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iCAR 03提车一个多月了,现在很想从新司机角度分享一下用车体验,因为我自己开车以后发现以前看到的车评人和网友发的购车指南和经验以及试驾体验对于我们这些新司机有不少误导的地方。他们都是车技熟练的老司机,普遍对360全景影像、辅助驾驶等科技辅助不够重视,对怀档、单踏板模式、数字按键等有抵触,甚至一些老司机钟情手动档,连自动档都蔑视。
其实买车之前我也深受这些怀旧思想的影响,幸运的是我单凭长相和高性价比而草草下单的iCAR 03不仅有老司机钟情的操控性,也有新司机不可缺少的智能辅助和更易上手的档杆、按键等方面新流行的操控模式。
我们十年前就打算买车了,又是打听驾校又是考察车型,但是为什么一直拖到现在才买?因为一直生活在北戴河这样的mini小城,两辆电动自行车就能满足一家日常通行要求了,一直没有足够的动力刺激来把购车想法变成行动。最初看好的车型是皮实耐用的捷达,符合我省心代步工具的理念。几年后又非常钟情于长期霸榜SUV销量榜的哈弗H6,因为随着年龄增加有了买大车的虚荣心和对安全性的重视。
而电车时代到来之后,喜欢看排行榜购物的我自然看上了元plus。主要的还是看上了它的性价比。外观吗没啥毛病,但是就像现在短视频里千篇一律的美颜网红脸一样,挑不出毛病但也提不起兴趣。元plus的内饰我更是看不上,没有审美的厂家追求新颖十有八九会翻车,还不如从众。但是性价比在我心里是第一位的,房子装修的经历告诉我等你开上车之后不会去审视内饰丑不丑的。
我被疫情打断的学车终于在去年七月圆满结束,拿到驾照后我就马不停蹄去看车了。当我准备筹钱下单元plus次顶配的时候,一直对买车不冷不热的我老婆发话了:“我们没有多少用车需求,就买个几万块的小电车得了,也就偶尔雨天上班代个步。甚至都不用买车,用车时打个车多省心方便?”她这么说我就不吱声了,我也知道我们买车没多少用,我为什么还要买?装X吧。谁家没个车啊?几万块钱的小电车能装出个啥X来?话不投机半句多。
购车暂停但之后几个月我还是照着更低预算目标又去看了多款车型,主要是海豚、ID3,还有海鸥。都还不错吧,但是看过了也就看过了,仅此而已,没有刺激起起买车冲动。
今年元月份我老婆的态度有所松动,也许是受了周围亲朋的影响吧。趁着有活动我赶紧去店里跟销售小哥谈好了元plus冠军版次顶配的价格,裸车价144800。销售一直打电话催我带嫂子去看车试驾,但是我们春节前要全家去洛阳、华山、西安旅游,就推到了春节后。春节后又拖,因为即将推出荣耀版,然后又想等等看即将发布的元up,这样慢慢就来到了二月底!
二月底是我首次发现iCAR 03这款车的日子。

看到了iCAR 03正式上市的新闻,硬朗的全铝笼式车身、出色的轻越野性能,这是我之前所没有奢望过的,上市售价比预售价直降两万,一下子降到了我的预算区间。再一看所谓的方盒子造型,一下子入眼,就像在一堆加了相同美颜特效的奶气帅哥中发现一位硬朗糙小哥。
元plus一下子从我的大脑中被抛到九霄云外,iCAR 03已经代替它成为我心目中该价位的性价比之王,在安全性、操控性和颜值上优势明显。借用我儿子气得我翻白眼的一句话:现在我的P眼都懒得看元plus一眼。
心情是冲动的,但是我生性是个很谨慎的人,我花了几天把网上能搜索到的关于iCAR 03的各种正面、负面评测都做了阅读和对比,发现其安全性、操控性和性价比没人否认,有一些不足是这个较低价位上我不敢吹毛求疵的,有些毛病应该是能在后续OTA升级中改进的。有了这个认识之后看车订车的过程就比较快了。3月5日晚下单,第二天手动锁单,4月8日提车,我一个拿驾照后还没开过车的新手自己把它从唐山开了127km顺利到家(秦皇岛没有4S店)。当然这要感谢iCAR 03智驾的加持,一路上好几次我偏离车道时它硬生生给我拉了回来。真的是硬生生,我忽然感觉方向盘发硬不受控制了。
现在我开了快五百公里了,分享一下使用感受。其中有些信息来自iCAR 03车主微信群,车主都是经过认证的,反映的问题都是真实存在的。
1,大小和外观。看车之前我对iCAR 03大小的预期是比较低的,因为它的车长跟我熟悉的元plus一样都是4.4米,只是比元高一些和宽一些。到店里一看明显感觉比元plus高大。但是订车之后在路上见到一些越野车我就跟我老婆说咱订的车就是这个外形,只是小一号,这样我又把坦克之类越野车当做了对比对象。等我提车时一下子又感觉iCAR 03好小。所以大小都是相对的,网上说iCAR大的和说小的都有,很正常。跟轿车或其它同级别SUV停在一起的时候iCAR 03确实显得比较高大(如下图)。但跟那些真正的硬派越野车一比就又成了很不起眼的小弟弟了。

外形方面我喜欢iCAR 03是因为方盒子的独特风格。之前我看过的很多款车如果理性地从美学角度分析我不得不承认流线型线条优美漂亮,但是就像满网的网红锥子脸一样看多了就完全无感了。
现在如果你问我iCAR 03好看吗?我的回答是:啥也不是!因为买车之后走在街上我不再像买车前那样喜欢观察别人的车了,但是遇到大G、旅行者、坦克之类的越野车还是会仔细瞅瞅。小区里不知谁家的坦克700有两次就停在了我的车旁,一下子显得我的车真寒酸!

