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楼主
    圣安东尼奥小石匠头像圣安东尼奥小石匠头像

    圣安东尼奥小石匠

    Giulia朱丽叶车主·车龄3年

    • 图文爆款大师LV4图文爆款大师LV4
    • 车评创作力LV1车评创作力LV1
    • 登录大师LV3登录大师LV3
    • 持之以恒LV5持之以恒LV5
    • 懂车智多星LV1懂车智多星LV1
    • 车圈万人迷LV1车圈万人迷LV1

    2024-05-25发布于:小鹏X9车友圈

    「小鹏前四个月业绩回顾:困难时刻」 小鹏1-4月上险量2.98万台,得以于X9的占比提高,均价达到了27.7万,其中: - X9 0.89万台,均价39.1万。其中4月0.17万台。 - G6 0.77万台,均价21.4万。4月0.22万台,均价20.9万。 - P7 0.62万台,均价22.9万。其中四月0.19万台。 - G9 0.48万台,均价28.4万。其中4月0.16万台。 - P5 0.2万台,均价15.7万。其中4月0.05万台。 - G3 191台,均价14.6万。4月已经没有上险。 在今年之前,小鹏一直面临的最大问题是「毛利的问题」,但在经历了销售端的改革之后,销量直接断崖。 虽然通过大众的入局获得了很好的BOM降本,但终端价格的下降对完全对冲掉了这部分收益,才使得即便均价39.1万的X9在Q1的占比如此之高,车毛利才仅有5.5%,这实际意味着: 除了X9之外所有的车型当前应该都是零毛利卖车的状态。 而之所以毛利归零,终端价格放开的潜在原因就是销售端的改革影响了销量的延续也影响了「相对稳固可管理」的价格体系,为了挽救销量就更需要价格刺激,从而毛利在本就微薄的前提下一泻千里。 - G6的问题在于没有很好的利用去年Q4的销售势能获得长期可延续的销量。让前期的订单和交付量转化为持续的动能。G6在小米上市前的这波窗口期如果没有抓住,在小米和乐道接连上市之后,其很难再给带来实质的利润收益。所以预计G6今年的月均销量最多只能在2000-3000台之间。因为价格其实已经降无可降。 - X9当前作为一款均价40万的产品,如果能够稳定在月均1500-2000台的销量其实是一个非常不错的表现。在30万以上的纯电市场,X9今年的表现也仅次于ES6。但长期来看,基于目标市场,X9的销量可能会均值回归到1000-1500台之间。 - P7相比G9,当前的毛利状态是更差的。只能静等换代。但G9其实是有机会卖的更多的。其产品力相比001和model Y其实没什么硬伤。当长期来看,两台车各自也就是1500-2000台左右的销量。 -P5和G3则是临退市的状态。 仅从小鹏自身: - 无论是G6、X9还是G9,小鹏的产品团队其实都提供了几台产品力具备竞争力的产品。虽然品牌本身难以溢价,缺乏向往感。但这几款产品所展现出的整车产品力是足够的。 - 但过去一年销售端的操盘其实表现的其实相当一般。G9第一次上市所面临的失败其实是个「无解之题」,但G6的销量突然断崖,整个品牌除了X9之外价格体系的崩盘是值得反思的。 诚然,在外部环境上。小鹏也面临巨大的挑战,可以说是夹缝中求生存: - 更往下的市场有比亚迪等主流品牌托底,往上的路被小米、特斯拉、极氪封死。 - 虽然产品的完成度和竞争力相比SU7这样的产品具有优势。但小鹏品牌本身从未建立起的向往感,使得在小米入局后被这些相似定位的品牌冲的稀烂。使得产品力的优势更难以体现和被人注意到。 -在24年之前,其实小鹏有一个窗口期的机会通过品牌建设塑造更好的品牌影响,获取品牌向往感和溢价能力,尤其是鹏翼门的P7曾有过均价接近40万的时期。但最终都没有获得持续性的进展。这是非常之可惜的。 - 至于下半年的MONA,也很难成为「救世主」。20万以下的市场是真正的修罗场,且对产品力、价格、毛利都有更高的要求。 小鹏的最大问题其实是存在高光,但很难持续。除了智驾之外,缺乏稳定且长期的具备明确目标的经营,从而错过了一些进一步上升的窗口期,从而导致了今天的局面。 只能希望他们在之后的每一次出牌都能做到掷地有声了。

    作者提到的车系:


    前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