绝大部分用在了拉着电池跑上面。而氢能源的气罐+压缩氢气,只需要一百公斤,这中间相差一个量级,汽车整车重量将大大降低,更节能。 制氢跟电池储能一样,也是消耗光伏和风力发电的途径。并且它更精准利用:制氢站可以建在光伏和风力发电厂旁边,制好的氢气装罐后很方便送到各地换气站。而电车充电,并不能精准消耗光伏和风力发电,只是一部分。 4、既然国家战略需要发展新能源车,那么舆论必须跟上,或者说,舆论必须带动,必须让大众接受“新能源车比油车更好”。没几个人有独立思维的,在海量的“油车好”的信息海洋里,对汽车这种很专业的知识,绝大多数人除了“被科普”外,你没有更多独立判断的空间。这才是网上信息几乎一面倒的原因,你敢说油车好,批判你的声音立马淹没你。既然说油车好的声音必然被骂,那说的就少了。但一定记住,任何事情,如果全是一面倒的声音,那一定不正常。 5、为何欧美提出新能源车倡议后,现在不玩了?因为他们玩不起。当初提出的是欧盟,它们提出的动机跟我们是一样的:它们石油也是依赖进口,也会被卡脖子。现在不玩,是因为,玩着玩着,发现要发展新能源车,必须有清洁能源,而光伏和风力发电技术、设备,那必须买中国的。这恰恰是大漂亮不愿意看到的,它不仅不依赖进口石油,甚至是石油出口国。所以,大漂亮禁止进口中国的光伏和风力发电设备和技术,并要求欧盟跟进。没有便宜能源,谁都玩不起新能源。所以,欧美不玩了,不仅自己推后新能源车时间表,也设置高关税壁垒,不让中国新能源车打进去。 欧美人不懂享受生活吗?如果新能源车真的比油车好那么多,那么高的性能,能干死BBA,人家不发展?要知道,性能车至今都还是欧美才能生产。 新能源车,我们有产业链和技术优势,更多人购买,能帮助国家实现能源战略和经济战略。但是,逢油车必喷,甚至骂买了油车的车主,这种苗头,很不好。
Leung0911
40w起步,没了,肯定被国产打爆,bmw祝你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