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很荣幸受懂车帝车友圈的邀请远赴昆明参加了东风风神L7的205公里纯电续航挑战赛,地点是从从昆明出发到弥勒结束全程218公里。本次比赛共有10名来自全国的新车品鉴官参与,经过最后的比拼很荣幸以最终续航332.6公里的成绩拿到比赛的第一名。在这里感谢懂车帝车友圈管理员小葱的安排和活动方以及我的教练!




早上九点进行了简单的培训之后就开始接车了,车子经过一晚上的停放电量显示还剩96%,续航199公里,经过几个小时的比赛到达目的地以后电量显示还剩46%,续航还剩100公里,最后的纯电续航里程为322.6公里。综合电耗为5.2kwh/100km.下面来聊聊自己对于这台东风风神L7的用车体验(以下简称L7)




外观就一个字“帅”,犀利的大灯、隆起的引擎盖、全封闭式的前脸加上熏黑的进气格栅,让整个机头看上去非常的霸气和内敛,如果说它的同门师弟风神浩瀚是一个20多岁打扮时尚运动的帅小伙,那么L7看上去确实是英俊成熟了很多。贯穿式的尾灯与前日行灯相呼应极具辨识度,晚上组队跑高速回昆明我距离前车大概1公里,很远就能看到一条很亮眼的粗壮尾灯,心里也是安全感满满。轮胎是万力的对于年轻人来说可能不如米其林倍耐力这些有吸引力。D柱做了一个溜背设计搭配熏黑的悬浮式车顶再加上微微上扬的尾翼让整车的侧面看上去极具运动感,从整车的外观设计可以看出L7主打的就是年轻人的第一盘“菜。腰线从前到后看上去前低后高,车窗也是逐渐变窄,从实用性的角度来说对后排乘客的可视范围有一定的阻碍。




充电体验:趁着中午充电的时间记录了一下L7的补能过程,电量从30%-80%用时31分钟,续航从原来显示的65km充到173km。之前试驾过零跑C10这个范围的充电时间也是半个小时,所以L7的充电速度还是挺不错的,30%-80%这个区间也是比较符合实际用车场景,即便是纯电跑高速我觉得也没有问题,200多公里以后进服务区休息一下顺便充半个小时左右还可以接着用纯电跑,既省油又不不会耽误太多时间。



我开的这台东风风神L7内饰是鲜橙色搭配黑色,还有一种黑色内饰,相比之下我更喜欢这种橙色,看上去显得比较年轻坐上去感觉也有档次感。加上运动风格的座椅车内氛围显得比较运动和激进。再回想一下我那台锐界上下一抹黑的内饰确实有些压抑感。中控仪表台从里到外摸上去有些硬邦邦,外面的饰板也是黑色的看上去层次感不强,参考之前试驾过的智己LS6给点小建议,中控黑色的出风口饰板用软皮包裹跟里面的盖板做一个高低的层次区分然后颜色最好不要用黑色,个人比较喜欢年轻一点的米白色,这样一来我觉得中控台看上去会更立体一些。不过也得看价格,个人感觉如果10万起售的话这套内饰还是物有所值的。驾驶位没有固定的后备箱开启按键,不过可以通过方向盘上的左右两个快捷键来设置,用起来还是挺方便的,中控没有任何的实体按键所有的车机功能全部集中在大屏里,刚买车的小伙伴可能需要一个学习和适应的过程,对于我的用车习惯来说,假如大屏的下方加几个空调的开关及风量按键、360开关、驾驶模式转换和多媒体音量旋钮会更加方便。另外建议副驾加一块娱乐屏尺寸小点也没有关系,跑高速的时候副驾可以打发一些无聊的时间,最好是内嵌式的更安全。


主驾两个座椅内侧各有两个小口袋,这个设计还是挺人性化的,后排充电的时候可以放个手机也可以放卡片钥匙之类的挺方便但是做工一般,放了自己的手机试了一下需要用另外一只手把口袋撑开手机才能放进去。

后排门板储物盒可以做的再大一些,如果能加个杯架的隔断会更加完美。

二排中央扶手偏短,图片为后排两个人同时将胳膊放到扶手箱上,胳膊肘都要放到杯架上,建议将扶手箱增长10公分水杯架前移。


不确定是不是试装车的缘故前后都没有C口快充,我觉得至少前排保留一个,希望量产车型能够标配。

这个卡槽的实用性并不高,最多也就是跑高速的时候放放高速收费卡,但现在大多数车友都安装了etc,最主要的是里面脏了不好清理,比如孩子的零食,一不小心倒撒的饮料等等,上面的扶手箱盖并不能完全盖住,所以这个地方个人建议完全封闭。

中控下面的饰板缝隙卫生不好清理,并且前面还有中控大屏阻碍,时间长了用抹布擦来擦去的下面的软包表面也会形成固定污垢加大清理难度,建议下方的缝隙做一下填充或者封闭。




空间及舒适性,我的身高体重分别是180cm94kg,首先前后排的头部空间是非常不错的,调好坐姿都有约一拳的距离,作为一款溜背造型的SUV头部空间的表现我很满意。副驾地毯高度略微有点高,好在膝盖距离仪表台还有大概四指的空间,左右摆腿基本不受限后排中央地毯有点略微凸起,侧向伸个腿啥的舒适度还算ok,前排如果按照我的身高体重调好不动的话后排的腿部空间就有点局部了,膝盖距离前排座椅靠背大概还有3指的距离,毕竟是一紧凑级的SUV整个空间表现我觉得还是挺不错的。

