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车背景--
20年驾龄,购买自己第一台车之前经常开公司的车,自己的第一台车福特福克斯1.6(出了名双离合漏油那款)13年落地,跑了12年,当时新车落地不到一年遇到双离合油封漏油的通病,需要抬发动机拆变速箱换油封。后面期间换了油泵、主动进气格栅、两次TCM电脑模块、漏油的减震、正时盖漏油、冷却液水管断裂漏光抛锚等问题,前后花了多少钱我都不想去回溯了。到去年开始电子扇出问题、空调严重不行、正时盖又漏油,发动机皮带和空调皮带、电瓶也快到寿命要更换,已经冒出要换车的念头,看了宋PLUS觉得内饰不满意,银河L7三档有顾虑,最关键是当时大环境不好不敢轻易下手。直到今年二月冷雨天气前挡起雾开空调也不能消除,很是郁闷。过后上app看有没有合适的车,结果发现银河出了星舰7这款车,结合各图文/视频测评资料,对其配置、外形内饰等考虑因素初步满意,且启航+算上补贴和旧车价值,落地价完全低于原来考虑过的宋PLUS很多很多。和老婆沟通完,决定那周六去看星舰7。
时间线--
3.15看车,官网确定本区离家比较近的A店有销售星舰7,结果去到那店员说没展车和试驾车,其中一位同事自购了一台,得经他同意才能看,还不确定是否愿意借给我试驾。立马驱车去一个小时路程之外的B店。(提车回到家那天,邻居刚好提了台唐,聊起来才知道本区买车还有区补两千,只有本区有…)B店看车试车相当满意,店内环境也舒适。以前开过其他有抬头显示的车,试驾完顶配之后更是心痒难耐,基于启航+不能自选HUD,说服老婆后当场线上和线下订探索+。
3.18店里通知到货,3.19过去验车付首付款,挑了台3.6出厂,且店里最新到货批次的黑外棕内,3.21出车险上临牌,3.22过去提车,刚好一周时间。新车提车过程相对比12年前,真的是仪式感满满。
关于延保—
之前了解过有偿的延保服务,在提车当天店里安排了专人来讲解。旧车的经历,我认为延保这事情就像买保险,没有发生从账面上看就是亏,但是真的出现得花钱更换零部件的故障,那这笔花费就相当值得。只是得确认原厂的六年15万公里质保,是否像店员所说的电气元部件不包含,延保服务是否在其他店里能用(判断是店的个别行为,还是官方连锁行为),所以当着店员的面免提拨打400电话咨询吉利官方,确认后买了就是。
关于驾乘感受---
1、 提车当天到处跑,跑了一百多公里,包括高速、国道、市区、去农庄的未铺装路段。纯电、混动都体验了一下。
2、 车宽的确是比较宽,老湿机驾驶过不少大小车子,所以上手没什么压力。
3、倒车时后视镜视野--老湿机旧车没有加装倒车影像系统,全依赖左右两个后视镜和倒车雷达。星舰7到手后,倒车时还是习惯看后视镜,发现不用往下调后视镜,也能将车后两侧看得清清楚楚。而有些SUV可能车身更高或者后视镜下视野范围较窄,导致倒车时得往下调后视镜,或者挂R档时联动后视镜自动下调角度。
4、悬挂—第一台车购车前开过不少车,从钢板弹簧面包车板车、非独立板车悬挂到独立悬挂的车,都有深刻体会,所以选择福克斯,就是因为当时紧凑型轿车级别里面不多选择的五连杆独立悬挂车型。来到星舰7,前悬挂没什么好说的,至于后悬挂我的评论是不软不硬不晃刚刚好,我老婆对后排乘坐对比宋后悬挂的评价是比宋舒服。过起伏路段和减速带,星舰7处理得真的是相当不错了。
5、实体按键和门把手—关键的操作保留实体按键,这个涉及驾驶过程的安全性,星舰7的相关设计理念也是满足了我的诉求。非隐藏式的传统车门把手也是同理,就不展开说了。
6、动力—听说开过电车就回不去了,第一次开电机驱动的车,的确是这样。路上提速超车的反馈响应速度和出来的动力,感觉和大排量涡轮增压的车区别不大。红灯斑马线前的起步,正常油门幅度,身边的油车压根跟不上。
7、发动机噪音—试驾当天下大雨,分辨不出风雨声中的发动机音浪。验车那天运输模式过来车子油量和电量都很低,所以通电验车时发动机就启动介入发电了,相对比油车的怠速时状态,星舰7车内的发动机声音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站在车头打开机舱盖,发动机音量也是很低的(比很多很多油车怠速时的发动机音浪低),我认为完全可以接受。提车那天4S提早帮我充满了电,当天跑的那一百多公里,选的是智能保电,基本上都是用电,快到家表显剩15KM电里程时发动机才介入发电,不看仪表发现电量在增加的话,压根不知道发动机在工作。
8、音响。本人从事行业的因素,耳朵对音效要求挺高的,但对这套16喇叭单元Flyme sound效果满意至极。
9、抬头显示,前面也提了。抬头显示是从启航+改为探索+的重要原因。以前开公司的X5体验过抬头显示,当时就想啥时候自己可以拥有一台带HUD的车。
建议—
如果后排靠背后部可以增加保护钢板,那就更完美了。以后找个店定制加装,提高安全系数。
总结-
12年前买合资最低配的车,今天可以花更少钱买到星舰7次顶配,感谢中国工业的跨越式发展!

仪式感满满

喜悦的一天

提车出门右拐五十米,加上半箱油,准备去浪一浪

到家

到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