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这台145穿越版猛龙已提车7个月,行驶里程也来到了近16600公里,燃油里程仅有4000多公里,首保还是按照优先到6个月的时间进行的保养,可以说,日常通勤用车来说猛龙几乎完全可以作为一台纯电车去使用,只有超出纯电续航里程的短途和长途高速才会用到油,猛龙在Hi4四驱混动系统架构下有“纯电”、“纯电优先”和“智能混动”三种动力模式,“纯电”无需多言,“纯电优先”和“智能混动”对于准车主或者新车主来说比较不好区分,以下就是我通过这7个月的驾驶经验和感受谈一下这两种模式的区别和使用。


一、能源使用策略
1.纯电优先
优先以电机驱动,仅在急加速时(如超车、爬坡等)发动机启动提供额外动力或者电量低于约25%时,发动机自动启动维持电量(维持在23%-25%区间),避免电池过度放电时发动机自动介入,最大限度地利用纯电续航,适合市区内超出纯电续航距离的短途通勤,兼顾经济性和电池保护。
2.智能混动
根据路况智能分配动力源,低速或者中低速时优先用电驱动,保证行车平顺性和低能耗,高速情况会自动优先用油,发挥发动机高速效率优势,极大地动态平衡油电使用,适合长途或复杂路况,优化综合续航。


二、适用场景对比
1.纯电优先
使用场景多为日常通勤和短途城市驾驶,优势是降低油耗,接近纯电体验,延长电池寿命,限制为电量过低时动力受限。
2.智能混动
使用场景多为长途高速、综合路况行驶,优势是灵活切换动力源,兼顾续航与能耗,限制为高速时发动机噪音相对比较明显。
三、动力响应差异
1.纯电优先
电机为主,动力响应迅速,适合频繁启停的市区路况,发动机仅在必要时介入,介入过程平顺,无明显顿挫。
2.智能混动
系统自动优化动力分配,高速巡航时发动机直驱效率更高,爬坡或特殊路况时可结合前后电机与发动机,提供更强扭矩。
四、能耗与电池管理
1.纯电优先
电量消耗至约25%后进入保电状态,适合有充电条件的用户,综合能耗更低。
2.智能混动
高速路段可能消耗更多电量(约70%左右电量启动发动机),但综合油耗会控制得不错。

五、总结建议
1.日常通勤选纯电优先:最大化用电比例,降低使用成本。
2.长途综合路况选智能混动:避免续航焦虑,适应多变路况。
注:泥泞路面、冰雪路面或坑洼路面等特殊极端路面建议使用智能混动,智能混动和强制保电按照具体情况进行具体设定,另外,猛龙是非有大梁的硬派越野车,建议改装、游玩儿适度!

总体来说,我从没后悔选择这台猛龙,如此造型、如此动力、如此性能在如此价格区间内都是独树一帜的存在,我相信,猛龙的销量会越来越高,长城汽车会越来越好!
关注我,给你最真实的猛龙日常用车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