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视频
视频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发图文
图文分享爱车/用车体验/提车作业/自驾游
提问
选买/用车问题,专业技师24小时在线解答
发长帖
交流买车/用车经验、分享有车生活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索尼(SONY)LinkBuds S 真无线蓝牙降噪耳机 单耳机重量4.8g,比三星Buds 2 Pro的5.5g强 到续航:实测每天通勤两小时,7-10天不用充电,和官方的20小时几乎吻合。 参音质:Linkbuds S支持LDAC编解码器,最高990kbps的传输速度,理论上可以听到无损音乐,相比三星私有协议的500kbps更胜一筹。另外在调音上也和哈曼卡顿曲线接近。 连接:连接方式只需要长按充电仓背面的按钮,即可蓝牙配对,很方便。 色兼容性:我买过的大部分手机都有LDAC编解码,不像三星搞私有协议必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索尼 Sony WH-1000XM5 工作需要专心写文章,但是办公室的同事经常在同一空间讨论,所以急需一个降噪耳机能隔绝各种背景音,能让我专心工作。 要求:不压耳朵,不闷,不捂汗,不能是入耳的,不能是两个分开的(因为我怕丢),续航能长一点。 当时各种搜索比较,加上预算2000左右,最终选定了这款耳机。 它成为我最不后悔入手的电子产品,完全符合我以上要求。 心动的小伙伴建议先去实体店试戴,现场看颜色(因为网上看图片时,想要买蓝色。但是,我门店看的时候,米白容易脏,蓝色显旧,最终选了黑色。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这款头戴式主动降噪耳机深受像我这类游戏和音乐用户的喜爱。主打超重低音,降噪效果一流,可提供20级环境声可控降噪,40mm的大动圈带来的出色音质体验,蛋白棉耳罩透软亲肤感强,透气性好,佩戴效果不要太舒适了,是游戏党和音乐爱好者的福音,并且还是索尼续航时间最长的产品,并且还支持快速充电,充电10分钟可以播放音乐约4.5h,大大缓解了续航焦虑,可以适用各类场景。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这款XM4耳机在降噪方面采用了新的降噪算法,,麦克风捕捉环境噪音,可以对环境中的噪音进行实时消除,在降噪方面算是很智能的了。有一次在地铁上佩戴,明显可以过滤掉环境中的噪音以及地铁铁轨的摩擦声音,并且在长途旅行中也可以佩戴,关掉音乐,降噪也足以让你安心的睡觉了。续航也可以达到30小时左右。在音质方面,十分适合摇滚、民谣、电子这类音乐,40mm的驱动单元使得它在中、低、高频上表现出色。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WF-1000XM4耳机是TWS旗舰降噪耳机,耳塞用的是索尼最新开发的隔音耳塞,使用特殊的隔音材质,在提高耳机被动降噪能力之外,还提高了耳道和耳机之间的贴合度和稳固性,舒适度进一步提升。这款耳机应用场景更广,运动和日常通勤都可以佩戴,兼有主动降噪和被动降噪两大技术,各种场景下降噪效果明显,让我一戴上耳机,就可以隔绝外界,沉浸到自己的音乐世界中。音质相对来说也是可以的,对比其他的TWS耳机,它可以还原出更多的音乐细节。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这款sonyXM5头戴式耳机头梁是一体式的,是坚固的塑料,戴在头上就像一个发箍,重量更轻,颜值高,更像一个装饰品,并且头梁内部包裹着柔软的人造皮革,戴着一点也不压头,很适合长时间佩戴。但是有一个sony耳机都有的通病,头梁容易断,一旦断了只能发回原厂返修,价格自然是不便宜的,所以我用的格外爱护。音质方便自然是没的说,有8个主动降噪的麦克风,通过AI和内部处理器自动优化降噪,不用手动调节,续航大概是将近30个小时,贵自然有贵的道理,很喜欢这款耳机。