2,操控模式。我提车之前看了一些视频来学习iCAR 03的操作,看了两三个视频就感觉把这些操作都记住了,而我之前学习元plus的操作时却是看过很快就忘了。这说明iCAR 03的界面设计是比较符合人体工程学的,后来我看过特斯拉的操控才明白原来完全是照抄的特斯拉。我看不少老司机吐槽怀档或者吐槽实体键太少,这只是老习惯在作怪,取消的实体键都很少用到,常用功能特别是行车功能都有实体键。其实屏幕上向下一滑他们想要的功能都出来了,文字菜单一目了然,而实体键的符号需要新司机花很久才能熟练识别。况且还有语音控制,眼睛都不需要离开路面。
少了实体键那前排中间扶手区就清爽了很多,放水杯、放眼镜、放手机、放纸巾盒,太方便了!

iCAR 03的手套箱也没有实体开关,只能从车机屏幕或者语音控制打开,还可以设置密码。这一点遭到了非常多的人吐槽,而我的看法恰恰相反,这是一个很好的设计。这样的话一些重要物品可以避免被孩子乱翻,如果有隐私物品也可以避免被副驾客人不小心翻到。
3,智能辅助。我用过一次自适应巡航,行车很稳没有问题,但是当时我从车机和仪表盘上都没有找到目前是“自适应巡航”状态的提示,导致中间自适应巡航自动退出又马上自动进入时搞得我很迷惑,不知道它是在什么状态。后来我查看说明书才发现车机上面道路限速标志下的两个小图标分别表示定速巡航和自适应巡航,未激活时是白色,激活之后变为蓝色。如下图。

行车安全辅助我认为也是很有价值的。周围有车辆行人经过时iCAR 03都有声音警示,同时有画面提示相应方位。行车偏出车道时会自动控制方向盘纠正。打转向灯时如果该侧盲区有车辆也会有警示。
我感觉对于新手司机最有用的还是360全景影像,但是陪驾教练和很多老司机却总是对它所不齿,说要抛掉全景影像培养车感。我开始也是想照这个思路去实践的,但是我实在不忍心为了练技术而让自己和别人的车被刮蹭,想一想放着花钱买来的高科技不用是不是有点儿缺心眼?有人反对全景影像可能只不过是为了自己车技的优越感而已。有了360全景影像的辅助,我这个崭新的新手司机无论是泊车还是走有泊车位还有行人和电动车的窄路和辅路都感觉很有信心,也没有因此发生过剐蹭事故。iCAR 03的全景影像也确实比较好用,会根据环境需要自动调出,切换前进档和倒档时也能自动切换前后影像,周围障碍物的距离都有实时测量和标注。
4,碰撞安全性。我自己的车没有发生过事故,但是我们车主群里已经有两例发生过碰撞的了,从照片可以看出iCAR 03比较硬朗,内部没有任何问题,而对方车都受损严重一些。全铝笼式车身的安全性是无可置疑的。另外急速过弯时和湿滑路面时车身稳定保持不错。

5,车机。我的车机已经出现了很多次自动重启,都是在卡顿五六秒后自己重启,其中两次是在行车过程中,不过不影响行车。以我二十多年电脑使用经验来看根本不用指望售后给你解决。我猜是系统发现app卡顿无响应之后自动重启吧,希望以后OTA升级之后这个问题能消失。另外有车友反映车机响应迟缓、死机、黑屏的,在几百人的车友群里我听说过好几次。
6,其它小毛病。我的车除了车机重启还没有出现其它问题,但是我在车友群里发现两例天窗密封胶条开胶的,一例车窗胶条开胶的,一例异响的(以为是车窗最后查明是座椅里面),一例总是提示后门没关严的,一例钥匙远离没有自动锁车第二天才发现的(我发现车门没关严不会锁车,远离时也不警告,不知道他当时是不是这种情况)。我看群不积极肯定还有我没看到的。两个群总共四百多车友发现这么多问题不知道算不算多。据说新车刚上市装配工操作还不熟练,有些小毛病也需要时间来发现和改进,所以一般建议过一段时间等车辆质量稳定之后再购车。另外官方说六月份要出一版OTA,新增一些车友呼声较高的功能。
7,Tips。有几点自己摸索很久才发现的小经验分享出来,希望对新车友有所帮助。
(1)我经常独自出行于是把解锁车门设置为只解锁主驾,那载人时怎么解锁其它车门呢?主驾门解锁后车机屏幕顶部的解锁开关是打开状态,所以这时没法用它来解锁。我发现长按主驾门开关按键其它门就解锁了。
(2)长按方向盘左边的滚轮可以在仪表盘显示小计里程情况。
(3)在下拉快捷菜单里有一个“前雨刮维护”,点一下前雨刮就竖起来了,我清理雨刮处的树叶和灰尘时用这个功能。
……好像还有两条,累了想不起来了,就写到这里吧……
#iCAR 03玩点不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