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车到现在有九年了。风里来风里去,这个车跟了我这么久。感情深厚,总体来说,居家用很合适,这么多年来,基本没什么问题,除了一些日常消耗品更换。也就是前面半轴这里有个防尘套渗油换了下。其他没问题。空间很不错。这点我很满意。第七代凯美瑞的置物空间,后排空间等我觉得都比第八代的好,后排地板纯平的!米白色内饰经典但是经常打理也还好。保养的话。我现在基本都是5000公里一次。去四s店。500来块。还算好吧,机油五升不到四升多。 总体驾驶感觉就是纯粹居家中庸了。方向盘有点虚位,然后悬挂避震过滤的还算干净,至于油耗,我平时开车比较控制油门和刹车,算很稳的类型,现在油耗比以前高了。接近8个了,比较不满意的一点就是这个车内饰啊,什么都还是比较显老的,各种木板啊什么等等。但是总体来说,我还是很满意这个车,
很多年的老车了,从有些角度看,车子还是好看的,开车还是比较舒服的,如果没有什么要求,就是代步,觉得还可以。
【最不满意】
没有胎压监测,好几次开了1KM左右,才发现轮胎没有气了
【驾驶感受】
现在开起来还是不错的,我也不是很激进驾驶,基本可以人车合一
【油耗】
看你怎么,还有机油要用好点,我现在是用全合成的40W机油,理论上是1万KM换,不过我建议8000左右就可以换,油耗和机油有直接关系,我感觉
【维修成本】
这个基本没有,只有保养费,2年含机油含工时800左右,铅酸电池换下大概400左右,这个看你的使用情况,一般2-4年
【乘坐体验】
后排估计不错,我儿子坐久了会睡觉😪,驾驶座我做的还行
【动力表现】
一般般,不拉夸,满座上坡是没有什么压力的
【最满意】
使用成本比较低,外观也不是很差
用户9436484597684:不知道当时多钱买的
打算买凯美瑞,那么这车可能会有哪些问题你都需要知道。我知道的就是2.5G的动力可以、发动机噪音轻微、优惠幅度小、漆面薄这些,如果楼主能接受这些问题的话,凯美瑞还是很值得购买的。
# 美版7代凯美瑞在我手里即将迎来8年12万公里大关(7.5万英里),说说我的用车感受吧。
驾驶体验 | 驾驶感受像开船,除了动力响应之外一塌糊涂:软绵绵的刹车、黏糊糊的动力、忽悠悠的悬挂、205/65 R16的奇葩轮胎,导致高速发飘(像有只喵星人在跟你抢方向盘),过弯侧倾严重,起步极易打滑,身为AT车4-3档和4-5档居然还有顿挫,长下坡既费刹车又费油(因为低档位带档滑行不断油,并且发动机制动力不够)。
空间 | 舒适性方面喜忧参半:空间非常优秀(无论乘坐还是储物),前后排座椅都很舒适(后排坐垫长度、靠背角度、柔软度、头枕形状和位置等都完胜包括我自己的蔚揽在内的绝大多数大众车),后备厢又大又规整。但隔音滤震糟糕,风噪和发动机噪音大,细碎小颠簸过滤不到位,中等颠簸傻软余震多,大颠簸直接硬碰硬,可以说该软的时候不软,该硬的时候不硬。出门1公里就上highway、白天不低于0℃的情况下,冬天冷启动10分钟才能出暖风。后备厢连个独立开关都没有,只能用遥控钥匙或者主驾驶脚下的开关打开。
内饰 | 作为全系乞丐版,这车的科技感方面实在乏善可陈,拧钥匙启动,全机械中控锁。2012年的车,行车电脑屏幕还是计算器画风,可显示的数据只有总里程,两个小计里程,一个平均油耗(无法显示怠速油耗和瞬时油耗),中控6寸小屏幕的行车数据也只有平均车速、行驶时间和剩余续航,而且只能计算单程,熄火重启后自动清零,和同时期的大众比,信息量、档次感和易读性都差远了,真不能怪大众粉总是吹“高级”。全车上下没有一块皮革,全是织物和塑料。前排门板是软塑料,到了后排就变硬塑料了。
安全性方面,全车10气囊是很厚道,然而作为IIHS首批拿来试水25%小偏置碰撞的车,毫无准备的2012款凯美瑞的成绩和国内的帕萨特一个德性:气囊接不住脸,A柱弯折,得分P。路上开车只能自求多福。
油耗方面,最近半年开了11200公里,平均油耗7.42升/百公里,但不是因为这车省油,而是路况实在太好,单程平均车速很少低于50公里/小时。这种路况下,我国内的蔚揽可以轻轻松松6个油。好在新泽西油费便宜,平均一公里不到5美分,比国内一公里0.52元人民币的蔚揽还是省不少钱。
可靠性和装配工艺确实不错,从没有出过任何故障和异响,也没花过一笔修车费,换油周期长达1.6万公里或1年,省心没得说。不过话说回来,其他方面的用车体验已经够糟糕了,要是空间和可靠性再差点,这车还能要么?
丰田果然深谙美国人的用车需求,大部分人并不注重驾驶感受,只要加速够用,空间够大,价格便宜,不爱坏,其他的都可以省。而7代凯美瑞的表现,完美迎合了大多数美国人的诉求。
PS:美国人之所以在乎车子的可靠性,是因为私家车是大多数人唯一的出行方式,车一旦趴窝,你瞬间就哪儿都去不了了,修车贵都是次要的,关键是时间和便利性耽误不起。不像国内还可以骑车、走路、打车、坐公交。
一家四口乘坐十分滿意,
動力滿足平時的行駛,
避震有點太軟,
可以考慮更換避震,
及更換加大碟盤、來令片,
如果可以卡鉗、金屬油管可以順便升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