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表弟初中的时候有点调皮,我想激励他一下,承诺他考上重点高中送一副好耳机,没考上的话就啥也没有,万万没想到......人家真就考上了,本来想买一个2~300百的耳机搪塞一下他,实在于心不忍,就开始看一下千元左右的,他肯定是手机或者电脑直推。综合考虑我给他订了Sony的mdr1a,1a的外观算中规中矩,但是佩戴起来特别舒服,听流行非常适合,线材也够粗,适合出街,结果送到表弟手里,他眉头一紧,可能觉着这个耳机外形有点太过普通,小孩子嘛都喜欢那种beats那种外形酷酷的,我当场帮他拆开包装,让他插电脑上试试看,这小子听了一会就扭头冲着我嘿嘿傻笑,我说带劲吧?他点点头。虽然最后还是没见他把这幅耳机带出来过,但是一直插在他家电脑上,也算是对这个耳机的认可了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Sony/索尼WI-1000XM2 这款耳机是我购入的第一个挂脖耳机,这个耳机的优点很明显,我一般是去健身房带着他,在我锻炼的时候听一些节奏强的曲子,WI-1000XM2发出那种低音的轰鸣,感觉把健身房的片儿都加上我也举得动(吹吹牛),吹归吹,索尼耳机的降噪真不是盖的,确实很强,而且挂脖耳机有一个优点就是丑,不是......就是这种有线和无线的结合,非常实用。既方便,又可以在忘记充电的时候边充电边使用,完美
#在懂车帝玩数码最经典的头戴降噪之一,索尼WH-1000XM3。一般地坐地铁通勤用正合适。 佩戴舒适度:采用了轻量化设计和人体工程学设计,头梁曲线贴合头部,长时间佩戴也不会感到压迫或不适。 接口和物理按键:充电接口采用了Type-C接口,支持快充功能,同时保留了3.5mm耳机接口,方便用户在不同场景下使用。 智能APP:配套有Headphones APP,支持iOS和Android系统。通过APP可以实现自适应声音控制和环境声音控制等功能,让耳机的使用更加智能化。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耳机发烧友不可能没有索尼头戴式耳机!整体戴起来很轻、很柔软不压耳朵不夹耳机舒适度很高、戴一天也不会有什么不适感!白色真的很好看、我用的比较爱惜、但是其实很容易打理,我喜欢在宿舍一个拿着平板戴着耳机舒舒服服的看剧、舍友不会打扰到我,我也不打扰别人!降噪也不错、音质也很棒!索尼大法,没有哪个耳机发烧友不喜欢的吧!个人觉得颜值也很顶!外壳说是环保材质、个人摸起来其实感觉像塑料哈哈哈哈哈!支持多设备连接、手机平板电脑丝滑转换!非常方便!交互做的是真的舒服省事,对于多台设备的人来说很友好!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音质对比: 对比音质是在环境声音控制关闭降噪的前提下进行的,音量都开至最大100,经过反复比对,索尼最适合我的均衡器设置为激昂模式,AK均衡器选用默认模式,因为两款耳塞的各自这个模式相对而言高频解析清晰,低频量感充沛。选听FLAC 48kHz/24bit《莫文蔚-这世界那么多人》:AK的人声高音解析密度要比索尼更为丰富,口水声和齿音的表现更为到位同时也并不为过,低频从饱满度和紧实度而言两款耳塞的表现几乎在同一级别!声场延展方面索尼相对AK相对略微窄一些,但是由于占了低频稍微更显弹性这方面的优势,因此索尼的氛围感要略微好过AK,总体听感AK要比索尼要清晰靓丽,索尼更为暖声圆滑! 选听FLAC 44.1kHz/16bit《周深-大鱼(唱片版)》:周深那细腻靓丽的“女声”嗓音在AK高频泛音解析更好表现力的人声演绎下更为通透,另外在这首曲目独特的配乐编曲下空间感AK更具有空灵感,切换到索尼后低频表现更为饱满和结实,尽管没有AK那样刺激的高频表现,但是反而会给你有一种类似十年醇香老酒般的比较温暖醇厚的味道,相对可能会比较耐听一些,因此,从这点而言哪款音质更好那就基本看烧友的听音取向了,当然总体而言,AK要高出索尼将近1000元的差价对于在音质上的提升和性价比而言,要让烧友多掏腰包估计是要经过深思熟虑了!传言:AK这款旗舰蓝牙耳塞已经停产,从这点上可以看出AK的产品价格定位还是要值得深入调查市场需求后再做调整和重新规划了!