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魔都天行者头像魔都天行者头像

    魔都天行者

    秦PLUS EV车主·车龄3年

    • 内容鉴赏官LV5内容鉴赏官LV5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精英创作者LV2精英创作者LV2
    • 登录大师LV4登录大师LV4
    • 懂车评论员LV5懂车评论员LV5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比亚迪王炸10月屠榜新能源—新时代的开端

    2022-11-10发布于:秦PLUS EV车友圈

    销量冠军:宋plusdmi


    销量前十有七个比亚迪,前20名有10个。


    分列1,3,4,5,6,9,10,12,15,19名,数据可谓拉爆全网,神车五菱ev也只能屈居亚军。



    首先恭喜比亚迪汽车达到自身发展的新里程碑。

    中国10年经济发展迅速,老百姓消费能力大增,城市化进程已接近70%,吃穿住用行5大刚需的最后一个关口就是车辆。

    前面20年中国培养了全球最大的汽车市场,车辆保有量达3亿,年销售量达2000万辆 。巨大的市场量有创造奇迹的可能。

    作为最受争议的国产汽车厂商之一能拿到这个数据,笔者认为是天时地利人和的各种因素所导致。


    首先,购买端--消费者自身的变化

    1,消费者选择产品更科学化

    整体购车者学历普遍提升,中国互联网发达,普通消费者各种渠道获取的信息量加大,对产品的参数认知提高,模糊性消费减少,换个方式说,从以前的认品牌选产品的变成更多的横向对比,从更多纬度衡量一个车,品牌光环弱化明显。

    去年买车前,我一个纯车盲,现在也开始了解车的结构,物理特性,优缺点,厂商差异,用户真实反馈。

    2,消费意识形态趋于节约型消费

    疫情3年造成了经济缓步,整体个人消费偏向安全性更高的节约型消费,开源节流成为不仅仅是公司也是个人的一个消费观趋势。

    出行费用是用车后续的新的重要关键点。刚好这是新能源对比传统油车的巨大优点。日常出行费用可以降低50%-95%,特别是营运车辆,电车可谓是革命性产品。

    同时,富人降维消费的社会情况,也包含购车这一消费热点。


    其次,产品端--击破油车的定价结构

    1.新能源车性能优势明显

    同等价位下,无论是混动还是纯电。相对油车具有越级般的动力操控和低廉的出行费用,成了参数化的巨大竞争优势。轻松打破油车时代马力为王的定价结构。

    18-28万可实现百万级油车的加速体验。百公里加速3.8秒成了各个车企的标志性指标。混动破1000续航成为了基础数据,相比油车还徘徊在500-800续航,差距明显。

    2.智能化优势

    犹记得多年前通用老板说电子化汽车可以有,但是影响安全性。但事实证明,通用放弃了ev-1.却成就了三倍市值于它的特斯拉。电子化后的汽车体验感远高于了安全性的担忧。科技的迭代必定会将产品复杂化以获取更强的性能指标,这就是科技的原动力。



    在谈,比亚迪刷榜的原因

    1.市场需求变化

    10年的大众,22年的比亚迪,代表了一个时代的需求特点,抓住机遇勇往直上的才能成就霸业,市场数据是最真实的答卷。

    动力提升和智能化的加持让新能源车有了同价优质的数据和体验。

    2.企业的积势而发

    各方面信息给我的判断是,比亚迪埋伏布局多年,完成了产业链的闭合内供,完成了产品的迭代完善,提供了丰富的产品线。

    第一个发布和投放43%热效值发动机成为混动车型核心技术点,一炮而响,节油和动力数据大幅度优于油车。

    第一个将磷酸铁锂工艺从废弃方案里捡回来打磨成实用性纯电动力源,并达到了家用车的中低续航要求,并借此让磷酸铁锂的优点得以体现(物理安全性,耐冲寿命,充电速度优势)。

    因为我个人用车是磷酸铁锂版本,我个人猜测同规格尺寸电池的极限可能是nedc800-850公里续航,能满足大多数人的出行要求,在未来4-10年内仍是中低端电车的完美电池。

    按照电池行业人士的介绍,固态电池未来可期,但是没有那么快。

    3.产品定位于消费者的最大消费区间

    国人购车90%在30万以下。刚好是比亚迪90%的产品线覆盖区间,用了10多种产品设计贴合个性化的用车需求。能满足大部分人的外观,性能,价格复合性选择。虽然有点换汤不换药的做法,但是真实有效,市场也证明如此。

    4.同价位最佳性价比是核心成功因素

    落后的智能系统和诟病的售后服务,没有挡住人们购买欲望,原因就是车辆本身具有较高性价比,没人会纯因为爱国而选比亚迪,因为国产品牌有太多选择。

    丰富的产品线和较高的性价比,这两点是我认为能一年时间在新能源赛道拿下头把交椅的产品力因素。

    5.强大的闭合供应链能力

    非传统顶级大厂,仅仅一年,就实现了月产20万台,甚至提前规划并陆续投产9个工厂,上下游整合能力不输一些国际大厂。

    浅谈,中国的新能源发展环境

    中国正处于人口和人才的红利期,相对欧美有规模性优势,加持中国人勤奋刻苦的传统,在生产力这方面有爆发的能力,成为行业发展的人口基础。

    宏观方面,国家制定的新能源政策已经培育15年,上下游产业链已经打通,核心资源和技术已经全面领跑全球。这其中,电池技术和产能,北斗高精地图,智能驾驶研发能力,国产都是第一梯队。



    最后,个人预测一下未来

    23年,比亚迪400万辆的目标需要海外市场的加持有可能实现,雪球刚启动,很难挡住比亚迪的这波趋势。

    作为最大的民用工业之一的汽车行业,全球新能源的产业链逐渐在中国集结,全球化的汽车行业新能源转化会催生新的行业领导者,很有可能在中国诞生许多全球性汽车产业链大品牌。

    新能源的趋势已经步入快车道,部分大城市渗透度已达30%,全球所有大的汽车品牌已经全力跟进新能源步伐,油车换代的趋势已经出现准确的方向和时间节点。


    所以借用比亚迪的数据作为新能源发展的一个时代性节点,并非对其他车企的不尊,而且从数据看到了新能源车优势已经如多米诺骨牌,迅速获得了市场的认可。推倒了纯油车市场的格局,接下来群雄逐鹿,重新排名之战开启。

    昨日大众,今日比亚迪,明日或许其他,这就是汽车行业的发展,科技与时间的缩影。

    对于用户来讲,一切向好。


    请圈主推荐(图片来源网络)


    作者提到的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