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1308车友等你加入
车友:
1308
认证车主:
0
问答:
11
口碑:
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最新回复
共2条内容
智能空气悬架
全球第一款电磁弹射电控主动悬架,无论是从技术创新、工程实现等各个方面,都有极大的技术突破。这是完完整整的从0到1的突破,这套智能悬架系统独一无二电子弹射技术,首先一个最明显的特点,就是把汽车悬架刚度、阻尼和行程三合一集成一体,且全链路执行速度是5ms。完全通过电磁力来实现悬挂的刚度、软硬和高度可调,从技术原理上完全升级。电磁弹射原理是通过直线电机来实现力度、高度和精度高频控制。 核心是用悬浮电机(直线电机)替代传统液压减震器,实现垂向电动化控制。这涉及到多个技术层面的挑战。首先,直线电机的集成和应用在汽车悬挂系统中是创新之举,需要解决结构设计、散热、能耗等问题。例如,搜索结果提到直线电机在高频调节时会产生热量,散热措施是关键难点之一。此外,直线电机的能耗管理也需要优化,以确保不影响车辆续航。 其次,精准控制是另一个难点。云辇-Z需要高精度的传感器和快速响应系统,如魔尺传感器的开发,要求达到微米级检测精度和毫秒级响应时间。这涉及到电磁干扰的屏蔽、算法的优化以及系统的稳定性,尤其是在复杂路况下如何保持实时调整的准确性。 另外,系统集成和冗余设计也是挑战。云辇-Z需要与易四方等其他系统协同工作,实现整车控制,这涉及到多系统的兼容性和协同效率。同时,为了满足L3自动驾驶的要求,系统必须具备制动、转向、驱动和电源的冗余设计,确保安全性和可靠性。 云辇-Z是比亚迪推出的革命性智能车身控制系统,其核心技术及优势如下: 一、核心技术原理 悬浮电机替代传统液压采用高度集成化的悬浮电机(直线电机)取代传统油液减振器,通过电磁力直接控制悬架垂向运动,实现电能直驱,彻底告别“油液时代”。 全域电动化控制全球首次实现横(X)、纵(Y)、垂(Z)三向车身姿态的全面电动化调节,填补垂向电动化控制的技术空白。 高精度感知与决策 魔尺传感器:自研3D霍尔传感器,垂向位移检测精度达10微米(相当于红细胞直径),响应时间仅50微秒。 预瞄系统:通过摄像头扫描路面,提前调整悬架状态,结合实时电信号处理,实现毫秒级动态响应。 二、核心优势 极致响应速度 调节响应速度达5毫秒/次,每秒可调节近200次,是传统主动悬架的数十倍。 无预瞄情况下,单次过减速带可完成12次调节,车身起伏几乎无感。 精准控制能力 悬架调节精度达1毫米级,可瞬时输出超1吨举升力,单轴举升速率达500mm/s。 支持碰撞前主动抬升车身、转弯0侧倾、高速爆胎稳行等场景。 能量回收创新悬浮电机直接发电,将颠簸动能转化为电能回充电池,能耗较传统悬架降低30%。 三、实际应用表现(以仰望U7为例) 驾乘体验 颠簸路面车身波动幅度降低90%,实现“磁悬浮列车般平稳”。 麋鹿测试成绩达95.78km/h,刷新大型轿车操控纪录。 安全冗余 160km/h时速下爆胎可瞬间稳车,侧碰后自动调整姿态保持行驶轨迹。 支持单侧悬架瞬时抬升50mm,将碰撞点转移至高强度车身区域。 扩展功能 自动识别限高/障碍物,悬架升降范围达10cm。 车身自清洁抖动、迎宾高度调节等场景化功能。 四、技术定位 对比其他云辇系统:云辇-Z专注垂向电动化,与云辇-A(运动)、云辇-C(舒适)、云辇-P(越野)形成技术矩阵,覆盖全场景需求。 行业意义:推动悬架技术从机械控制迈入电控时代,为L3以上自动驾驶提供高精度车身控制基础。 云辇-Z的落地(首搭于62.8万起的仰望U7),标志着比亚迪在电动化底盘领域实现全球领跑,重新定义了高端轿车的舒适与安全标准。 云辇-Z相关技术难度 云辇-Z作为比亚迪颠覆性的垂向电动化悬架技术,其研发过程中攻克了多项行业难题,核心难点可归纳为以下四大维度: 一、直线电机工程化应用 电磁力精准控制:需在有限空间内实现单轴超1吨举升力,磁路设计需突破传统直线电机功率密度极限,通过79%聚磁效率的动定子组合结构达成目标。 电磁干扰屏蔽要求达到军工级,防止电机磁场与车载电子系统(如智驾传感器)相互干扰。 散热与耐久性:高频调节(200次/秒)导致电机温升剧烈,开发了液冷+相变材料的复合散热系统,确保-40℃至120℃工况稳定运行。 导向机构摩擦系数需控制在0.001级,采用类金刚石涂层技术,实现100万次循环磨损量<3μm。 二、微米级感知系统 魔尺传感器突破 自研3D霍尔传感器实现10微米级位移检测(相当于红细胞直径),需突破传统激光传感器在振动环境下的精度衰减难题。 开发防跳变算法和安装误差修正模型,在12G冲击加速度下仍保持检测误差<0.5%。多源信号融合 需在5ms内同步处理预瞄摄像头、扭矩传感器、IMU等32路信号,开发了时间戳对齐精度达10μs的异构计算架构。高频调节(200次/秒)导致电机温升剧烈,开发了液冷+相变材料的复合散热系统,确保-40℃至120℃工况稳定运行。
#解析比亚迪仰望U7仰望U7首搭云辇-Z智能悬浮车身控制系统,基于高压平台的悬浮电机直接输出主动力,首次实现了车辆垂向的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渝公网安备50010502503425号
渝ICP备2023013619号-7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告渝B2-20230001)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
中央网信办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中心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140-2108
举报邮箱:jubao@mail.dongchedi.com
用户协议 | 隐私协议 | 营业执照
站点地图侵权投诉我要反馈加入我们广告投放懂车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