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这次南京耳机展偶见索尼独立展厅马上第一反应必须要体验下多次错过一直没有机会试听的最新旗舰两万元级别的金砖二代,搭配之前我曾经详细评测过的比较熟悉的索尼旗下9999元旗舰耳塞Z1R,客服很周到提供可以拔插自己tf卡的插针,很可惜索尼自带播放器没法识别外置tf卡内的本人音乐文件,最终还是无奈选用qq音乐第三方软件来播放,选听《鲍比达和陈洁丽-陪我看日出》通过和自己的飞傲M15播放器对比后:金砖二代音量调至最大120,整体调音很顺畅,没有不健康的过爆或者刺激听感,可以这样说很舒服很耐听很醇香,但是推力还是和上一代金钻或者同门的索尼播放器一样是最大的短板,要发挥耳塞的潜力强力推荐还是要上耳放!但是和飞傲M15初步对比下来也没有一耳朵的音质差别,当然金砖二代的声场巨大,三频调音很稳健中正,音染不重,但是毕竟两者的价格相差实在太大,这款金砖二代还是优先推荐给具备一定经济实力的索尼忠粉购买!——不推荐(理由:已经拥有索尼西装三件套和ZX 507和A100TPS四十周年纪念款的我尽管也算得上是索粉,但是现在已经变得越来越理智)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我手头有一副情怀满满的索尼次旗舰头戴大耳Z7 M2,作为一款当年在烧友界公认的比较难推的设备,我此时此刻唯一而迫切的想法就是拿出来搭配这套英国ONIX旗舰Miracle套装所提供宝贵机会的前后级平台让同为日系大耳的索尼Z7 M2对阵天龙D9200华山论剑一番,两款头戴式耳机都采用原配线材,3.5单端,选听现场版《David Foster-An Intimate Evening》演唱会专辑,当然这两款大耳的价格决定了本身不属于同一梯队级别的设备,但是作为此次评测分享参考设备之一的最大目的就是想再深层一次的了解下欧尼士这套系统的功力到底是深不可测还是潜力无限!通过反复认真细致AB对比:应该负责任地说各有千秋。首先,ONIX这套系统那巨大无比的推力和高密度高解析的素质绝对具备足以喂饱这两款大耳的实力甚至还有诸多能量剩余,可以这样说,大音量和小音量,亮丽模式和醇厚模式,甚至我聆听的体态坐姿和站姿都尝试了个遍。先说响度,在同等音量下,天龙D9200要比索尼Z7 M2高大概两三格声压,这里有点非常蹊跷的是阻抗56欧姆,灵敏度98dB的索尼Z7 M2在理论上应该响度更大更好推,但是事实证明正好相反天龙D9200更容易出好声。其次再说声场,天龙D9200略微更具横向宽广度,我们要知道索尼Z7 M2所具备70毫米圆顶型的相对硕大的驱动单元在当时算得上是音场宽广的硬件保证,对比下来,天龙D9200那颗直径50毫米的无悬边驱动器大磁钢反而更能够实现突破性高磁通量,并且实现动态更大密度更佳的声音还原,在这方面我们可以从这张Live版现场专辑的最后一首《Victorious》纯钢琴乐曲中明显感知出来,天龙D9200给你的是那种充满弹奏者著名音乐制作人David Foster的那种融于指尖和琴键为一体的真情实感和内涵深度,这种差别不仅限于音量上的提升,而是中高频段的丰厚度和饱和度使得整个音场拓展不少,当然索尼Z7 M2所拥有的超大直径音圈提供了充沛的低频能量感,你别以为钢琴伴奏没有低频,恰恰相反钢琴琴键在琴身腔体的共振和低频泛音与残响可以把低频表现得畅通爽朗,在这方面索尼Z7 M2的氛围感烘托得更具气势和场面。另外,播放第七首《All By Myself》时,在高频和极高频的泛音修正和齿音控制力方面我个人认为索尼Z7 M2做得要比天龙D9200做得更为耐听些,特别在大音量的听音场景下,我能够明显感受到D9200的女声超高音部分由于高密度而引起的略微刺耳的听感。在这里要顺带一句:编写到此这套欧尼士系统已经连续试听测试了将近三四个小时了,两档机身的温度已经能够明显感知,虽说不上烫手,但是也已经接近两台暖手宝的程度,另外,前级XP10解码耳放的温度要略微高于XPS10线性电源的机身外壳,不过对于像我这样的注重外显特质的烧友而言,具备一定“体温”反而已经成为了设备“工作积极和高端硬核”的代名词。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吸引我如此积极地参与这款入门级解码耳放一体机的又一个诱惑力在于官方宣称:在32欧负载下,K11的平衡输出功率高达1400mW,如此强劲的推力,可轻松推好你手上的HiFi耳塞及头戴大耳,为你还原更丰富的音频细节。