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评车型: 2020款思皓E20X 心声版

【最满意】 大众标准化的调校,江淮和大众的联合或许是我选择思皓的主要原因, 作为家庭的第二台车,我也很满意它的表现,提速,推背感也能够秒杀一众bba啥的,在炎炎夏日里,它的空调制冷能力也能够很快地感受到凉意 【续航】 日常上下班通勤距离也就30km,对我来说10天充一次也不是问题,偶尔周末外出游玩的话就需要多充一次电,避免趴在路上,而且续航里程也是实打实的,不会有虚标。
·思皓E20X
【最满意】 大众标准化的调校,江淮和大众的联合或许是我选择思皓的主要原因, 作为家庭的第二台车,我也很满意它的表现,提速,推背感也能够秒杀一众bba啥的,在炎炎夏日里,它的空调制冷能力也能够很快地感受到凉意 【续航】 日常上下班通勤距离也就30km,对我来说10天充一次也不是问题,偶尔周末外出游玩的话就需要多充一次电,避免趴在路上,而且续航里程也是实打实的,不会有虚标。
用车也有三周了,这车说实话超级小众化,买车前和家里人说了一下凯翼这个牌子他们还以为是新的合资车,后来和他们普及了一下知识,说是奇瑞旗下的才略懂一些,自己也是第一次接触电动车,还是第一次听到的这个品牌,今天想到圈里看看大家对这台车的体验感受的,发现还没多少分享,既然自己已经提到车就多和大家聊聊这车吧。 【驾驶感受】 驾驶感受方面特别是操控动力电动车其实也没啥好说的,就电动车那几个优点,动力平顺,加速还蛮快,不会很冲,开上去比家里的迈腾要好开好多,关键操作简单,所以这台车给老婆开的比较多。隔音方面特别是后排就有点拖垮驾驶感受这一方面了,胎噪在后面传来比较明显,感觉要加个后备箱隔音和后排隔音 【空间表现】 空间在这个级别里面蛮大的了,也算是冲着这一点吧,刚开始还以为是油车,后面才知道是电动车,后排没有突起,能够把五座的优势给利用起来了,刚好适合我这样的二胎家庭。后备箱的空间有点小,刚好够用,可能是因为电池原因,纵深没有油车长,左右两侧有小突出。 【续航】 续航看路多高速续航会差一些,提车回家那天全程定速巡航,110这样,跑了200公里剩下百分之35的里程。有预计跑高速在340里程左右吧,和官方说的400里程有一点小出入,全程高速输出这个浮动区间能够理解。这两周市区跑的多,跑了360公里刚好把电跑到百分之7。 【提车价格】 优惠1.2个W,然后没有购置税,裸车15.28W,落地15.83,这个价格是我在广州地区买的可以给大家一个参考,希望能够帮到在谈这车的朋友。
总的来说能在这个配置买到带智驾的车还是不错的,高速智驾表现不错,可以暂时解放双手,放松一下,但是还是要集中注意力准备应对突发状况,城市里面的快速路有部分也能用,不过不能过分依赖,最好走最左侧车道,我就因为走最右侧,然后有上行的匝道,被其他车吓过一次 续航城市基本打九折,在听歌和空调开到2-3档的情况下,但是在高速就差点意思了,开了几次,我开的有点暴力,有时候踩到130-140左右,基本就是在6.5折左右,上坡不能特别多,不然打折更严重 从空间来说,因为后备箱比较小,所以后排空间是比较不错的,但是坐着不怎么舒服,一般都是我开,没坐过后排,家人倒是说还可以 总的来说,购车将近两个月,行驶里程已经有6300公里了(因为最近失业,所以到处去玩),给我的感觉还是不错的,作为A0级的SUV,空间上表现比较好,除了后备箱装不下很多东西,坐人的话空间够用,但是舒适度一般,动力上来说我也没开过什么好车,至少加速和超车是没什么问题的,我开高速都是一路超过去的,驾驶质感一般,减震上有点差,走坑坑洼洼的路特别颠,再一个就是续航,市区基本没问题,高速会有续航焦虑,建议跑200公里以上提前做好沿途的攻略,提前找充电桩,充电效率最高好像就是65KW,基本充满就是50分钟,充电还算快
