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大街都是大众,看什么大众啊?”当我在广州车展提出要去大众展馆走走时,我的朋友们露出了一丝不耐烦。“一汽-大众新出了一款纯电轿车ID7,听说大有不同!”在我的坚持下,我们决定前往大众所在的展馆。
由于人生际遇的转变,我现在急需要一台新车,最好是纯电轿车,在一汽-大众,我找到了那台“真命天车”——一汽-大众ID7 VIZZION。
有所为的外观与智能化改进
到了实车面前,映入眼帘的是一抹深绿,官方的叫法是云杉青,细细一看,竟然还是个双拼色。深绿色,自然是低调的,不显眼的双拼色,自然也是低调的,现场销售一直在说什么V脸设计,“自由之形”,我自然是完全没有看出来的,但由于是大掀背设计,整个车给我的感觉,是沉稳中蕴含着激情,在低调中隐隐的透露着想要有所为的宣言,仿佛是迈腾和CC结婚生了一个孩子。


ID7上有一个全景天幕。对于大天幕,我是嗤之以鼻的,身在广东,一年有十个月都是夏天,遮阳帘不知道什么时候由车辆自带变成了车主自行采购。但销售似乎看出了我的失望,于是他的手在前后视镜后一划,整个天幕突然就变色了,完全看不到展台的灯光。
“这是什么天幕这么神奇?”
“这是一汽大众最新设计的PDLC天幕,可以根据车主自己的需要选择是否透光,在保证头部空间的同时隔绝83%的热量和99%紫外线,是从保时捷下放到ID7的技术”
这一块玻璃,在整个广州车展都是绝无仅有的,让我感觉大众是有认真的在听消费者的诉求的。天幕对乘坐空间的提升是显著的,PDLC天幕对防晒问题的解决,无疑也是显著的。与我同行的小伙伴无不惊讶,纷纷拿出手机在录像,也在这一刻,他们对这台大不一样的大众产生了极大的兴趣。

在车内,还可以看到一个15寸的大屏幕。我在体验后排空间时,一个带着百度工牌的员工在操作车机系统:“大众的车机进步很大呀!相当的丝滑。”坐他旁边的销售乘势也推销了起来:“ID.7 VIZZION搭载大众全新一代车机操作系统 ID. OS 2.0……和科大讯飞、地平线联合开发……智能管家……全旅程智能辅助驾驶系统……”销售讲的是滔滔不绝,总结起来就是一句话——ID7也上了智能化汽车的牌桌。由于车展没有机会路试,也就没办法体验具体的功能,但既然有科大讯飞和地平线的参与,我相信满足我的用车需求还是足够的。

ID7在外观设计上稳步创新、两相兼顾,在智能化上积极求进的有所为,是吸引我的第一个点。
有所不为的动力
现在是个动力廉价的年代,在车展里的电车,都在标榜自己的百公里加速,ID7六秒左右的速度泯然众人。但我们真的需要这么多的动力吗?
在过去,我们评价一辆车的品质,是看坐车时会不会晕车,频繁的启动、急刹、顿挫会让乘客的重心翻来覆去,从而乘车体验不佳。但到了电车时代,我们对晕车的容忍度高了很多,仿佛坐电车晕车是天经地义的事,评价车的关键指标,变成了马力与扭矩。但由于工作和生活原因,顶配的动力并不是我首要考虑的,而且在中国的用车环境下,城市平均时速只有20km/h左右,过剩的动力反而蕴藏着危险。

电车的特点是响应快,还有动能回收,配上迅猛的动力,对开车的人来说,收放自如;但对于坐车的人来说,如坐针毡。就我的乘坐体验而言,埃安爱点头,坐特斯拉如坐板砖,动力充沛带来的是各种不舒适的体验;而ID4就是一台很普通的SUV,四平八稳,不出彩,但也不出错。我之前也在网上了解过,大众的电机急速是人工锁死的,为的是保障每一脚电门都是同样的动力输出,在驾驶过程中,不会出现由于动力衰减导致,导致驾驶员对车辆的动力输出判断失误。作为一个经常需要带着家里人出行的人,家人的舒适才是我首要考虑的。
因此,基于同平台的ID7,它在动力上的有所不为,是吸引我的第二个点。
有所为的空间改进
“后备箱雅座三位!”没有了内燃机的大众,不仅车内部的空间变的更宽敞,连后备箱也升级改造了,以我们一行人的身材,后备箱可以坐三个人。