于是满怀期待取出我的那副发烧圈出了名的难推的御用大耳索尼Z7 M2搭配K11,换用索尼原装金宝4.4平衡升级线,高增益,聆听《王菲-矜持》,开头王菲清唱部分清澈靓丽的声线在K11解码耳放的推动下果然有种大力出奇迹的惊艳,令人有股荡气回肠之感,齿音控制得恰到好处,紧接着的打击乐伴奏和鼓声清脆而富有质感,除了音场略微狭窄以外高低频的密度中规中矩,可以说开至音量40已经能够把这款较为难伺候的大耳推得像模像样。通过不同的国语女声歌曲的切换试听,可见这款K11解码耳放在表达人声的素质还原度非常精准。另外我不得不要提及和强调的是,这款飞傲K11解码耳放一体机可以让初烧激起对古典乐的痴迷与热爱,可谓是一款“引路人”级别的超值发烧设备,比如选听圣桑交响诗《Saint-Saens: Danse Macabre骷髅之舞》,在K11高增益模式下,搭配索尼Z7 M2绝对能够真实还原出最强音与最弱音之间对比鲜明的动态变化,尤其在乐曲高潮部分,各种敲击器乐和管弦乐齐奏有如金鼓齐鸣,低频冲击力如雷贯耳,惊天地泣鬼神的瞬态响应使得这套器材经受住了严峻的考验,小提琴与鼓声的此起彼伏让听者随着交响乐团指挥的饱满激情调动下心潮澎湃,这套组合让我对于这款千元级别的解码耳放惊叹不已,说实话没有这次这两款器材的偶遇和这首曲目的随机试听,也很难让我的那副躺了好久的索尼Z7 M2大耳获得如此惊呼和受宠若惊般的越级搭配,同时又发现了一首古典必测试音金曲,真心再次感谢飞傲K11给我这样的意外收获,经过实测可以验证:K11的耳放推力实乃恐怖至极。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Aune AR5000对阵索尼Z7 M2,搭配飞傲Q15解码耳放一体机,3.5单端原线,选听《谭维维-英雄赞歌》,为何选用这首曲目的原因有两个,一个就是这首歌曲是2020年央视新闻十大BGM歌曲之一,也是抗美援朝战争大片《金刚川》电影片尾主题曲,对于这种抗战题材的电影原声我是毫无抵抗力的;另外一个原因就是这首歌除了有音域宽阔和嗓音天生丽质的华人实力派唱将谭维维担任主唱以外,还有中国小提琴界权威级泰斗吕思清和被誉为同辈中最耀眼的钢琴演奏家陈萨助阵,因此这首曲目是我偶然发现的一首测试人声、音场和器乐的试音佳作,通过对比:前20秒谭维维的清唱简直就是考验器材人声解析和定位好曲段,AR5000的人声密度更为饱满宏亮,中高频段的过渡更为顺畅自然,极高频部分的解析AR5000更为靓丽但又不会有毛刺尖锐的听感,而Z7 M2的高频部分就没有AR5000那么细腻丝滑,当然在极高频部分AR5000还是略显高亢些;在低频量感下潜和氛围感的烘托方面索尼Z7 M2还是占据优势的,整体听感偏下盘,相比之下AR5000的低频绝对不属于轰头炸满的过瘾上头的能量感饱和的潜质,而是那种扎实而紧致的点到为止的火候恰到好处的低音素质;AR 5000在乐曲高潮部分各种器乐的层次感的定位就有些距离稍显挨得较近,而AR5000所创设的纵向声场是这款机子的一大亮点,通过更能表达乐器的空间塑造表现因此更能听出这首荡气回肠振奋人心的震撼,甚至我在戴着AR5000初听该曲的时候眼泪禁不住地失控和莫名的感动,你完全可以想象在这套大耳加便携解码耳放组合搭配下能够有这样内心的触动实属有感而发的真情流露。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ZMF VC对比索尼Z7 M2,两款大耳都采用原线,搭配GT,6.3单端,选听《Master Superior Audiophile 2019》,通过对比:最明显的差距就在于宽松度和音场规整度,索尼Z7 M2在GT的搭配下已经充分释放和挖掘了其难推出了名的潜质,但是对比VC就显得拘谨压抑些,另外从整体听感而言VC显得细腻自然,可以说每个音符和吐字是在毫不费力地前提下脱颖而出,而并非是人为地加入所谓的调音或者音色加持使得听感偏刺激而明亮。在聆听第二首《Stefanie Boltz-Adorable Stupid Girls》爵士女声时,清新纯净的主唱伴随着干净的吉他的拨弦声显得尤为均衡耐听;第一首小提琴和吉他的合奏开场就能够让听者快速地毫不犹豫地踏入音乐殿堂,切换到Z7 M2就能明显感觉到小提琴弦音的生硬与干涩,这点在没有这次对比前我记得是从未用这样刺眼的词汇去描述Z7 M2对于小编制古典器乐的实际表现的,而此时换到VC后,可以整首乐章变得甜润流畅,弦乐的线条鲜活而富有弹性,尽管在氛围感和低频下潜方面Z7 M2凭借自身在这方面的优势略显饱满些,而在表现古典乐曲的过程中那种独特的厅堂感是和VC大耳有一定的差距的,当然这种对比是有点不公平的,毕竟如此悬殊的价格差距还是客观存在的事实。