【提车价格】 裸车奶黄+黑顶76800,保险4000,车价店里优惠500,上牌500,还有2000厂家置换补贴,不过快一个月了也没动静,不知道啥时候才能下来。 【购车经历】 在星愿公布最终售价之前,算是性价比很高的小车,有这这个价位前列的空间。家里充电方便,选了最低配。啥都没送,就自带的3M膜,脚垫,杂牌记录仪。 【最不满意】 1.外观内饰都是中规中矩,我觉得没问题。2.配置少了侧气帘,少了360全景,非常遗憾。3.吐槽:方向盘太轻了,座椅有点硬,隔音很一般,最不能忍的是车机实在太智障了,人讲话基本是理解不了的,概率是因为隔音太差的缘故不知道后期能不能OTA升级下。还有空调太冷了,手动空调最低档也这么冷浪费资源了。4.后备箱很大,很不错,但是能给个上隔板就好了,座位后面空落落的很难看。
市区周边旅行神器,个性拉风吸睛显眼包 悦也,在懂车帝可以说是饱受争议的一款小车车。 论坛上,大家最大的意见是卖的太贵了、厂家割韭菜、这价格傻子才会买,尤其是喜欢这款车,但是因为价格一直迟迟没有下手的人,骂的最欢。 但是车友群里真正的车主,没有几个买完后悔的,大家的感觉是:拉风、简单够用、开着省事、市内没压力,甚至愿意再花几万块钱的冤枉钱改的更拉风,包括我。 即使偶尔吐槽一下续航,讨论一下增程器的必要性,但是真出来了,花几千块钱再增加百八十公里续航,大家还真不一定买。 因为对真的车主来说,悦也已经满足了大家当下的需求,逛街、买菜、接娃,甚至露营、周边游,悦也,只负责拉风就够了。至于长途跋涉、高速出行,家里还有油车,这车,只是车主的第二辆甚至第三辆车。 产品是要和用户需求匹配的,满足了我的需求,我就愿意掏十多万买这个车(包括改装),一点没觉得自己是韭菜。 回到车子本身,大家购买的最大驱动力就是外观吧。方盒子造型对男人有极大杀伤,同样吸引女生。这车有无限的改装潜力,小仙女会走萌萌哒小香风,男生一般会走硬汉风格,怎么改都好看,外观这部分,不接受任何反驳。 内饰部分,我是黑外白内,外观硬朗,内部纯净简洁,有一定反差更好。大面积皮质包裹,带来极佳手感。包裹感不错的座椅,一定程度减轻了颠簸。美中不足的是安全带由于单车门的原因比较靠后,中间扶手箱没有手靠,新款好像都做了改进。 配置方面,像自动驻车,电子手刹,智能泊车,智能巡航等等高配车型该有的都有了,缺的比较实用的配置个人觉得有座椅加热通风,后视镜折叠以后都可以有啊。 空间部分,看个人需求了,这车坐两个成人是刚刚好,后排放倒也可以放不少东西,解决出行的所有问题。如果是小孩子,那么后排也没有问题,接送娃肯定是OK的啦,像我直接在后排装了安全座椅。如果坐满人,那么行李空间肯定是不够的,即使加了前备箱也只能装一些零碎物品,充电器,抹布,玻璃水,灭火器啥的,大件没有位置.像婴儿车只能放在车顶平台,更不用说大件没有位置,像婴儿车只能放在车顶平台,更不用说大件行李箱了。 