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6-02发布于:马自达CX-50行也车友圈
#马自达CX-50提车作业说实话,我自己都没想到我会买日系车,而且还是一个没有销量的小众品牌。之前三辆车都是德系进口车:宝马1系2.0自吸,大众R四驱2.0T,奔驰B200 1.6T。 本来没有换车计划,后来北京出台新政策,未用指标需要在规定时间内上牌。无奈之下本想选择落地15万内的国产车。(日系、新能源根本不考虑)燃油系铁粉。大屏,无实体键内饰不考虑)别和我聊什么科技感,我开的是车,不是飞船。 而且我的用车环境(每天北二环到密云,往返160公里,全程京承高速)也不允许我开车时捣鼓那大屏,夜间也怕那大屏晃我。 无意中看到CX50,外观内饰符合我的审美,尤其内饰化繁为简的设计,有不俗套的高级感。自带宽体收腰的车身外观,很协调。呼吸式转向灯,高级感甩流水式转向灯好几条街。车漆质感很强,不愧是‘灯场奥迪,漆厂马自达’我的奔驰B200红色就是模仿马自达混动红 5.29试驾完,直接大定转订单。试驾完我非常负责的说,驾控方面颠覆我对马自达这个日系车的认知,这么大的车无论转向,悬挂,行驶质感比同为日系的两田,一桑强太多了。强烈建议大家去试驾! 图二是保养手册,就这个保养周期和保养内容,难道不良心吗?至于大家的槽点,后悬挂,四驱之类的,我觉得真的是没的喷了找出的理由,老百姓有几个能开出独立悬挂和非独立悬挂的区别,我是开不出来。别要求太多了,减配,偷工减料都是我们要求的太多了出来的产物。有的车企研究车有的车企研究消费者。市面有多少品牌是拼接怪,拿来主义。有几个大厂可以同时发动机,底盘,变速箱都是自己研发的。车是靠调教的,我坚信都是自己的东西组装在一起才是最稳定,有问题可以随时调整。不用看配件厂商的脸色。提车后和大家分享油耗情况
扭力量就算了。地盘还是猪大肠,
您和我当初一样有点固有认知 试驾完 说实话真感觉不出来 即使是不试驾 我相信90%以上的私家车主真感受不出来独立和非独立的区别 只能说非独立相比独立成本确实低一些 这就看怎么取舍了 这个价位的车 独不独立不重要了 鸡头凤尾的事 高级的非独对比一般的独立 有可能成本还高于独立
半成品底盘为混动留的位置,
@柒囍小号:您和我当初一样有点固有认知 试驾完 说实话真感觉不出来 即使是不试驾 我相信90%以上的私家车主真感受不出来独立和非独立的区别 只能说非独立相比独立成本确实低一些 这就看怎么取舍了 这个价位的车 独不独立不重要了 鸡头凤尾的事 高级的非独对比一般的独立 有可能成本还高于独立
三辆德系车的车主这么评价-50的操控,看来确实应该不错,之前去店里看过,但还没正式上市,没有试驾车。我也想知道具体开着怎么样,我现在是一个迈腾和一个福特的嘉年华,只要不比我这两个车难开我就能接受
我自认为我这人开车对操控方面还是挺挑的。之前的车除了最后这辆奔驰B200是为了有小孩而妥协换的(同级还是操控不错的)在试驾完CX50绝对和想象不一样 至少我是这么感受到的 强烈建议您去试试 迈腾我开过嘉年华没开过但我开过朋友的福克斯和锐界 CX50绝对不比它们差 良心担保
我自己有525和杠5,东瀛宝马名号不是白给的
CX5十年28万公里车主,这车就换过一次火花塞,一万之一万五千公里换机油,九万公里换变速箱油,一点毛病都没有,友情提示一下四五万公里四驱的,电磁离合器后桥油换一下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