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我和我的朗逸之人生首辆车用车感受分享

    2024-08-18发布于:朗逸车友圈

    #我和我的朗逸

    【基本情况】

    我买车的理由很简单,结婚必备的三件套:车子、房子、彩礼!跟我老婆谈了三年恋爱,也到了谈婚论嫁的阶段了,因为刚参加工作不久,手里也没有多少存款,房子和彩礼还是父母出资的,所以车子就买个认可度高的,又性价比高的!好在老婆那边也理解,够用就行,主打一个实用性。

    所以在2022年1月拿下了2022款1.5L自动舒适版,这也是我们小家庭的第一辆车,之前大部分时间都是老婆用车,因为工作原因异地了一段时间。买车至今一直都是用于上下班通勤,现在我们在工作地附近租房子,出行公交地铁更为方便,所以大部分时间车都是在家停着。也就节假日会开车回老家,来回也就800公里,用车两年多了还没到1万公里,平时也比较爱惜车,车况还是非常不错的。

    【为什么买朗逸】

    当时买车预算只有10万块,这个价位只有A级车,SUV我不太喜欢,这个预算没什么SUV能让我选择。那个时候对电车还持有怀疑态度,再说跑高速回趟老家很不方便。在合资车和国产车中我选择了合资车,因为合资车皮实耐用,尤其是大众,再说了大众车在老一辈的眼中就是“好车”,他们认可大众,哪怕是与大众同宗的斯柯达、捷达在老一辈眼中都是“杂牌车”。其实我倒是挺看好斯柯达明锐的,配置比朗逸高,价格还比朗逸便宜。最后在双方父母的影响和建议下,选择了大众品牌,在合适的价格范围里购买了大众朗逸。

    【提车价格】

    朗逸1.5L自动舒适版的裸车价格为9.8万元,其中办理了2年贷款才给到这个价格。保险4000块,购置税8000左右,上牌都交给门店代办的,因为第一次什么也不懂,花了500块直接让专业的人弄好算了,自己省事。落地价11万,还可以接受。

    【动态感受】

    1.5L自吸的动力稍微弱了点,比如刚开始起步的时候,油门轻点动力提速不明显,踩深点油门就明显听到发动机“嗡嗡嗡”的声音,还挺大的,提速的响应时间有点长,发动机“嗡嗡嗡”的过程中,速度是缓慢提起来的,好不容易转速和速度起来后,又要面临减速的尴尬境地,所以现在我都习惯了,起步就慢慢来,不急于一时。

    在城市道路拥堵路面行驶时,就需要频繁踩油门和刹车,油门踩深点,速度刚上来又要踩刹车;如果油门轻点提速慢,与前车的距离会拉大,容易被加塞。

    在国道道路上和高速道路上超车行驶时,需要提前深踩油门,等速度上来再超车。如果速度还没上来,就变道超车的话,会拉大超车时间和距离,因为1.5L自吸发动机的提速是需要时间的,大概3秒左右。

    我之前就遇到比较尴尬和危险的超车经历,那是在国道上,双向两车道,当时以60km/h时速行驶时,看着对向车道没车,就直接变道踩油门超车了,但提速需要时间呀,这个过程发动机被我踩的“嗡嗡”响,油门都快踩到底了,但速度就是没上来,等了2-3秒速度上来了,能明显感受到一股推背感,但此时对向车道来车了,好在对向车辆减速了,才有惊无险的完成变道,此时车速都奔到100km/h了,变道完成后又急忙踩刹车,将车速控制在80km/h以下。所以在此也建议各位车友,自吸发动机真的需要时间才能提速,超车须谨慎!

    朗逸这车的底盘悬挂给我的感受还是很稳的,即使120km/h时速在高速上行驶,车内驾乘丝毫没有什么“飘”的感觉,方向盘很稳,过桥梁也没有波动。就是在高速上时速超过110km/h时,发动机的声音就明显增大了,如果保持长时间110-120时速行驶,发动机的“嗡嗡嗡”声音一直不绝于耳,车内的噪音会明显增大。往后速度约高,发动机噪音就会越大,提速也会变得疲软无力,发动机转速一直居高不下。

    【空间感受】

    朗逸的空间相比之前老款做了提升,有点像明锐的空间大小,轴距被拉长了,由A级勉强算提升到A+级。坐在后排感觉空间还是挺宽敞的,我170cm身高坐在主驾驶后面还是能翘起二郎腿的,尤其是前排座椅下面与底盘的间隙比较大,完全能将脚伸进去,也无形中也增大了腿部的活动空间,这也是现在电车和混动车无法媲美的。比如说秦L,虽然车的空间很大,但是前排座椅与底盘没有间隙了,脚没地方伸,只能蜷缩着,我觉得秦L的乘坐空间感受还不如朗逸。