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索尼Z7 M2搭配DX9,索尼金宝4.4平衡升级线,选听《Andrea Bocelli-Believe (Deluxe)-2020 [24-96]》跨界美声专辑,这个组合可以说极为有效地改善和屏蔽了索尼Z7 M2这款较难伺候次旗舰大耳所天生存在的解析不够细腻,低频有些弥散的弊端,男女主唱的嗓音干净利落,高潮部分吐字清晰有力,尤其在聆听第四首《Pianissimo》钢琴前奏部分的伴奏质感饱满,健盘阵阵敲击声和辅音和弦伴奏的残响荡气回肠令人回味,在Z7 M2占有绝对优势的氛围感和富有下潜深度的低频衬托下,DX9超级运算放大能力所带来的那极富透明度和穿透力的音源还原能力做到了极致的发挥。第五首《Amazing Grace》中友情客串的女主唱那略带磁性的声线在这套组合的演绎下表现得更为精致鲜活,尽管没有让人一耳朵的惊艳调音或者一时冲动的音染加持,然而正是这种平实无华的均衡音色让烧友能够毫不费力地感受到高传真高密度的健康调音的硬道理,这也是我们烧友可以持久欣赏音乐真正所应该具备的聆听品质。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艾巴索DX260搭配索尼监听大耳MDR-MV1(高增益),连接索尼金宝4.4平衡升级线,选听《Kirsty刘瑾睿-若把你》,这套组合给听者留下最深刻的印象是宽松而张扬的声场,在开放式监听头戴耳机MV1的加持下,得益于DX260的FPGA-MASTER 2.0新算法进一步实现对DAC时钟和数据进行精确控制和调整,做到了深挖8颗CS43198的潜能,在解析力、还原度、动态范围乃至底噪抑制均有超常发挥,本身索尼监听大耳MV1的声音特质就是偏向大声场和偏高还原度的监听走向,有可能在表达女声极高频或者弦乐古典曲风的时候会有些偏尖锐的不太修边的毛刺感,而在DX260相对比较暖声的声底可以适当缓减和均衡下MV1的高音偏亮的风格,使得MV1本身所具有的V字形调音风格两头翘的音色听感更为丝滑,使得中高音透亮醇厚,加上柔和松弛的中频和力道十足的低频,以及中低频衔接部分的大动态不错的张力,DX260平衡输出的强大推力足以把MV1伺候得四平八稳。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在索尼头戴式耳机中有这样一款耳机:SONY 索尼 WH-CH720N,这款头戴式耳机的颜色它并非那种纯白色,而是带有一点灰白色调,给人一种温和的感觉,音质方面,这款耳机的低音有力,人声特别有吸引力,高音表现也可圈可点。在聆听一些流行音乐时,整体的声场氛围很足,低音饱满,人声刻画细腻,这款耳机即使在户外环境中通话,声音也能更加清晰。它搭载的是波束成形技术可以对通话收音进行降噪,让日常通话时双方的收听都更加清晰,这对于经常使用耳机通话的人来说非常实用,这款耳机我觉得也蛮轻的,带久了也没事不会累,而且这个价位已经算是性价比很高的了,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森海HD650对比索尼Z7M2,搭配Burson Audio Playmate 2解码耳放一体机,3.5单端转6.35,通过对比:选听《蔡克信-龙源之声II》发烧碟,播放第14首《渔舟唱晚》,HD650整体听感更为宽松、更为自然、更为耐听;Z7M2整体听感更为锋利,有些咄咄逼人的调音。再从高音来说,HD650的高音一听就是老森海那种毫无攻击性且丝滑顺畅的声音特质,而在这方面索尼Z7M2乍一听明眼人就知道这副大耳不是为民乐或者古典作为主要服务对象的设备,以流行的风格去演绎古筝和小提琴那种弦乐的质感和民乐的古朴韵味在这副大耳在森海HD650面前就有点班门弄斧的味道,主要反映在Z7M2所特有而擅长的那种氛围感在这种较为宁静的纯器乐曲段演绎过程中有时会有过多的或者说多余的空间残响,而这种较为拖沓的残响并没有增加必要的空气感,而是给听者一种较为不太自然的“嗡嗡声”般的犹如箱体谐振的余音,这是一种不太自然而健康的音染。