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1-28发布于:红旗HS5车友圈
文章作者~杨国荣,就职于某汽车公司技术研究部 终于开上红旗HS5了!来之前做了一些功课,构想猜测这款车的调教特性;先前接触过一次H5,但浅尝辄止尚不能概而全论。借这一次机会,对一汽红旗的造车水平来一次深入了解。 见到这辆车的第一眼,是解锁后机盖上跳动的红色迎宾灯,调皮鬼马带点山寨风格,哈哈有趣;第二眼,走进车内,Alcantara与皮革搭配的座椅,质地柔软舒适且贵气,顿生好感。目光向着车内延伸,看见了集成5种操作模式的圆形旋转按钮,心里蠢蠢欲试了;坐上主驾,调整座椅,即见抬头显示,期待溢满了心杯;最后握上方向盘……平庸的质感和略显过大的尺寸,顿间把溢出的期待拉了回来。好吧,平静,放松,开始这次客观、专注而又安全的驾驶归家旅程吧。 一、驾驶模式风格(动力总成和悬架系统) 两驱版本,减振器和动力提供了五档可调模式:舒适、经济、运动、越野,还有雪地。每个模式搭配不同的动力换挡逻辑和悬架阻尼响应;但是否搭配不同的转向助力呢?受限于驾驶中转弯路况较少,还不能确定。 经济、舒适:6AT爱信变速箱,搭配2.0T的动力总成略显窘促,尤其是推动将近1.8吨的车重。这辆车的取舍智慧便是:发动机的双流道涡轮增压使得在1500转左右释放出80%的峰值扭矩,2000转便可以从容切换档位;然后再配上高齿比的6档,2000便达到了120车速。所谓硬件不够智慧来凑;可即使这样,也没能救高油耗于水火。换挡顿挫感轻微,可以说难以察觉,不过是以牺牲了油门响应和提速能力作为代价。悬架方面,CDC可变减振器技术,5种不同风格的减振器调校,但是弹簧只有一个刚度,要伺候五种阻尼,是既当妈又当爹啊。在舒适、经济模式,底盘在迎接低速和高速冲击时压缩和回弹阻尼变化的都比较平顺,即使是高突起的小坡悬架依然能稳稳的接住乘客,侧向支撑也不错,除了高速时频繁细碎的冲击过滤能力稍差,总体不错。 运动:换档时机相比于舒适模式增加了1000转;3000转换档,充分释放了这款发动机的扭矩,同时油门响应也更快了。但结合自己的体验和网上的测评,10秒左右的实测百公里加速能力与合资的AT相比算不上优秀。悬架整体相对于舒适模式变得更紧致了,但不是那种整体加大阻尼,而是从低速到高速线性的增大;同时侧向支撑也更强。悬架好评,但经受不起运动模式过高的油耗,只能匆匆体验一下。 越野,单靠阻尼和动力调校的改变,如何造就越野感?答案便是:降慢油门响应,让动力在低转速区间多停留,保持低扭充足;减振器整体降低阻尼力,间接释放减振器剩余的行程。于是便有了皮卡的效果:左摇右晃,半天提不起速。耍小聪明的交出了合格的越野考卷,但经不起真实的越野考验。 雪地模式,南方无雪,择日再试(很大可能和越野模式如出一辙使用小聪明)。 总体来说,有期待,有不足,平平无奇。 二、转向 很精准,但精准得富余了,以至有些鸡贼。带一点转向车头响应非常积极,这样高速巡航时注意力要更加集中。这对习惯单手握方向盘的人不太友好,稍不注意多打一些转向车就左右窜动;与此同时,转向手感在高速时并没有适当增大转向力矩,这……不合常理。说到转向助力,调校得比较轻柔,市区内低速巡航让人感到轻松,但在不同转弯工况(90度转弯、打满转向掉头、在匝道缓慢修改转向)的转向助力都没有变化,让人未能准确察觉转向盘的位置。转向系统总的来说,精准,轻柔,但整体细节稍欠火候。 三、制动 终于说到自己熟悉的制动系统,评价要开始严格了。先说好的一面:踏板布局。制动踏板和油门踏板之间的距离虽有点接近(增误触碰非目标踏板的概率),但两者的高度差适中,是让驾驶者脚踝在油门、刹车踏板之间来回切换时一个比较舒服的高度,有效缓解脚部频繁切换踏板的疲劳。不好的一面,不止一面。先说制动能力:慢减速时还不错,但踩了几乎80%的踏板行程才能勉强感到0.6G左右的减速度,让人有一种刹不住车的感觉,往下踩了很长行程都没等到目标的制动效果,这个制动能力让人不安心,整体制动效力较差。踏板感觉:不错,踏板力比较线性,但在初段踏板力有些稍大,这时候由于制动减速度还没开始建立,制动器踏板就会有一小段较大阻尼的空行程。整体来说,有惊艳之处,但不足以弥补整体调校的不足。 四、其它 车辆整体的噪音、平顺性下了很足的功夫,130甚至140的车速传到车内的噪音依然很轻微。试了一下MT模式(手动换挡),这是这辆车乐趣不可多得之处。2.0T配合手动换挡,乐趣可不少:4000转升挡、降档提速、还有2000起步(这个没有体验),……哈哈,中规中矩里难得的乐趣。 总体,在动力总成、变速箱竞争力不足,用多模式选项弥补了乐趣不足,另外再加上厚实的内饰、紧跟时代的车机系统和丰富的主动安全配置,也算是充满诚意。 叮~安全到家!
为红旗车主的分享点赞高端大气上档次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