    但是后排中间座椅真不是人能坐的,首先就是坐垫硬,靠背直挺,半躺都做不到;其次就是底盘中间凸出一大块,腿脚无处安放,坐着太难受了,长途不建议后排坐三个人。

    朗逸的后备箱空间也完全够我们使用,平时逢年过节,后备箱能完全塞下我们带的东西,比如说两个行李箱、米、面、油等,后备箱隔板上还能放不少小物品,比如长途行车需要使用的桶装泡面、恒温壶等等,便于拿取。

    前排就更不用说了,中控扶手台比较细,不会占用车内横向空间,脚托的角度也很缓,腿脚能保持伸直的状态。像秦L的副驾驶位脚托就比较直挺,纵向距离就被压缩了,腿脚要蜷缩一点,舒适度不急油车朗逸。

    【配置内饰】

    22款的朗逸配置放在现在来看,就有点惨了。我的自动舒适版连最基础的自适应巡航都没有,辅助驾驶级别更是L0级,驾驶全程都要靠自己踩刹和调整方向,长途驾驶过程还是比较累的。看着现在都标配L2辅助驾驶了,只剩羡慕。

    我的仪表台为单色,非全液晶仪表台,车机屏幕只有8寸,还是嵌入式的,同时还没有一键启动功能,方向盘为塑料的。但是有倒车影像、后视镜倒车自动下翻功能,这你受的了吗?

    内饰我选择的是黑色,最主要的原因是耐脏,稍微清理、擦拭一下就看不出脏了。我觉得我的朗逸塑料感还是很强的,门板、中控扶手等位置都是塑料材质。但是中控台的银色装饰板和钢琴烤漆的木饰纹装饰板还是挺好看的,让车不再显得那么单调,增添了一点商务和时尚感,如果全是塑料那就没法看了!

    目前来看,22款的朗逸配置确实是低了很多,价格也偏贵,放在现在都能买1.5T次顶配了。目前车企间有点“卷”,卷配置、卷价格,但是作为消费者,这是好事,可以用更低的价格买到配置更丰富的车或者更好的车。但是我就怕明升暗降,把看不到的地方给你减配了,导致车的质量变差,不耐用了。

    【舒适度/隔音】

    由于我的22款朗逸,后悬挂为纵臂扭转梁式非独立悬挂,相对来说有点硬,坐在后排更为明显,遇到颠簸路面后排感觉整个车身一起在晃动,没有五连杆独立悬挂舒适。

    现在对于我的车已经是属于磨合期过了,来到了习惯的阶段。有时会一个人躺在车里,听听音乐、刷刷短视频,就一个人呆在里面,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放松和释放压力的地方,车开习惯了,所有都适应了,我觉得它能带给我一个很舒适的用车体验和环境。

    要说隔音,那胎噪不得不提一下,车速30-40就能明显听到胎噪了,在高速上车速到100,两个A柱附近的风燥就起来了。

    朗逸的音响音质我觉得还不错,全车有6个扬声器,虽然品牌不知道,但是把声音的聚焦点调整在后排座椅中间的位置上,会明显听到立体声,高低音有了明显的变化,音质会更好听,大家也可以试试。

    【油耗分享】

    在城市道路,6月份天气还没热,开点窗开车还是挺凉爽的,那时候的平均油耗在5.3 L/100km;最近上海气温来到了38度,上车第一件事就是开空调,再把门窗玻璃降下来,等车内温度降下来再上车,现在的油耗普遍在6.9-7.3L/100km。

    在高速上,今天6月份自驾游,单程跑了500多公里高速,全程A/C空调,平均油耗在6.0L/100km,在高速上还是比较省油的。

    在国道上快速路上,其实油耗跟高速油耗差不多,因为一般时速都能跑到60-80,几乎没有红绿灯,还是比较省油的。一般3月-5月的天气,不开空调,我的油耗控制在6.0以下;像冬天,不需要开A/C,油耗也能控制在6.0以下;夏天就不行了,A/C一开,油耗蹭蹭蹭的往上涨,一般油耗在7.5上下。

    朗逸这个油耗我是能接受的,也觉得挺省油的,平时开车油门踩小点就行了,避免急加速,胎压要关注下,保持在2.5,这样也能省点油。但我觉得没必要,车开着舒服才是最重要的,即使在省也省不了多少油耗,何不舒舒服服开车呢?

    【优缺点】

    朗逸的优点就是皮实耐用,什么路都能开,底盘悬挂的调教是它的优势,放在现在都是无敌的存在,尤其是现在朗逸悬挂都升级为五连杆独立悬挂,沉稳、舒适度会更好。

    缺点就是配置低,塑料感比较严重,还有车机不支持OTA,智慧车联什么的都没有,娱乐媒体还需要流量,几乎处于不用的状态。再加上现在车机版本更新太快,老车主很难体验到更智能的车机互联和媒体软件的使用。

    最后希望圈主【钳子来了】能推荐加精!

    作者提到的车系:


    回复楼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