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2. 不吹牛的话我应该是最能直观对比索尼大耳的烧友之一,因为我自个儿一直就收藏并时不时在使用索尼自家的次旗舰Z7M2,那肯定重点就来对比下这两款不同定位的头戴耳机有何具体差别,另外目前为止这两款设备的价格已经几乎接近。SONY Z7M2对比SONY MV1,都插用索尼金宝4.4平衡升级线,搭配乂度XD05 PRO解码耳放一体机(TUR模式),选听2024年最新发布二战美剧的《兄弟连》、《血战太平洋》的第三部曲《Masters of the Air空战群英》电影原声大碟,既然索尼MV1的另一个重点特色功能是让音乐工程师制作多声道的环绕音乐,索尼为此在官网也力推360 Reality Audio,那正好用1加8pro安卓手机apple music软件app播放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认证无损音源,通过对比:在同等音量级别的前提下,MV1明显声压更大,由此可见明显Z7M2更吃推力些;整体声音特质MV1声场更宽更具3D空间感和清晰度更明亮些,尤其在表现第一首和最后一首小号大号等表现战争场面的军乐声的高频部分更具渲染力,三频调音的监听还原度更为保真,并没有刻意地让听者朝着较为舒适较为平缓的走向去调整,而Z7M2整体就没有MV1那么刺激、那么华丽,MV1三频过渡更为自然顺畅,Z7M2在保证相当量感低频的前提下对于氛围的烘托实乃优质可赞,我个人认为Z7M2不属于那种会轻易带给听者令人疲倦或尖锐烦人听感的大耳,可能多数烧友初听MV1会觉得它具有某种并不能称为真正中性调音的特别声音特质而脱颖而出,毕竟它具备了一定素质的良好的成像感,良好的头部舞台感,声音的包围感,清晰的高音和丰满的低音有着良好的分离,特别是聆听第14首《An Impossible Ask》那种带给耳罩和振膜物理震动感的震撼低频使得整个听感无比紧张激动而心潮澎湃,但是从声音的透明度和声音纹理质地而言,两款大耳都没有像别的偏向声音密度和解析的像森海或者HIFIMAN等耳机那样出色,毕竟索尼自家的调音还是有一定量经典家族式的相似度。 总结: 索尼MV1将会是一个传奇耳机吗,我想时间会证明一切,但我确实不得不承认这是一副即时经典大耳,同其它头戴耳机相比,它的做工与性能可能不是最好的,但是与任何其它开放式耳机不同,它真的传承了索尼自家的优质的低音表现和宏伟的声场,我认为它在市场上有着自己的定位。换言之,我预测索尼在未来的日子里肯定会对其头戴大耳市场有所动作,因为旗下的Z1R和Z7M2霸占旗舰和次旗舰这两个位置的日子实在太久,也该更新换代推陈出新了,而这款MV1估计应该算得上索尼试水探路的一款佳作。“不懂得休闲的人,就不懂得工作”,那索尼MV1就是如此一款让你在工作之余同时也可以欣赏音乐的能够使你体会生活真谛的最佳伴侣。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2. 另一个不错的独特设计是单根3不同消费者的听音场景,我想这在多场景使用前提下是一个不错的解决方案。当然索尼官方还为这款MV1配备了一根索尼原装1.2米金宝升级线MUC-S12SB1可供另行购买,这样MV1可以方便地升级到4.4平衡模式,这条升级线与索尼金宝一贯的升级线风格有所不同,并非采用粗壮的线缆,而是相对比较纤细而一体的能够屏蔽外部干扰减少内部导体声波失真和降低底噪的8线编制结构材质,此线同样可以适用索尼MDR-1A、MDR-100A或者MDR-100AAP耳机。 3. MV1耳罩柔软而富有弹性,当然这次配套的耳罩并非像索尼同门旗下的Z7或者Z7 M2那样的小羊皮材质,外表高品质合成仿麂皮微绒面革材料加上内部稍微有些记忆海绵手感富有弹性,类似于高端跑车装饰所用的材料,而且令我点赞的是也可以自行更换,相对较深的耳垫,MV1耳罩椭圆形的内部空间并不是特别大和宽敞,但是并不会造成佩戴压耳的情况发生,不过MV1的耳垫估计是考虑到成本因素而并未采用像Z7系列那样的符合耳廓人体工学设计的打样造型,当然这并没有影响到长期佩戴的舒适度。 4. 