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车热门评分

【最满意】小米YU7的外观设计很帅,这次我选择的钛金属也是很酷的颜色。小米一如既往的储藏空间还是比较满意的。对于这次的车外唤醒、天际屏、电动前备箱、顶部车外供电这些都是比较满意的。 【最不满意】不满意的点也比较多,后排小手机的功能比较少,中控屏的高度导致再加上配件就有些遮挡天际屏。1/4螺孔虽然这次可以供电了,但瓦数太小了,手机充电太慢。没有把原来车载充电器融合进来。是我觉得不满意的。 【购车经历】 之前一直开的SUV,因为当初正好也抢到了创始版小米SU7。在公布小米YU7后就开始一直关注。发布会时就准备好了开抢,最后捡漏抢到了YU7 MAX钛金属21寸轮毂,准现车配置是固定的。 【驾驶感受】 24天提到了小米YU7,总体来说还是很不错的,驾驶感会比较舒服,提车前也试驾过,提车后驾驶的感觉是比SU7开起来要舒服,视野也比较舒服,机盖两侧凸起会稍微有些影响视线,习惯后应该会好。 【提车价格】 需要先从小米汽车APP上进行配置清单的确认,准现车固定配置,有和创始版一样的碳纤维后视镜、Nappa真皮、碳纤维迎宾踏板、主副驾的零重力座椅、HEPA高效净化系统、141L的电动前备箱。 【提车通知】 7月16日下午通知我的钛金属已经下线了,预计2-3天运输,1天检查就可以交付了。之后就是办理交尾款,也可以到线下刷卡支付。7月20日下午1点左右通知3点可以进行交付了,内蒙古目前只有1个交付中心在省会呼和浩特。交付时间大概1-2个小时。 【交付过程】 准时到达交付中心,交付的同学热情接待,开始办理交车手续、验车,购买保险,办理临时牌照等。直接可以通过小米汽车APP办理保险,有基础款和尊享款两种选择,我选择了基础款300万三者,共计8625.63元。和其他车友相比,价格属于中档。交付同学带着开始验车,同时介绍车的各种功能。这次交付赠送的有棒球帽、128GU盘、非偏光墨镜、应急锤。过程中交付同学讲的很详细,从充电口与SU7的不同,前机盖开启方式,应急开门红色机械拉手,零重力座椅调节等内容。 【空间分享】 整体的车身并不算高。不过相比SU7,还是比较舒服了。车的空间完全够用,但没有特别大,SU7对于185个子的人会觉得特别不舒服,但YU7相比好了很多,而且对于高个子的人来说看天际屏是属于无遮挡的,哪怕是加了双仪表盘和无线充电器,也是没有影响的。后排空间其实还好,没有特别大,因为设计的原因,宽度还是有些窄,不过我觉得也够用。 【储藏空间】 小米汽车在储物方面来说,还是很懂客户的,因为这些空间确实是我们日常需要的,而且能让车的空间更加整洁。 这次升级的水杯拖有些小,稍微大一些的水杯,或者奶茶饮料就没办法放了。之前也有网友测评过,水是可以漏到下边的,所以不用担心排水的问题。 扶手箱相比SU7要深一些,建议还是放一个隔层,使用起来会更方便。 后排下部由原来的两个雨伞位改成了一个小抽屉,放一些毯子还是比较方便的。 后备箱还是比较大的,后排座椅还可以一键放倒,角度大概为135°。 在后备箱下层分为两个区域,一个下沉空间,一个浅的储物空间。在后备箱的左角处,有一个很小的下沉储物空间,也可以放一些物品。 【座舱方面】 方向盘是选装了碳,在使用辅助驾驶HAD时是无法精准感应的。充电板也是大家吐槽最多的点,手机是无法固定,急刹、起步时手机就会滑坡,静等后期买了硅胶的后再看效果。这次选择了珊瑚橙的内饰,其实我还是觉得暮影蓝更好看,因为准现车没得选。 这次把SU7被人们吐槽的两个充电口移到了下边,尤其是装上物理按键,那俩个口完全用不上。但这次取消了点烟器的口,只有2个C口。这就没办法再使用我的50W车载快充了。 这次的天际屏也很酷,他是通过投影方式投在黑屏处,很清晰,但刚开始用会有一点晕,适应一会就好了。再就是偏光镜是无法使用的,只能使用非偏光镜。三块屏幕可以进行自定义内容调整,后续可能会有更多的OTA升级。相比SU7的手机支架位,这次YU7上增加了供电的功能,解决了线乱飞的问题。但只有18W,充电会特别慢。而且尴尬的是,这个位置装上手机,会被方向盘挡住。 【能耗方面】 刚提车回来,在能耗方面还是比较低的,行驶17.2公里,市区平均速度48km/h,最高速度99km/h,行驶能耗为15.7kWh/100km。