舒适性方面L7的座椅材质虽然也是皮质,但是坐进去的体感跟之前试驾的零跑c10还不太一样,零跑的座椅是表面用料的材质软而L7给我的感受更像是填充物发软,所以这是两种不同的感觉。一个偏舒服一个偏运动,个人比较倾向与零跑的座椅舒适性,家里的小孩啥的坐上去会更舒服一些而L7更适合年轻人多一些。L7的座椅靠背对腰部的包裹感不错,我的体型比较偏胖一点坐上去感觉后背两端的支撑感都不错,第二排座椅有点偏低坐上去感觉很软,由于腰线偏高往外看的视野开阔度一般。




后备箱开关按键偏低,每次手动开后备箱的时候都需要弯着腰并且开关的位置不好找,感觉把开关放到车标上会挺合适的。后备箱的纵深不是很大,伸手就可以够到,横向空间的利用率还不错,没有那些异常的外凸。两边各有两个储物小暗搁可以放一些零碎物品但感觉实用性并不大。如果后备箱要拉很多货品建议把第二排座椅放倒。




简单聊聊车机系统,首先说明一下我不确定这是不是最终的量产版本,基于体验的真实感受而发。任意点了app里面的唱吧和应用商城,来回切换的时候略微有点卡顿和转圈,但反应的时间不长很快就可以进入app当中,也有可能跟屏幕自带的保护膜有关。车机界面的分辨率和清晰度还算不错,字体看上去不是很亮眼如果清晰度再提升一下会更完美。语音交互偶尔对连续指令识别不到,比如说“你好风神!请打开车窗然后导航去弥勒”,后面导航的指令就无法识别。单指令比如“关闭全车车窗”也会出现漏关一个的情况。希望这些问题能在量产车型上得到解决。

动态感受:车队从统一昆明璞隐建国酒店出发全程218公里。全程节能模式、不开空调,前半程最强动能回收后半程最轻,现在想想如果前半程动能回收模式别调那么强的话也许纯电续航里程还能增加,一开始天真的以为最强模式能多回收点电量,实际上我错了,因为只要一松油门就等于刹车了,车速降下来再加油门还要费电,后半程把动能回收调到最弱以后,碰到一些比较好的路段和下坡路,纯电续航公里数不停的增加,后半程开车真的爽歪歪。
再说下速度,其实一上车就是奔着冠军去的,速度快了就会费电,所以我的策略就是顶着最低限速60跑,然后中途充分利用好下坡路短和动能回收,高速路况还是比较复杂的,车流量比较大再者昆明这边高速一般都是双车道所以在路上被后车嘀嘀也就成了常态,有的特别较劲的司机就是跟我后面按喇叭也不变道就算打双闪也没用,所以这一路的感受也是五味杂陈,这200多公里也是我这一生中跑过的最长的高速。
先说说隔音吧,高速路面时速60的时候车内是比较安静的,前排跟教练两个人聊天丝毫感受不到有噪音影响到,偶尔能听到轮胎夹起的小石子敲击底盘的声音。当时速达到120甚至更高的时候胎噪就会变得明显起来,混动模式跑高速丝毫感受不到发动机介入而且车内噪音并不大,这个有点出乎我的想像。由此可见防火墙的隔音应该做的不错。
动力方面,在经济纯电模式下油门的灵敏度很不错,续航赛阶段我要让L7在保持在时速50-70区间,油门轻点就有不需要深踩,并且碰到下坡的时候甚至点一下就要松开利用动能回收来保持续航。返程的时候速度就放开了,车子挂的是临牌按照教练的授意可以跑快点,车流量少的时候我都是顶着限速值跑,最低速度也是在时速120km/H,运动模式下时速从90-120油门也只需要踩到一半,时速达到120以后只需要轻点保持即可。动力提速可以说无论经济模式还是运动模式都不肉,时速100以后猛提速推背感也是很强的。刹车脚感跟油门差不多,调校都比较偏灵敏,由经济模式切换运动模式,刹车踏板在低速60左右刹车的时候也是轻点就有效果,时速120运动模式跑高速做一些避让动作的时候就需要深踩一些。
操控方面,跑高速当时速达到120km/H的时候会感觉头重脚轻,紧急变道会感觉尾部有点甩,同样的现象还出现在时速60km/H过急弯,方向如果打的快点我会感觉有点轻微发飘,带点刹车的话就会好多了。同样的侧向支撑性也一般,小转弯身体也会跟着扭感受不到底盘的硬度。低速30km/H左右轻摆方向盘会略带点虚位表现为车头的反应稍微慢一些,当然高速变道不存在这个问题。底盘滤震表现同级正常水平,低速过一些不平路面或者偏扁平一点减速带的时候,震动基本都能被悬架吸收过滤掉,而直径大一些的坑洼路面车身晃动就比较厉害了,跟之前试驾过的零跑C10和比亚迪宋plus dmi也都同样的感觉。
由于试驾期间东风风神L7还没有上市,文中所有的观点包括车型配置均基于试装车产生。人无完人车无完车,我觉得东风风神L7的续航和内饰是比较打动我的地方,大家可以根据我的描述对比下量产车型会有哪些改变。最后猜一下这台车的定价吧,我觉得低配会是10.98万起步,你觉得会是多少评论区聊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