舒适性是一个重要的评测因素,整体耳机很多部件采用了塑料材质,初看稍带廉价感,这点同全身金属加真皮打造的索尼次旗舰Z7M2有着完全不同的做工,只有223克的重量轻得有点离谱,柔软的耳垫加上轻质的铝制结构使得MV1毫无争议地成为了长时间聆听无压力并且佩戴最为舒适的头戴式耳机之一,就其佩戴的优秀舒适度完全可以和出自同门的次旗舰Z7M2或者旗舰M1R相媲美。 5. 拿到这款耳机外包装的时候我明显有趣地感觉非常小,这个同友商的头戴大耳通常都为超大盒装的设计有点大不相同,打开包装盒后熟悉的经典索尼大耳的外观,如果您熟悉诸如索尼MDR V6类似的那种在世界各地录音室中使用的外观,那你会明白MV1的设计美学理念,但是它有一种回到80年代的半未来的现代感。另外让我们眼熟的是经典索尼款的头带设计,它有着作为一个索粉来说相当熟悉的与Z7系列大耳相同的超软皮垫头梁,头梁尾端贴有红色R左声道与蓝色L左声道的标识与专业Professional的蓝色贴纸标签。MV1并没有像索尼同门监听耳机那样的折叠收纳设计,唯一可以折叠的部分就是左右耳机本体在某个角度可以旋转平放。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器材搭配与音质对比: 1. 尽管我手头没有索尼经典老款监听耳机,然而我可以断言,这款MV1监听头戴大耳是一款与其它耳机听感不太像的设备,你会明显分辨出MV1并没有7501那样有着令人难以置信的明亮调音,这对于像人声这样的监听素材来说未必是一种糟糕的音色,但对于平时欣赏音乐来说,过于监听的整体表现聆听音乐就可能不是那么非常令人愉快的事情了。值得我们庆幸的是MV1并不会发生上述所说的那种调音,对于一款开放式的大耳来说,尤其是其呈现V形调音的低频表现,因为多数开放式耳机不是以低音为特征的,事实上我真的无法想象有一款头戴耳机具有如此多的低音,任何开放式耳机基本无法做到这一点,这里我所说的强劲的低音主要集中在超低频段,但它也并不缺乏低音中频部分,是一种非常全频覆盖的低音,是中低频不匮乏的声音饱满而温暖的低音,然而它的低频并不是势如破竹的压倒性的低音,是一种同其它频段比较均衡配合的低音,但整体表现出鲜明的V字形声音特征,如果你要问像我这样一个低音控的烧友,是否喜欢这款耳机的话,我可以直接回答你:对于这款能够保证清晰度的低频优质的大耳来说,MV1的表现让我出乎意料!老实说,对于这款耳机的低音量来说,它的清晰度实际上出人意料地强,听感精准,人声没有任何尴尬之处,定位感清晰,通常情况下一款强调低音的耳机会挤掉整体的清晰度以及乐器之间干净的分离度,但是这款MV1你是根本不会感受到浑浊乱成一团的问题。如果你注意到这款耳机的频率响应,高频会很突出,但是实际听下来没有感觉到不健康的高音且没有明显的尖锐或者不舒服的听感,通俗地讲,MV1的高频比较平滑的、轻松的,并且具有令人惊讶的清晰度,没有烦人而夸张的齿音。另外MV1在细节和纹理的指标并不特别高,这就意味着如果您想寻找一款有着最好人声表现的大耳,那么MV1并非首选,因为它的人声确实稍许有点空洞,缺乏一些我通常在其它耳机中能够感受到的丰富度。事实上这款耳机的技术性能已经足够扎实,但并不令人印象深刻,因为MV1的成像以及它的声场非常平均,也就是说在任何地方都不会是特别令人印象深刻。当然索尼MV1非常非常容易驱动,换句话说,MV1让你入烧的门槛变得很低,你可以方便地接驳手机或者直连笔记本、平板和小型游戏掌上电脑等入门级的音源设备就能驱动,当然这边我也要顺带一句,这副MV1并不适合在单位人多的办公室和群居安静空间聆听,开放式的设计漏音还是在所难免。 2. 不吹牛的话我应该是最能直观对比索尼大耳的烧友之一,因为我自个儿一直就收藏并时不时在使用索尼自家的次旗舰Z7M2,那肯定重点就来对比下这两款不同定位的头戴耳机有何具体差别,另外目前为止这两款设备的价格已经几乎接近。SONY Z7M2对比SONY MV1,都插用索尼金宝4.4平衡升级线,搭配乂度XD05 PRO解码耳放一体机(TUR模式),选听2024年最新发布二战美剧的《兄弟连》、《血战太平洋》的第三部曲《Masters of the Air空战群英》电影原声大碟,既然索尼MV1的另一个重点特色功能是让音乐工程师制作多声道的环绕音乐,索尼为此在官网也力推360 Reality Audio,那正好用1加8pro安卓手机apple music软件app播放Dolby Atmos杜比全景声认证无损音源,通过对比:在同等音量级别的前提下,MV1明显声压更大,由此可见明显Z7M2更吃推力些;整体声音特质MV1声场更宽更具3D空间感和清晰度更明亮些,尤其在表现第一首和最后一首小号大号等表现战争场面的军乐声的高频部分更具渲染力,三频调音的监听还原度更为保真,并没有刻意地让听者朝着较为舒适较为平缓的走向去调整,而Z7M2整体就没有MV1那么刺激、那么华丽。