想要40但4s说估计要到过年前后了,我老婆直接拍版30Li尊享曜夜,那会儿还是11月下旬。 试驾车都是30的,坦率地讲跟我5.0秒的长续航modely比,7秒的官方数字差了一截,但好在宝马的动力总成和变速箱非常成熟,低速路段感受更好,不拖泥带水,驾驶起来并没有枯燥。 这辆车本来也就是我们三口之家用,每年有至少小一万的长途出行需求,空间没得讲,保证驾驶员体验的情况下舒适度也很好,跟之前的款比L2的增加和HUD绝对是长途利器,可以说已经完全满足家庭需求。 内饰部分因人而异,因为我没有鸡腿情节,整体风格感觉还可以,ID8.5系统意外的给了我惊喜,这两年开惯了特斯拉再回过头完全没有不适,它的手机钥匙无感解锁甚至比特斯拉的还稳定。 最不满意的点大概两个,一个是前脸部分大灯需要适应,有时候还是会觉得不如之前的好看,另一个绝对够大的后排空间得益于加长轴距,反之看的时间长了总觉得比例略有遗憾。 以上分享给大家~

从24款理想L6出来去试驾一直观望到现在,终于今年五月份在25款智能焕新版刚出来时下定决心订购,从近一年的销量和用户用车反馈来看,理想L6稳坐中大型SUV销量榜单第一名是有原因的,其外观大气,原创度极高,从大街上的车型来看,大多数车型现在也开始模仿理想了,内饰简约大气,乘坐舒适性直接拉满,从提车到开起来,驾驶质感很棒,地盘很稳也不怎么晃,比之前开的马自达好太多,关于能耗,家里安装了家用充电桩后,充电枪插入之后预约晚上十点后开冲,谷电三毛多一度电,充满十来块钱简直不要太香,平均一公里才划几分钱。上高速走了一趟平绝油耗在六点几,这么大的车油耗相当可以了。唯一一点感觉不太舒服的地方就是刹车踏板松开回弹有咯噔的声音,但是熟悉之后发现慢慢松开踏板会好一点,其他的质感直接拉满。

各种国补,厂补,省补算下来落地39了,觉得还行。驾驶很轻快,不像这么大的车,转弯很灵活,发动机噪音是不小,声音挺生硬,低俗纯电行驶的时候很安静,发动机介入声音就上来了。油耗是真的挺低,长途没跑,市里正常开也就10个油,加满油油箱显示五百多公里续航里程,油箱确实有点小。主动安全配置很全,挺好用的,前后有障碍都能自动刹停。座椅偏硬,支撑性很强。大灯关闭不了,没有off档,天还没黑灯就亮了。车机5年内是免费的,5年后也不知道续费要多钱,销售也不知道。建议即将提车的伙伴谈价格的时候加一条,把车的隐藏刷了,这车锁车升不了窗,后续去4S刷是要钱的,有点坑,这功能都不给自带上。后备箱挺大,但是有电池也很厚,拿取东西不方便。后排一般,前面座椅放的稍微倒一些后面就有些挤了。刚开了一星期,当下感受就这些。

【空间表现】:没得话说,真的很大,即使在7坐状态下,后备箱都很给力。不打开第三排的话,第二排非常大,而且不像别的大众,二排中间突出感不强。 【动力操控】:2.0T高功率完全足够了。不像我的第一第二台车,驾驶习惯老想超车,起步争第一。 【中控系统】:大屏反映稍微较慢,才启动,语音唤醒不灵敏。因为不喜欢自动启停,每次开车前都要在大屏点关闭,不能形成记忆。 【油耗表现】:目前411KM,平均油耗11,还没有跑过高速,全部都是上下班,稍微有点儿小堵。 【最不满意】 1-智能钥匙要续费,而且反映不够快,转半天; 2-车道保持、前车碰撞预警,老提示因受损,功能不能正常使用,目前还没搞明白; 3-前排没有隐私玻璃,还得自己花钱; 综合来看,值得入手!

【最不满意】内饰简约,但是常用的按键操作不方便,比如空调、多媒体。 车机系统经常性的卡顿、播放音乐失声、无法登陆路虎账户(形同虚设)、连接手机蓝牙各种功能受限。 语音控制极其傻瓜,基本上全当没有。 导航系统不准确且卡顿严重,一百多万的车还要拿着个手机天天导航,拨打电话也要找手机去拨号,感觉是十几年前的产物。 取消了物理按键,但是屏幕按键的逻辑又非常不合理,空调、座椅加热通风、地图导航、都不好用 第二排空调和座椅加热通风全部集中在一个旋钮上面,机器不方便,要调整很久,又是按又是拉的,很繁琐,不直观,而且经常误操作。 第二排遮阳帘提车第一天就失灵了,上不去,下不了,各种尝试也没有效果,第二天预约了去4s店检查,结果回到店里,好了!整的我都不会了。 另外变速箱低速卡顿 L2级自动驾驶也没有国产车好用。 【购车经历】刚开始考虑奔驰G500、卫士、宝马740。其中最喜欢新7系的外观设计,后来考虑不再想开轿车了,坐姿太低,2014年曾经有一辆迈巴赫S400,就是坐姿太低卖掉了。 奔驰g500考虑了新车价格太贵,二手车价格又太坚挺,而且现在的大g都是精神小伙儿在开,气场完全不及揽胜,后来看卫士感觉高不成低不就的感觉。索性就提了揽胜。从选车到交付定金可能就一周时间敲定了。 【空间表现】很优秀,也是选择揽胜的原因之一 总结就是: 除了我提到的上面的问题其他的地方都是满分,气场强大,操控灵活,动力强劲,后轮转向功能特别好用,这么大的车拐弯掉头很是灵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