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叠甲,个人用户,绝无利益关联,广子的话过清明,也拒绝有利益相关的人跟帖。
【认识这个品牌】
我从C10发布之前,就在关注零跑这个品牌了,最开始是路人,只是觉得零跑的车外观、品牌名称、Logo各方面看起来都不土,比较符合理工直男审美,可以说是简洁大方,也可以说偏中庸。
从C10上市就有一点点想买零跑的冲动了,当时感觉就是性价比高,功能齐全,智能化还可以,大概那个时候开始流行“半价理想”的外号,确实有这种感觉,但当时感觉智能化方面比理想差远了(现在也不如)。比较亮点的是“零动空间”功能,学了理想的“任务大师”,作为小米智能家居用户,对这个很感兴趣。当时小订了,也试驾了,后来换车意愿不强(而且旧车无息贷款没还完),就作罢。
再次关注是C16上市,性价比超过了C10,毕竟6座,平日当4座爽翻天,偶尔6座完全不拥挤。没买的原因是觉得想再省省,接近20w的车,贬值的绝对值还是挺大的。
对这个品牌总体是很认可的,风格踏实,不怎么吹牛,自研自产的经营方式让零跑发展很好,几乎没有挂掉的风险,审美风格过关,不像有的土味油腻、有的过度设计,都不喜欢。
【关注B10】
B10的预热其实很长时间了,2024年底就开始了,其实直到发布会都不是100%关心,发布会也就是开着声音听了听(导致我后来下定前又看了一遍重播)。
这个车的最核心优点,除了性价比外,其实是Leap 3.5电子电气架构。这是一套真正的中国车企领先全球的技术,这个领域之前特斯拉做的最好,所以电车发展之处,特斯拉就可以做出当时领先的智能化整车控制,以及利用这套技术实现更低成本、更好功耗。现在零跑已经做到高度集成化的域控制和不到1000m的整车线束,这个事情放在主销20w以上的品牌比较正常,放在零跑这种主销15w以内的品牌简直离谱。
B10的其他优缺点,我罗列一下:
【优点】:
1、价格便宜,12w内给你有激光雷达的智驾,独此一家。
2、其他配置齐全实用,比如全景天幕+电动遮阳帘,主驾的加热、通风,电尾门。
3、硬核技术实力比较领先,8295领先、Leap 3.5领先、新的热管理系统领先,车机系统很丝滑,可装一些第三方app,并且有零动空间领先,有2套ai大模型领先,8650比较领先,热泵空调不落伍。
4、空间家用够用,有人说这车城区+偶尔长途,要我说经常长途也毫无压力,后排真的很大,两种座椅平放方式。
5、外观内饰设计比较好看、续航510够用(我现在的车470)、智能化同级突出。
6、副驾洞洞板设计很有趣,别急说丑,因为洞洞会被附件装起来,就看不到洞洞了,但是可以实现新的功能,例如:期待第三方出个大屏幕配件,和主屏幕并排,半价理想秒变7折理想。
【缺点】:
1、智驾算力弱(高通8650稠密算力100TOPS,相当于英伟达那种稀疏算力的200TOPS左右),并且零跑之前智驾比较差,对今后OTA的智驾水平是比较担忧的。
2、电池品牌一般(但是不觉得就差了,GL8插混版用的奥特能电池也是正力电芯,至今没发生过自燃,而且懂车帝做过奥特能和其他品牌暴力测试,可以搜视频,考虑到首任车主给终身三电质保,个人觉得这个只能说不太好,但不是差)。3、有偷工减料,比如后排阅读灯没了,主驾FaceID没了,通风只有主驾,加热只有前排,智驾没配小蓝灯,最不爽的是方向盘检测不是电容式!
4、后排舒适度一般,座椅靠背偏直且不能调节,坐垫长度比C系列短,并且没有加热通风。
5、隔音一般,试驾开到80后噪音比较明显,如果nvh有要求的建议后期改一下隔音。
6、电机没有护板,不理解,成本没多少钱的,为什么不肯加个护板,这车空载离地17cm,在SUV里算低趴的,这难免让人担心电机被溅起的石子打到。
7、内饰有点塑料感,其实85%软包了,为什么会有塑料感,我认为有的软包不够软,手感还是像塑料,另外灰色内饰看着像塑料。
8、智驾期货,这一点一度是我不愿意现在买的直接原因,我是拒绝期货的。后来看了官方配置单里明确写清了有城市智驾,才算放心(预计交车就有高速智驾+记忆泊车,三季度有通勤智驾,四季度有城市智驾)。
【下定B10的关键节点】
因为3.25那天突然悄悄降了1w,这是直接原因,考虑到这车可能会成爆款,如果要排队等车的话那不会有优惠的,最佳购买时间要么是等到降价,要么就是第一批,大定时间决定提车次序,所以3.26傍晚直接大定了。
【结语,搞清真实需求永远是选车第一要务】
我以前也买错过车,比如幻想全家人出去玩的场景,买过7座车,实际上一共没用过几次,反而不好停车、年检复杂。
现在的买车思路愈发清晰:满足100%刚需和80%总需求的车就是合适的车,低于的后期不满意,高于的花冤枉钱。
举个栗子,你绝大多数的真实续航需求是多少,如果只是过年开回老家,你可能根本不需要600km或其他超长续航,我开了5年新能源感受很深。这就像买房子,如果亲戚朋友不是天天来串门,你又何必买多一个房间的大平层长期空置一个房间,毕竟这个房间也需要花你自己的钱购买。
【选车建议】
给其他还在选车路上的朋友建议,首先是上述选车的“80%需求决定论”,其次是为了搞清需求,多试驾,甚至租车长时间试一下,例如智驾你需不需要,别当键盘党,周末租个带智驾的车开300km出去玩(一般也就几百块钱),回来就基本上知道自己需不需要智驾了。如果全凭感觉,买错了配置,将来不换车心里痒痒,换车又要花钱。
欢迎理性友善讨论,切勿立场先行!
已经大定好了,价格还不错,无聊等车中,谁知道南京啥时候能排到510激光的车,心急如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