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10-29发布于:微蓝7车友圈
#懂车环游记【探寻40年飞速发展的背后 别克微蓝7深圳寻楼之旅】 最近深圳特别热闹, 40周年生日举国欢庆。想想自己来深有近十年时间,但出游基本往东部郊区跑,能见证深圳变迁的城区反而没用心走过。择日不如撞日,那就在这个特殊的日子里错峰自驾游,慢下来感受深圳城区的独特美景。 结缘别克微蓝7 自驾游自然得有合适的车才行。也许是命运的巧合,正好碰上别克的 “7天爱上微蓝”活动,收到邀请试驾别克的纯电SUV微蓝7。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别克,或者说通用在新能源车的研发上是有着实打实的百年历史。我拿到的这台微蓝7,正是基于通用最新的新能源平台研发而来。深圳则向来是个走在“趋势”前沿的城市。在我们国家刚开始支持新能源车的时候,就给出了相应的利好政策予以支持配合。开这样一台走在“科技前沿”的车,去探访深圳这座走在“趋势前沿”的城市,确实再合适不过~ 高楼之旅 深圳的历史也就40年,但已经超越纽约和迪拜成为全球200米以上高楼最多的城市,所以这次的市区之旅决定先来一次高楼之旅。 第一个目的地自然是代表深圳速度的国贸大厦。因为很久没去罗湖城区,所以还真不知道怎么走,只好交给导航了。正好微蓝7装了百度智能AI语音助手,唤醒百度地图,导航很方便。 国贸大厦对深圳有特殊意义。大厦高160米,共53层,是当时深圳第一高楼,也是全国最高建筑。如今看国贸大厦确实没有那么震惊,但在当时或者在历史的档案里,国贸大厦都是深圳速度最有力的见证者。 对于21世纪才来深圳的人而言,上世纪80年代有点古老了,基本都停留在传说里。我个人印象最深的是地王大厦,这座69层近400米的高楼是我当时上去过的最高楼,于1996年竣工,不但超越了国贸,也是当时全国第一高楼。我依然记得门票60元,从上面可以俯瞰深圳和香港街景,非常壮观。 因为地王大厦地处交通繁忙的深南东路,所以只能在路边绕着看,但越靠近越觉得壮观。其实想拍下一个城市的地标建筑,从车顶天窗是个很不错的视角。微蓝7有个巨大的全景天窗,对我这次的寻高楼之旅实在太友好了。 找到地王大厦的同时也就找到了京基100,这两个建筑间隔极近,有非常多的视角可以同时看到这两栋建筑,同样地处罗湖。地王大厦称雄20多年之后,京基100于2011年封顶,以100层楼高441.8米高度取代了其成为深圳新地标。 京基100可以说是罗湖最后的辉煌。封顶之前,深圳的中心已经移到了福田和南山,目前的最高楼平安金融中心大厦也位于福田。 我记得当时的传言是平安金融中心是要建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但最终高度锁定在599.1米, 2016年建成之后只是成为深圳第一高楼,无缘全国第一。 虽然有来头的高楼不少,但罗湖很多地方道路还是比较狭窄,走街串巷非常多。微蓝7的身材走进去毫无压力,再加上全方位的主动安全预警和盲区监测,所以开着走街串巷我倒是没啥压力。而且纯电动车的瞬间加速反应非常爽快,真要说“驾驶乐趣”,比同价位的燃油车要更好。 前海之旅 高楼也许并不特别值得去吹捧,但这些不断刷新的高度贯穿深圳的发展周期,还是能够直观看出深圳的变化。既然要看城区,自然不能不看未来的大湾区核心——前海! 很多年前我去前海还是一片荒芜,几年前去前海则开启的是基建狂魔模式,全是工地。现在再去前海发现,一个崭新的城市中心已经悄然成型。 前海的建筑是一大片大片的连在一起,看起来非常壮观有科技感,这还是还有很多高楼正在建设中拍到的场景。未来有很多世界500强的总部都会集中在这里。毫无疑问,未来深圳就看前海了。 最后再说说这次陪我的微蓝7,有几个我很喜欢的地方。首先是单踏板模式,在拥堵的深南大道我一直在用这个模式驾驶,只要遇到堵车我就会调出来,不用一脚油门一脚刹车的感觉非常轻松。 再来,它的语音识别精准度和响应速度很惊人,我的普通话不算标准,而且也不会用很刻板的语句和词汇发问。但基本每项指令都能快速地识别并作出响应。这点在我频繁切换道路换导航的时候非常受用。 此外就是微蓝7的续航里程显示会随着你的驾驶习惯而修正。因为上一位试驾的车主显然激烈驾驶过,导致我拿车时满电状态下预判也只有不到400km的续航(这车的NEDC续航是500km)。但因为我的驾驶风格比较正常,结果表显续航里程就越开越多。全程开着空调的情况下我开了350km后,车显的续航还有100多公里。我很喜欢这样智能的设定。 这次深圳寻楼之旅,看似只参观了一些高楼。但作为一个局中人,这一栋栋楼基本就是这十几年来我对深圳的认知变化。相比于其他城市,深圳的历史确实很短。罗湖这样的“老城区”其实一点也不老,但在南山和前海真的能感受到什么是深圳速度,看着快速穿行的行人和井井有条的秩序,越来越多坐落于此的互联网巨头和初创的企业,真的能够体会到深圳这座城市的拼搏和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