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奔主题:车型2023 款A6L 45TFSI quttro 甄选智雅版(DKW),坐标东莞,购车地点深圳,4月订车,51过后就提车。已申请深圳宝安区购车补贴1.6W,应该赶上时候了,但仍处于政府审批流程(预计2-3个月会出结果),分期落地价格41.68万,贷款15万,2年后可提前还清,每月利息570。新车镇楼:

轮毂属于耐看型
如有东莞地区奥迪车友,请带我入群😀
选车经历:
Tesla Model Y: 试驾车好像为20款,悬挂过硬,过减速带震感过于明显,对小朋友和老人不友好。单踏板模式接受不了,特别是倒车都需要踩油门倒车入库,没有怠速模式,个人认为容易忘记刹车脚部肌肉记忆,存在安全隐患;整车制造工艺方面缺失不能细看,比如钣金结合处缝隙均匀程度,且由于毛坯,后期需要加装东西过多,购车成本感觉比奥迪不存在太多优势。
XiaoPeng G9: 静态体验很不错,音响,座椅舒适度都给你不错的感觉,但动态感受让我失望了,悬挂太软,刹车容易点头。
BMW 530Li 领先型: 看了下配置跟我现在这个Audi车型配置差不多,价格贵了2-3万左右,烧机油,试驾也感受出了刹车点头。还有个感人感受,做工细节方面,感觉不如奥迪,旋钮阻尼感,塑料感等小细节。最后放弃。


奔驰:本人喜欢两个汽车博主,宽面和38号(其实之前还喜欢关注车比得,后弃关),受他们影响,对大奔不感冒,且不敢带媳妇去奔驰4s, 怕媳妇挪不开脚,让我做的功课功亏一篑。😅
最后A6L, 首先个人选择智雅,基于喜欢智雅的前脸,木纹内饰颜色都比动感的好看,19寸轮毂比21寸胎噪要小,后期使用成本低。本想选装后排电动调节,但为了赶上1.6W 补贴,就放弃选装了。智雅45 4驱和2驱比,19寸轮毂比18寸的胎要宽,内饰木纹色比金属拉丝内饰颜色要好看。最终情定4驱甄选智雅。


裸车状态
装饰:
首先解决的是手机放置问题,买了个重力型手机支架,每次取拿收集感觉都会碰到前档玻璃下面那个隐藏行车记录仪处,所以后续还会换成磁吸式。贴了个V-KOOL 车衣(国产)+太阳膜(VK70+KW35+KW15),新购了御马的尾箱垫,脚垫也买过御马的丝圈脚垫,但是由于后排中间过高,导致御马脚垫贴合性很差,退货,改用回4S送的全包围脚垫。

销量很高的这款手机支架细节不能看



窗膜为金属膜,看着很成熟稳重

尾箱垫贴合性不错
下一步想整下后排头枕,后排改电动调节,需要更换的配件 很多,初步听说报价1.6W+,而且手工还要打个问号。有条件的还是建议直接尊享智雅版,贵了2万左右,多了原厂电动调节,后排加胶玻璃,皮质应该比甄选型的都要好,性价比很高,而且后排电动座椅调节对后排舒适性提升真的很大。
最后谈下驾驶感受,由于最开始体验过特斯拉的加速能力,所以对于45 四驱百公里加速6.9s来说已经内心毫无波澜,宝马530Li 同样,高速稳定性也不错,S档和动态模式加持下,能够体会到车辆会暴躁些,悬挂质感不错,胎噪还是有些,隔音精密性比我4S 试驾时感觉大了些,可能跟4s 的试驾车双层加胶玻璃有关,最后我愿用“稳而不燥”来对A6L 进行总结。
车钥匙2个,一个哑光一个亮面,而且感觉重量都与区别,钥匙套之类的买了个金属的,感觉还是原车钥匙质感好。

一开始还以为4s 给我拿错 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