在大众汽车的设计理念中,短前轴是高级感的由来,不管这种理念是否正确,但没有了发动机的限制,ID7很放肆的将A柱尽可能的往前探,在减少风阻的同时给驾驶舱和乘员舱留出了很富裕的空间,正如广告词一样,“B级车C级空间”。为了看看ID7到底有多大,我查阅了相关资料:“ID.7 VIZZION 拥有同级更优的净值空间1910mm,拥有同级最优后排腿部空间1014mm 及头部空间959mm,同级更优的521L后备箱空间,拥有1036mm 超大后备箱开口。”

可以说ID7在空间设计上的有所作为,充分体现了大众对于其目标用户的重视和设计理念上的沉淀。
有所不为的功能设计
续航是电动车的痛点,提高续航无非就三条路,一是提高电池容量,二是减少风阻,三是减少车身重量。提高电池容量,现在大家用的都是宁德时代的电池,区别不大;减少风阻,就是哪家外形做得更流水型,封闭性更高;减少车身重量,就涉及到材料领域和车身设计了。
先谈谈电池容量吧。ID7用的是宁德时代811三元锂电池,全系标配六百多公里的续航。按销售的说法,大众的续航显示是会按照驾驶者的脚法进行调整的,而不是多少电就是多少公里的“快乐表”。这一点太重要了!大众在里程显示上坚持采用真实数据,而真实的数据对于决策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这一电量标定方法说明大众并不会为了一点点续航里程噱头而提高消费者的决策成本。

其次是减少风阻。很多电车有万般的好,但一个隐藏式门把手就会让我兴致全无,为了减少一点点风阻,却提高了消费者的学习成本和安全成本。不同的车企,甚至同一车企的不同车型,它们的开门方式都是不一样的,我拿到一辆车,还要像孩童一样学习怎么开门,对我来说是不可接受的,我认为科技应该是往0学习成本发展的;此外,最近因为隐藏式门把手导致的安全问题也让我对这一设计感到不放心。但ID7在风阻做到0.23Cd的同时,大众依旧坚持用带有传统特征的半隐藏式的门把手。大众作为一个新能源领域的后来者,在门把手的设计上坚持正确的理念而不是跟风真的值得学习。

最后谈谈车身重量。在同级别的车中,ID7算是偏重的,哪怕都是铝车门,大众关门的声音都感觉比别的车深沉。“这大众ID7咋这么沉啊?比同级别的车都重几百斤了。”我对这一点十分疑惑。销售一听,仿佛来劲了,开始侃侃而谈:“电池模组被12根铝铸造横梁组成的高强框架,远超行业同级的2-3根……车身超过81%的高强及超高强度钢,热成型钢与超强度热成型钢占比超 32%……扭转刚度达到46100NM/度,堪比百万级豪车。”也就是说,重的几百斤,都用在了看不见的、提高车身的安全性上了。对我来说,安全是第一要义,大众坚持在安全性上提高设计和制造成本,而不是为了提高续航里程做减配,做“应试教育”。

坚持真实的数据而不去追求噱头,坚持好的传统而不是盲目跟风,坚持安全第一而不是极致续航,这种不盲目创新、跟风创新、有所不为的功能设计,才是造车应有的正道。
ID7 VIZZION大器晚成
有所为是进取的精神,有所不为是坚守的勇气。ID7从四月份的上海车展开始在展现在众人的目光中,一直到十一月份广州车展才开始预售,中间肯定经历过诸多的测试、考验、取舍,才将最终的成品带给消费者,让人不得不感叹一句大器晚成。而ID7身上的诸多技术、设计,都体现了大众对先进的追求、谦卑,也体现了对优良传统的坚守。
当然,想23.7777万买一台完美的车是不可能的,ID7上也不是没有缺点,但瑕不掩瑜,云杉青的轻奢足够迷人,PDLC天幕和整车的超高强度钢足够诚意,大有改进的智能化水平足够值得肯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