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前言: 评测对比索尼发烧产品是本人最没有压力的,同时也是最有负担的,原因就在于作为我一个彻头彻尾的索粉对索尼实在太了解了,既拥有过索尼西装套和周年纪念款,又最近对索尼Walkman和MD情怀复燃,现如今带着这股所谓“最熟悉的陌生人“般自相矛盾的特殊感情来评测2023年度最新发行的一款头戴大耳,据官方宣称:2023年4月18日,索尼(中国)有限公司面向专业音频领域人士以及追求沉浸式空间感的广大音乐爱好者,经历很长一段时间推出的一款新品力作——“为创作者而声”的索尼首款专业开放式监听耳机MDR-MV1,忠实还原创作者意图,再现原汁原味好声音”。就这点而言,我们可以在这款耳机的外包装正面一行小字可以看到“声音监测耳机”就可以判断出这是一款崭新的不同定位的头戴耳机。 评测设备: 索尼声音监测耳机SONY MDR-MV1(参考价格:2298元,驱动单元:40mm,灵敏度:100dB/mW,频响范围:5Hz-80000Hz,阻抗:24欧姆,功率处理容量:1500mW,重量:223克) 外观和佩戴: 1. 大家都知道索尼生产耳机可谓功力深厚历史悠久,自1991年发布MDR-7506以来,该款耳机一直是封闭式耳机的行业标杆,30年来,它们仍然可以在全球无数的录音工作室中找到其身影,但对于使用封闭式耳机进行混音的音频工程师来说,基本上都会觉得开放式耳机是理想的设备,这就是索尼MDR-MV1问世的主要原因,高解析开放式的设计,旨在为工作室混音和监听提供方便。最初这款头戴耳机是作为超宽频率响应高解析无修饰的参考级监听耳机,并针对索尼影视音频混音设备与索尼沉浸式360度vme软件一起配套使用的,MDR-MV1拥有从5Hz一直延伸到至80kHz的频率响应,具有均衡且精准的声音,旨在复制基于扬声器的典型开放研发技术,由于开放式耳机通常在低音频段表现欠缺,而索尼工程师已经在MV1顺利解决了这个问题,因此MV1的低频较为完整,并且频段之间的音频过渡非常平滑。为了使其成为可能,这款耳机采用了新开发的驱动单元,振膜中具有独特的弯曲波纹形状,采用三重结构可提供紧致的控制能力和优秀的瞬态响应,这颗单元的阻尼仅为24欧姆,这意味着这款耳机可以由几乎任何音源轻松驱动,包括手机和平板电脑。为进一步减少共振,MV1耳机本体采用了精心调校的一体式高强度铝制外壳,表面工艺有两种类型的开孔:顶部的圆孔和侧面的狭缝孔,这些孔使整个区域保持通风,也有助于为了减轻整体重量,同时保持强度。
#我在懂车帝晒耳机音箱这次在2024年耳边事烧友杭州聚会活动中,同在Canpur展位的一位自带万元耳塞的老烧兴奋而自诩地推荐给我他手头收藏的一条情怀索尼前旗舰SONY XBA-Z5,有点另类的挂耳直插式的佩戴舒适度没有预期和外表那么变态和不适,伊拉克成色但声音已经煲得很开(这条塞子最大的通病就是容易掉漆,有烧友索性自己动手用马克笔涂鸦或者干脆磨掉所有黑漆来个全身大抛光),听节奏蓝调和人声整体醇香厚重,十足的七八十年代老爱华索尼随身听的模拟味(有些不太好这口的烧友称之为有点暖糊),而对于我这个低音控的老烧来说正合心意:澎湃的低频,庞大而宽松的声场,顺滑不张扬的高频和堪称女毒的中频非常对我的口,在某种程度上可以和展位的万元塞有得一拼(只见在一旁的Canpur工作人员正冷眼看着我们俩热火朝天的交流),一打听某鱼二手七八成新的降至1000元左右性价比超高(九五成新的大概2000元之内),作为一个地道索粉的我已经默默种草这条值得收藏的塞子,你可以从本人在会场休息期间光顾着搜索某鱼就差尽早掏到一条成色品相心仪的Z5明显看出我的小心思。
扫码下载懂车帝APP
© 2025 懂车帝
www.dongchedi.com
公司名称:重庆懂车帝科技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