续航部分,日常使用够用,周边游当天来回可以,稍远的地方住宿能充电也没问题,活动半径二百公里安全,再远就得考虑中途充电问题。你要说连续跑几个小时的高速,还是用你家的油车吧,不要难为小悦也了。 智能化部分,十万以内表现惊艳,智能驾驶一键开启,对于车道、前车、插队车、行人都能很好识别,打灯即可变道,缺点是巡航速度偏低,然后就是每隔几分钟需要转动方向盘,以防你大撒把,这也是安全的要求。智能泊车,很好用,即使没有划线,只要前后车留出空档就能停,说实话比一般人停的好。 说到驾驶感受,我提车第一天就换了马牌的舒适静音胎,就是听大家说会比较颠,实际上换好后在铺装路面感觉就很舒适了,减速带后排还是会颠,后面出了大厂的避震还是会考虑的。方向盘小巧轻快,转向敏捷,较短的车身在城市内辗转腾挪太方便了。造型的问题加上隔音材料比较少,六十以上风躁明显,不知道全车隔音会不会更好,低成本的方案是装隔音条,动手能力差一直没去试。 电耗方面,素车标准模式温度适宜很多人能开到标称续航,大量改装增加了不少重量,外加的配件也增加了风阻,我最多开到二百四五,据说换AT胎会直接干到二百以内,就比较夸张。 悦也不改,不如推下海。我,作为四十后的中年大叔,原厂出的卫士套件就够了,不用花精力去思考,省事。 那么套件之外又加了什么? 第一,保护措施。前杠必须要加的,我不犯人就怕有人犯我,后杠因为影响雷达没办法加上。底盘铝合金护板三件套,全面防护避免磕碰,当然有人会说影响散热,这就不清楚了。 第二,音响改装。原车标配喇叭不是说不能听,但是想听出感觉就差点意思,毕竟我的油车也是燕飞力士,不能忍。改装本地有很多JBL、哈曼卡顿,一是担心假货,二是不知道价格水有多深,干脆就天猫大耳象套装了,卖的比较多,坑也不会只坑我一个,不破线直插包安装,就图一个省事。事实上装好效果挺不错,简单调试音乐感就有了,还带彩灯。 第三,外观美化。作为中年有一定家国情怀的人,后面来一个金属旗杆装面国旗,前面装个小旗杆来面小旗,当然平时都是收起来的。侧面来点拉花,流浪地球主题,后窗玻璃来点文字情怀,俗人必备。轮毂贴纸贴黑,细节用补漆笔图,保持风格一致。车顶装几个灯,摆设。 第四,内部装饰。音响有了,加个拾音灯,动次打次可以增加氛围感。车模出了后买一个放在中控台,改色加装套件拉花,主打一个同款,车模80,改装花了100多。加了一些猫和老鼠的摆件,照顾孩子的需求。 第五,实用小件。脚垫挡泥板头枕腰靠啥的就不说了,每次捞安全带太费劲,加一个固定扣,回收会不顺畅,但有点用,新款这个都是标配了。靠背后面加储物袋、挂钩,主驾安装车友群里定制的杯架,装星空顶的香氛机,主副驾隔开的扶手箱等等,都
提了这辆车,我现在就是德系车主、日系烂仔车主、日常刹车失灵的特斯拉车主、国产车主,集各种buff于一身了。网友只要一吐槽,大部分时间我都会中箭… 2024年3月上旬提车,天气好好媳妇心情好好。家里本来有2辆油车,1辆新能源。去年新下来这个指标,对比了一下极氪X和精灵一号,最后还是精灵一号的外观让我媳妇可以不用纠结无脑做决定。 我的新能源是一辆特斯拉model3性能版,落地价格比精灵一号高很多,但model3两驱版的价格其实比精灵一号没有贵多少,而且model3这俩版本除了电池和驱动方式有区别外,没有任何差异。因此我免不了做做对比。 