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03-04发布于:海豹车友圈
中级车,是整个轿车市场中,除了百万元级旗舰大型轿车外,目前新能源渗透率最低的细分市场,也是合资品牌传统燃油车所剩无几的“避风港”。 但这也恰恰意味着,中级车是新能源化潜力最大的市场。因为对于“开过新能源车就再也回不去”的用户而言,他们迫切希望中级车市场能像其它细分市场一样,出现具备颠覆式体验的新能源车。 所以,谁能满足这个潜在需求,谁就有可能成为改写过去由合资品牌把守的中级车市场的X因素。 当我们打开销量榜单就会发现,2022年11月销售15,356辆的比亚迪海豹,已经冲上了中级车销量榜的第二名,仅次于凯美瑞。到12月,海豹继续保持15,000+辆的销量水准,作为整个新能源中级车的销量冠军,开启了中级车市场新能源迭代的进程。这既是中国品牌新能源车的新突破,更是整个中国品牌在中级车市场的新突破。海豹是中国品牌第一款能与合资品牌正面竞争、甚至超越的中级车。而这距离海豹上市交付,仅仅过去了五个月而已。 “高端汽车品牌的诞生,一定是伴随着顶级核心技术的成熟。”比亚迪掌门人王传福的这个理念,事实上适用于包括海豹在内比亚迪所有的突破。表面上看,比亚迪正在引领汽车全面新能源化,但新能源化的本质是核心技术与产品力的全面超越。 也只有从根本上实现了产品的领先和技术的变革,海豹才能在中级车市场对传统燃油车完成超越,攻破合资品牌可能在中国市场的最后一道壁垒。 用颠覆式的体验,跨越传统燃油车 新能源车超越传统燃油车,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不是靠政策,也不是靠价格,而是靠颠覆式的体验。由此形成的超越才具有持续的生命力,也才是不可逆的趋势。 今年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油车迭代最大的动力,毫无疑问来自比亚迪。而比亚迪新能源车对传统燃油车迭代最大的动力,则来自海洋网。海洋网是比亚迪新能源+年轻化的成果,海洋网锁定的用户主体,是90后乃至95后的新中坚力量。所以,无论是产品的设计、产品的定义、产品的功能与性能取向,海洋网都是以主流年轻用户的需求为出发点。 这一思维下所诞生的中级车海豹,自然也会是一台打破由合资品牌传统燃油车订立规则的颠覆式产品。 放眼整个合资燃油中级车市场,多年来产品大都是四平八稳,迭代升级也都是按部就班,难以再让消费者产生什么波澜。但是海豹的出现,让中级车市场有了一个在驾驶乐趣、行驶品质、高级感上完全具备越级优势的颠覆者。而这些越级优势,是新能源车天然对燃油车的领先。 短前后悬、长轴距的车身比例,配合比亚迪“海洋美学”的设计理念,让人从第一眼就能感受到海豹强烈的动感,放在同级别燃油车中很容易脱颖而出。由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悬架、依托CTB技术的高刚性车身以及iTAC智能扭矩控制技术等构建的行驶品质,让海豹的上限更是远高于同级别燃油车。 再加上海豹通过三种动力配置、三个续航版本、四个配置等级,全面覆盖了20-30万元中级车用户的多元化需求。可以说,海豹在中级车市场,打消了年轻消费者对传统燃油车的沉闷感,通过建立惊喜、集聚人群、塑造口碑,成为了整个中级车市场的X因素。 为什么是X因素?因为海豹的潜在消费者,都是来自于相近价格段燃油车的池子,但是他们却不会把海豹和任何一款燃油中级车作对比,理由就是海豹的体验已经不在一个层级。所以,海豹已经切切实实分流了传统燃油车市场,甚至已经开始成为中级车市场的主流之选,但是燃油中级车的竞品们,却难以从市场数据中看到这一点,也难以从市场层面改变这一趋势。 当海豹做到了这一点,那么月销15,000+辆一定不会是海豹的天花板。当同级别燃油车还有庞大的市场空间,当海豹的诞生地——比亚迪常州工厂即将完成扩产,海豹2023年的月销量向2万辆乃至3万辆发起冲击,都不是天方夜谭。 这件事情,比亚迪已经在多个细分市场做到了。如今,海豹也很有希望在中级车市场,复制这一现象。 用顶级技术的成熟,筑牢品牌根基 有人说,比亚迪近年来的崛起,是受益于新能源的增长大势。这话没有错,但反过来想,新能源的增长大势对于市场中每个品牌都是公平的,可为什么偏偏比亚迪受益最大呢? 答案就来自于比亚迪的体系:顶级技术的储备、超前的产品定义、强大的供应链保障。而这其中,顶级技术的成熟,无疑是比亚迪实现跨越式发展的根基。 王传福有一个“鱼塘理论”:比亚迪有一个技术鱼塘,里面养了很多鱼,市场需要的时候就捞出一条来。这个比喻,正是比亚迪二十多年来在新能源领域技术积累与创新能力的真实写照。 而海洋网,除了年轻化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定位,就是比亚迪新技术的承载体。 在海豹身上,我们就能看到很多比亚迪的“第一”。CTB电池车身一体化、iTAC智能扭矩控制系统、后驱/四驱动力架构、前双叉臂+后五连杆独立悬架,海豹所搭载的这些技术,都是比亚迪首次在量产车上应用,都是行业领先的技术,而且都是由比亚迪自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