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型:2.0L尊享纪念版;购车年份:2020 年 9 月
全款:裸车 16.7 落地 19;行驶里程:约 2.9 万
一、购车经历
20 年 8 月开始看车,由于是家里出钱所以基本全听父亲大人的意见。前后看了丰田、本田、日产、长安、哈佛,没错基本日系为主,就因为父亲大人开了 20 年车总结的:德系车小毛病多,美系车费油,韩系车不保值,法系车小众,国产车烂底盘。
那个年代的丰田和本田还很流弊,优惠只有几千,CRV 和荣放中配版全款下来都得 20W以上超标了, XRV主要是涡轮增压(老年人对自吸稳定性的迷信),奕泽看好了也下了定金奈何回去想了几天感觉花了 18W 买个后排贼挤的车不合适然后就退了。最后去看了逍客,价格挺好全款 16 个,就在父亲大人和销售在谈价格的时候,我看了眼大白骏,后排比逍客空间宽敞不少,而且当时优惠近 3W,于是在我一顿吹嘘空间的话语中,咬咬牙上了奇骏(事实证明要这么大根本没用,后备箱就装满过一次,后排我就没坐过,车上坐两个人以上的时间几乎少于 10%,然后停车费劲风阻大还费油)
小结:买车一定要理性,不是越大越好,看自己需求,现在让我再去买就买个海豚那种车开着玩。

正脸很耐看,虽然 10 年不换代,但依旧很入流
二、用车体验
1.先说动力,2.0 排量明显的小马拉大车,这个车至少 2.5 自吸起步最好是 2.0T。中速超车很没信心,高速悠起来后还行但过了 120 就很难再加速了,总之市内跑不起来的那种道也够用。
2.然后是辅助功能,车机差评,不仅多年不升级,还没有 carpaly。虽然我只用导航和蓝牙音乐,但你这导航属实太老爷级别了(索性自己买了个平板支架整了个平板导航);360 只能算够用,但清晰度照国产车差太多;主动安全功能 L0 一个近 20W 的车居然是 0,唉只怪买车时太年轻;
3.再说说内饰吧,整体布置很日本(啥也没有);座椅应该是仿皮的手感凑合,由于没有通风和加热,座椅的总结就是冬天砸腚、夏天汗腚;主驾的车窗控制台四个按钮就给一个主驾的带亮,这成本控制无力吐槽;电子驻车离得太远了,欺负胳膊短的人;水杯架要是纵向布置就好了;充电口太少;悬挂硬滤振效果几乎没有,那减速带要是连着的就会呃呃呃呃呃呃;其他的我觉得都挺好。再者听说后排角度不舒服座椅短啥的,但我从来没坐过就不评价了。
4.最后讲讲小毛病。首先车漆真的薄,机关盖上不到三年好几个小黑点,就是石子蹦的那种掉漆了,还有之前跟一个大众 polo 剐蹭,我这都漏底漆了人家只是刮花了;然后这个天窗真是买来就没开过,但是没到一年天窗胶条附近就有响声,一开始很别扭听时间长了也就习惯了(下次直接要不可开启的看看);再者两年多的时候中控台在冬天会响,尤其过坑洼路段,底盘后方在冬天过坑洼会有嘎吱声,听修车师傅说是胶套冬天发硬导致的;还有车内的新车味道总是去不掉,也不知道是跟我总停地下有没有关;最后黑色轮眉和翼子板接触位置发白起皮,不知道是不是通病。

线条圆润饱满,虽然不符合冲动的年纪但很耐看
三、养车成本
当下油车车本确实高出电车好多,买车的时候就多交了 1 个 W 以上的税,然后养路费、油税又居高不下,每次加油都在心疼。
回到车上哈,奇骏用车方面真可谓省心,主要因为这车没啥高科技(一个雷达都么得),前脸追尾一顿换也才不到 1W 换新能源估摸 1W 挡不住吧。其次三大件、底盘、悬挂调教等技术参数已经很成熟了购车不会当小白鼠(CVT 变速箱是不太行,但这个丝滑的换挡是双离合和 AT 没有的)。保养方面也是相当省心,机油、滤芯、空调一条龙+0 工时费=350 以内搞定,一年一次,就算不在 4S 店搞也没啥,这个车的保有量足够支撑其维修的通俗化,就是有的是人会修会拆。保险费也算还可以,除了第一年上了 4000,随后都在 3500 以内(不怕笑话每年都出一次险,要是不出的话已经在 3000 以内了)。最后讲讲油耗,堵车严重的时候能到 13 个,正常市内通行 8 个左右,红绿灯少点 6 个左右,高速 100 以上 7 个,80-100 悠着跑能到 5 个,这么大的车虽然不沉但风阻大啊,所以这个油耗能接受但在新能源面前太拉了。

嗯还是很圆润,和我一个 110 斤的瘦子格格不入
四、写在最后的心得
1.年轻人的第一台车不要太大(娘胎就会开车的、家里有矿的除外),够用即可
2.买车前一定要货比三家,同款车也要多跑几家看
3.买车还是得买月销量可以的
4.买车后不要放,要多开,于人于车都是好事
5.一年跑步上 1 万公里,连车险钱都捞不回来
6. 关于品牌的碎碎念,奇骏这个车本身没问题,只是日产这一手好牌打个稀烂。
第一次写这么多字的帖子,也是纪念一下即将 4 年陪伴的大白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