硬件上最直观的对比感受,就是摄像头的清晰度,精灵一号模糊一些,而且精灵一号的倒车影像是有些掉帧跟不上实时进度的。摄像头的逻辑有待加强,现在在低速转弯的时候,只有一个小小的360°视角,除非我手动开启摄像头,否则没有更大更清晰的其他视角。我之前试驾的极狐小考拉,这方面就非常人性化,虽然考拉那个摄像头的清晰度惨不忍睹,但是逻辑非常棒——低速打转向灯是侧前方视角,防止碰撞到车前杠和轮子碰到矮小障碍物;高速时打转向灯是侧后方侧门B柱方向的视角,可以看到后视镜盲区的视野。精灵一号顶配虽然HUD和后视镜都有并线提示,但摄像头如果能利用上就更好了。 方向盘加热功能非常值得吐槽,我花了999元开通永久权限,在北京,户外14℃,我开了半个小时的方向盘加热,只有那种仔细感受才能感受到的热乎气儿,这个方向盘加热居然有3挡,3挡全开也只是这个效果,难以想象如果真是零下的温度,方向盘能否真的提供热度。座椅加热的效果也是一般般,但聊胜于无。相比之下,特斯拉的方向盘和座椅加热,外面再冷的天儿,只要开10几分钟的话,是真的会烫手烫屁股,开一会儿我肯定就要调到最低档位了。 能量回收这个功能做得很迷,我开特斯拉、小鹏比较多,非常习惯单踏板模式。但是精灵一号的单踏板做得很怪,首先就是延迟很大。抬起加速踏板,1秒内是没有任何回应的,但1秒后突然开始减速,而且减速力度很小,聊胜于无。因此绝大部分时间还是要踩刹车。就连开LCC的时候,我发现它都会自己频繁地踩刹车,刹车踏板一直在动来动去,几乎不用能量回收的减速功能。要知道,如果是特斯拉的话,LCC模式要比很多司机的能耗都低,因为特斯拉会最大限度地利用能量回收来制动,很少踩刹车。 车子虽然原厂带行车记录仪,但行车记录仪的存储卡是要自己买的,而且那个插卡位置在副驾驶座椅的下面,女同志插卡的话我感觉免不了要折腾一会儿。 座椅舒适度一般般,而且可能是因为方向盘比较大且扶手箱支撑不到手肘,开一会儿会觉得胳膊有点累。 氛围灯这个功能见仁见智吧,我是有些不适应。白天亮起来看不到白白浪费电,晚上氛围灯会清晰地反射在侧玻璃上,很容易影响司机的视线和判断。反正我一般是关掉。 虽然说了很多缺点,但精灵一号还是让我看到了不少亮点。 语音助手很好用,比特斯拉强多了。特斯拉的语音助手毕竟是老外弄的,不是很适合中国宝宝的体质,只能完成一些必要的操作,有时候口令不准确可能会识别不到,而且也没法聊天。反之精灵一号就好很多了,冗长复杂的车机菜单让新上手的司机不知所措,但绝大部分指令只要让语音助手完成就可以,而且还可以给语音助手改唤醒词。 还有就是,导航比特斯拉好用多了,虽然只要是个国产车就比特斯拉的导航好用吧,哈哈哈。但精灵一号导航的版本相较于大部分新势力的车依然是落后,没有红绿灯读秒功能也就算了,一些公交车道等摄像头的位置显示的根本就不对,跟手机导航有很大偏差。 精灵一号新风功能也是一大亮点,可以监测PM2.5来开启过滤。北京马上就要迎来持续雾霾和沙尘暴天气了,到时候再好好试一下。 整体比下来,这辆车看起来更像是一个外观可爱吸引女孩子的西餐厅,菜单上的种类也特别全,但是每一道菜吃起来都跟传统饭馆差距很大。你说它没有吧,它真有,但就是哪哪都差着点儿,只是聊胜于无。 最终我觉得,如果是车多闲得慌,看上它的外观了,可以买个玩玩,但真的想要一辆好用的新能源汽车,还是慎重考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