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放结论:
除了增程,没有任何一种混动架构,能做到完全像纯电机驱动一样平顺,但凡是由纯电机驱动转换到发动机介入的工况,必定会在某些情况破坏纯电驱动的平顺性。P2架构的混动在日常馈电工况,需要发动机频繁介入的情况下体验最差。建议大家在购买混动车的时候尽量买增程,既没有里程焦虑又可以获得跟纯电车一样的丝滑体验,另外,增程车在高速工况下发动机可以一直工作在高效区间,并不比直驱架构费油(抛开车辆动力、空间、外形、风阻、轮胎、车重等等变量去黑增程车比直驱费油,跟耍流氓没啥区别),而直驱架构车辆一旦有加减速发动机会立刻跌出高效区间,具体原因说起来跟本文无关,就不展开细说了。
问题描述:
HEV模式或者ix动力澎湃模式下,从零开始加速到需要发动机介入时,会出现车身一抖一抖的情况,但是发动机始终不介入。如果这时候车速比较高,在松开油门后几秒内发动机反而会启动。
一种常见的情况是ix动力澎湃模式下,红绿灯路口起步转弯,经常出现速度已经超过15码了,但是发动机始终不介入的情况,这时候能感到电机一直在尝试在带动发动机运转,机舱里面会有一抖一抖的动静,但是发动机不启动,等松油门之后再踩油门发动机才会启动
原因分析:
P2架构的混动车,发动机已经去掉了油车发动机必备的启动机和发电机,这种架构下,启动发动机是在闭合P2离合器时依靠P2电机拖拽发动机启动,发电则是依靠车子自带的DCDC转换器,直接把动力电池的电降压成12V的低压电供车载电器使用,同时给小电瓶充电。
在这种架构下,发动机要启动并且介入驱动,就必须先占用部分P2电机的动力来启动自己,然后才能发力和P2电机一起驱动车辆。问题是发动机的扭矩不像电机一样可以从0平顺的增加到最大扭矩,但凡发动机启动了,他就必定有一个最低扭矩,并且发动机的扭矩不像电机那么容易控制。这就导致了发动机介入的瞬间,变速箱输入端的扭矩(等于发动机扭矩+电机扭矩)会突然增大,虽然可以让电机配合做出扭矩变化来保证变速箱输入扭矩的稳定,但是很难控制的特别准确,这也就是发动机无法无感介入的原因。
更麻烦的原因是,发动机不像电机一样有很宽泛的转速区间,一般发动机在到达3000转的时候就必须换挡然后降低转速,而P2电机的驱动转速可以随意去到6000转以上,不用频繁的换挡。那么当电机的输出扭矩不足需要发动机介入的时候,这时电机可能工作在6000转左右的转速,档位可能才到2档或者3档左右,车速已经达到50码以上了。这种情况下发动机是无法介入的,因为P2架构下,发动机介入的时候,P2离合器闭合,发动机转速和电机转速是完全一致的,发动机不能直接在6000转的转速下启动并且介入驱动,这也就是为什么电机带动发动机转动但是发动机却始终不启动的原因。发动机可能是有转速保护的,当P2电机动力不足需要拖拽发动机启动共同发力时,发动机保护机制发现P2电机拖拽发动机的转速太高了,就赶紧断开了P2离合器,导致车辆一顿一顿的但是发动机却不启动。
当松开油门之后,若行车电脑判断发动机需要介入,此时TCU程序控制变速箱升档,车速保持不变的情况下,P2电机转速降低,发动机可以在低转速下启动并且介入了,这时候P2电机再去拖拽发动机启动就可以成功启动发动机了。
总结:
P2架构的混动,发动机一旦错过起步阶段转速很低的时候的介入时机,后续在想要介入,就必须让电机降低转速且变速箱升档,从而在合适的转速启动并介入驱动。这套逻辑倒也没啥毛病,但是Unik IDD这车自身的控制逻辑却有很大的问题,明明知道电机转速很高发动机在这种情况下无法介入,为啥还要尝试让P2电机去拖拽发动机,在需要最大动力进行急加速的时候却浪费了一部分动力导致动力突然降低或者断档,反而在用户放弃加速松开油门之后却又让发动机介入了,简直是离谱。反正我们的车子基本上已经是弃子了,厂家也不可能再去优化了,老老实实装个家充桩当纯电车开,偶尔出远门也可以用油,有钱赶紧换车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