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的,本田CR-V的最小离地间隙只有137mm,比大多数的城市SUV都要低。其实,作为一款城市SUV,更多是在市区内行驶,很少会有人拿去越野的,所以,舒适性是作为第一考虑要素的!因此,低离地间隙也没什么毛病。对于本田CR-V来说,其在车底加了两块塑料整流板,可以起到调整气流减少油耗和提高稳定的作用,塑料板里面还有一层白色隔音棉,这两个东西加起来就使得它的底盘低了几厘米。但是,就算是刮底盘了,还有这个塑料板和隔音棉,没啥损伤的。再说了,相信很多人在买到后会装底盘护板的。当然了,除了CR-V,其实RAV-4的离地间隙也不高,这主要是由于排气管的位置太低,因此还被人戏称为“猪大肠”。其实底盘做的低,主要还是为了油耗和舒适性。如果想要通过性好,那么大多数城市SUV都不符合你的要求!
首先,第四代CR-V本田标识的最低离地间隙是满载状态下的,空载大约在170mm,也就是说跟RAV4 2.5L,宝马X1等处于同一水平,不低。国内其他车喜欢用空载状态的离地间隙,满载的时候大都在150-170之间,可见也没比CR-V高多少。其次,第三代CR-V是正常的,空载185mm,满载145mm,不过大家开的时候是否留意,第三代的高速稳定性其实不好,开100以上就开始发飘。我私下认为,本田在没法全面升级底盘的前提下,推出降低底盘的第四代,以提高高速稳定性,我因为没有长期试驾,开过几次,感觉是好一些。第三,最新一代(第五代)即将第三季度上市,这一代的空气动力学要比前两代改进很多,空载离地间隙也提高到190-207左右,所以大家应该不会再抱怨了。最后说一点,CR-V从第三代开始就放弃越野,只允许在铺装路面行驶,所以它离地间隙高与低其实真的不太重要。如果有越野需要的童鞋,可以考虑其他品牌了。
最小离地间隙是汽车生产制造业的一个国际通用标准术语。它是指汽车停放水平地面上,在额定满载的前提下,其底盘最下突出部位与水平地面的距离。国标号为:GB/T3730.1-2001。有的汽车品牌给出了这个性能指标,有的没有给出。但凡给出的都必须是符合国际标准的数据,绝不可能空载测量。有些汽车厂家最小离地间隙设计的比较小,主要他们的设计理念是注重于稳定性及操控性;有些间隙比较大的,主要是注重通过性和越野性。这是设计者根据该产品的主要用途,而采取的侧重点不同而已。
因为这样不容易翻车,你说什么?越野?算了吧,谁说过它能越野?4儿子?厂家?小编?你真傻,那是为了卖车,这个你也信?什么?让我说实话?它和雅阁底盘几乎一样,别大声,假装不知道
我们这边路烂,使用下来通过性不错的,主流水准
SUV要做到通过性好、空间大、油耗较低、有不错的舒适性和操控性是非常难的!这相当于人们要了一辆理想的车!理想的东西人们常识上知道它是不在现实中存在的。所以许多厂家跟据自己的“造车能力”推出了各式SUV。其实多数是轿车抬高点(有抬离地高度、有扩车轿高度),反正让你看到的是妆化的好而已!大众、丰田、本田、斯柯达……反正很多。如果你真要想一台SUV又符合SUV通过性好、空间大、油耗较低、有不错的舒适性和操控性那你是在考汽车制造厂。这要求制造厂有足够高的技术和极高的诚意才能做到。有这样的车但不多,你还要必须会选才行。所以SUV在同级车中比轿车、MPV都贵一些。可许多制造厂是冲着价贵一些而不是做到集轿车、MPV、轻越野、运动、……方向去的。所以有了底盘低于有的轿车的“SUV”、“皮卡SUV”……
本田CR-V的最小离地间隙,是在满载的情况底下的车身最低的位置的离地的高度来的!对于一款城市型SUV来讲这样的离地高度其实已经足够了!较低的离地高度,在乘客上落或者在后尾厢搬运行李的时候更加方便!而且由于地板比较低,因此坐起来就会更加舒服(某些SUV为了提供较高的离地间隙,结果就造成坐姿偏高,相对来讲司机会觉得头部空间没有那么充裕之余视线也会相对没那么好的。而后排乘客也会因较高的地板,造成腿部弯曲相对来讲会大一点,长时间坐自然也相对来讲没有那么舒服了!)当然较低的离地间隙也有它的弊端,就是轮胎的行程过短,在过一些颠簸路面的时候,车胎由于没有足够的行程来抵消掉路面的震荡,因此车内的乘客就会感受到较为明显的颠簸感!
回复楼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