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况介绍
选车
由于工作原因,之前开的3台车都是公司自己品牌F,从轿车到SUV都有,但这三辆都只能说代步工具车,谈不上舒适享受,驾驶品质。
最后的一辆车是紧凑型SUV,才开了两年多,各方面还算均衡,本来没打算换车的,结果在一个月之间连续被追尾两次,而且是刚出4S三天就又被追尾了(突然觉得跟它的缘分到了尽头),再加上这个品牌的4s维修过程以及感受让我崩溃不已,感受特别差导致我一怒之下就动了换车的念头,话说回来,冲动规冲动,冷静了后就想着先看看有什么选择吧。 这时候我开始对下一辆车进行方向性选择。首先,既然要换,肯定要更大,要换就换6/7座SUV,其次,对国产车的质量和品牌力的担忧,那肯定首选合资(BBA,林肯,凯迪拉克,沃尔沃等),最后,随着油价越来越贵,国家不断出台更严苛的排放法规以及大力推进新能车发展,不得不考虑新能源,所以理想,蔚来我可以考虑,再最后,那就是预算,30到40万落地。接下来,按照这个思路就在懂车帝上面刷了下近期上市的车型和价位有没有满足以上条件的。本来领克是没有在选项里面,因为压根就没有关注过领克,但就在不经意之间被推送了个消息,出于好奇就点进去一看。

宣传图
就是这幅图,让我很感兴趣,因为和林肯航海家的海报以及创意很接近,所以在想难道又是一次借鉴?
因为在09之前,我对领克的简单认知是花里胡哨,前卫但有点洗剪吹,小众且品牌价值有待检验。
作为F研发的人来说我骨子里是看不上的。但看了价格后更刺激了我想了解它怎么敢卖到这个价位所以就仔细的研究起来。仔细观察了内饰之后,突然发现他完全有自己的设计语言,没有任何借鉴的意思,这脸啪啪给我打的,想法大胆且有创意,用料也简直绝了。再说外饰,前卫科技又不失大气,理所当然却又有出乎意料的感觉,确实刷新了我对国产车和领克的认知,完全是自成一派。再回到价格,光这内外饰,换成任意合资品牌,绝对是40到50万的价位。所以,我潜意识开始很认真的审视他到底值不值这个价位了。09就是莫名的有种想让你继续探索的魅力,所以就继续研究。作为搞汽车研发的人,不能说是每个系统都是专家吧,但非常清楚动动力平台对车的重要性。仅仅为了外饰和内饰或者标的人,我不能说他们有问题,这是目前大多数消费者的观念,很难去给每个人普及汽车知识。说到重点了,一个介绍09使用沃尔沃XC90 SPA平台的帖子直接把我给震到了,因为我很清楚如果动力总成和底盘直接用SPA对一台国产车意味着什么(个人理解,09借用了XC90 SPA动力总成底盘,在SPA基础上重新开发了车身内外饰和电气系统,按照这个思路,直接用SPA平台那么意味着整个动力总成的标定很可能是沿用XC90成熟的那套,这个是很关键的,因为开发标定软件比开发硬件要难得多。并且在成熟的平台上去优化软硬件化能保证驾驶品质,燃油经济性,平顺性,安全性。这点在后面试驾的诸多帖子证实了我的猜想)。领克09因为有这个平台加持可以说是质变,直接拉开了跟领克家族的差距。到此,原本只是带着猎奇的心态去看的,结果居然被种草,到这里真心认为性价比超高。
所以个人认为09就是领克的高端合资车,就像通用的凯迪拉克,大众的奥迪,福特的林肯等,纯属个人见解哈,不喜勿喷。
分析到这里,我连4s店都没去,也没去其他品牌4s
店,12月底就在APP里面直接小定,而且算了下性价
比和动力输出,我直接选了当时连试驾车都没有的PH
EV,可以说,我也是盲订。最后在一月初选了个周末去领克4s店看了下MHEV实车,没有纠结没有试驾,没去其他品牌再试驾对比就凭着直觉大定09PHEV,
随后就开启了跟大家一样的等车时间。
🗒 真实感受
用车
目前跑了1900km左右 NVH:做的在这个价位客观的说完全能打40到50万的车,只能说低频和高频噪音感受会因人而异,平均值应该是优秀,且路况反馈清晰,滤震到位且干脆利落。 驾乘舒适性:得益于成熟动力总成以及底盘的调教,优秀,且电动模式下绝对丝滑,混动模式下换挡感受也很好,没有顿挫和突然介入的突兀感。 燃油经济性:在这个油价飙升的情况下显得极其优秀。
动力:P版的不多说,哪怕电动模式,只要踏板
深,动力想多少有多少。 车机操作: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就是做这行的原因,并不觉得逻辑复杂,操作烦琐,我认为上手还是很快的,习惯了就好。 安全性: SPA加持不多说了
空间:承认这绝对是唯一弱势,但只要全家身高不都是175以上,平时都是4/5人乘坐,那绝对够用。再说,这确实是用空间去换安全了,需要理解。 辅助驾驶:L2级,目前最主流的辅助驾驶功能都有,很多我还没有试过,但该有的都有,让我都有点意外很多合资上顶配都还要选配的他是标配。
🔎 槽点反馈
遇到过一次启动进入自检查没能正常点火,等待20秒左右正常点火,一次qq音乐界面卡住(通过
清理内存解决),两次需要重新登陆,充电满了会重复充电,语音识别偶尔不能识别清楚,空气自动净化策略需要再调整下,有时没有必要自动开启,这些其实是小问题。最大的槽点对于我而言属于刹车,确实前段软,后段硬,需要适应距离和力度,估计也跟刹车控制以及动能回收策略有关。后续还有什么槽点待体验。但我认为这些会通过时间被优化和改进,做过汽车研发,深刻体会过短时间要做一台优秀的车非常非常不容易,工程师都是用命再换时间,所以需要给领克时间,毕竟华为小米也是这样过来的,谁说国产车未来就不能成为世界主流呢。
✏️ 独家秘籍
没有什么独家秘籍,只想说,车永远都没有最好的,只有最适合自己的,09就像个小孩,出生就很优秀,但他毕竟是小孩,肯定有很多问题毛病,要有心里准备,不然宁愿不要选他,当发现问题时,希望是冷静的去和他交流,共同改善问题,只有这样才能携手变得越来越好,这才是所谓的共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