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2015年东风日产蓝鸟刚上市的时候,我觉得它的市场中的潜力很足,凭借着独特的外观设计,受到不少年轻消费者的关注。转眼间蓝鸟已经更新至2021款,前不久我有幸参加了新车的试驾活动,下面结合我在试驾过程中的感受,来详细的和大家聊聊这台车。
试驾车型:2021款蓝鸟 1.6L CVT智联智酷版
价格:该款车型的官方指导价为13.39万元,目前在北京地区是有3万元左右的终端优惠,参考裸车价10.39万元。再加上必要花费11065元(包含购置税、交强险等),以及商业保险4883元,这款车型计算下来的落地价是119848元(价格仅供参考,根据地区优惠幅度视情况而定)。
空间:尺寸方面,蓝鸟的长宽高分别为4683×1780×1465mm,轴距2700mm。乘坐空间部分,以编辑181cm的身高为参考,将前排座椅调至最低,且保持合理坐姿的情况下,头部可以获得3指左右的空间,前排坐姿有些偏低,会对驾驶视野造成一定的影响。保持前排座椅位置不动,来到后排,此时头部空间已经所剩无几了,仅留有1指的余量,腿部空间还算可观,大概有1拳3指的活动空间。后排地板中部的凸起不算高,纵向空间能容纳下42码的鞋子,所以坐在座椅中间的乘客即便是长途也不会觉得太难受。
动力:试驾车型搭载的是1.6L自然吸气发动机,最大马力为122Ps,峰值扭矩155N·m。传动系统,与之匹配的是CVT无级变速箱。驾驶体验方面,日产这套1.6L+CVT的动力总成可以说是很成熟的产物,被旗下车型广泛使用,动力输出的线性和流畅度都还不错。虽然这台发动机没有涡轮加持,但是初段的油门反应也不会很迟钝,轻点油门也能得到不错的动力输出。
底盘:底盘结构方面,蓝鸟采用前麦弗逊式与后扭力梁式的悬架组合,相比于老款车型,2021款蓝鸟的底盘有很明显的优化痕迹,从直观感受来看,它在阻尼方面变软了一些,没有以前那般生硬。底盘扎实且有厚重感,开起来不会有松松垮垮的感觉。
加速测试:全油门起步时,即便是关闭了ESP车身稳定系统,前轮也没有出现打滑的迹象,车身姿态控制的比较稳定。我感觉是由于它的动力输出偏线性,整个加速过程中没有特别强烈的爆发感。最终蓝鸟的百公里加速时间为10.65s,这个成绩在同级别中属于中规中矩的表现。
噪音:蓝鸟对于噪音的控制表现一般,怠速状态下车厢里的静谧性还算不错,但车速上来后,噪音会成阶梯状的形式增长,尤其是车速达到90km/h以上时,胎噪声会有些突出。根据我实际的测试,当车辆处于怠速时,噪音值为41.2分贝;以60km/h速度行驶时,噪音值为56.8分贝;以80k/h速度行驶时,噪音值为62.5分贝;以120km/h速度行驶时,噪音值为67.4分贝。
油耗:在对蓝鸟做油耗测试前,我将仪表盘内的车速、油耗、行驶里程三厢信息归零,测试路段主要以城市道路为主,期间还包括了数个相对拥堵的红绿灯路口,以及一小段高速路况。本次测试的实际里程为98公里,平均车速在41公里/小时左右,通过计算得知,蓝鸟的实际综合油耗为5.9L/100km。由于蓝鸟的发动机排量不大,而且还是自然吸气的发动机,在燃油经济性上表现得令人很满意。
日产蓝鸟是一款很有个性的车,悬浮式的车顶很特别,这也是很多人放弃轩逸而选择它的理由。当然除此之外,相比自家的全新一代轩逸,蓝鸟的终端优惠更加诱人,普遍可以做到3万元的现金优惠,即使是顶配车型,终端裸车价仅需10万元出头,而轩逸的悦享版优惠完裸车接近12万元,2万元左右的差价会改变很多人的购买决策。由于多年未换代,蓝鸟的内饰布局略显老气,机械手刹很掉档次。配置方面,这台顶配版本还是令人有些失望,比如座椅是织物的、大灯是卤素的、后排空调出风口也没有,也难怪它优惠这么大。动力方面,虽然它搭载的也是代号为HR16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但是最大功率仅为122马力,峰值扭矩仅为155牛·米,相比全新一代轩逸都低了不少,百公里加速12秒开外,动力很肉,干吼不走。虽然座椅比较柔软,但是较高的后排中央地台凸起影响了乘坐舒适性。总的来说,如果预算更为充足,建议选择全新一代日产轩逸。
我是在东风日产4S店工作的,对蓝鸟这款车型也比较了解,蓝鸟这款车自上市以来,销量一直都不怎么样,而据我们统计,造成它销量不好的原因,大概率就是因为蓝鸟的外观和配置这两方面了。
蓝鸟车型是在2016年正式上市的,而在当时来看,蓝鸟的前脸设计的极为个性,有人就非常喜欢这种有个性的外观,就是冲着外观去买它的,而有的人就会觉得它非常难看。
内饰和空间方面,蓝鸟的内饰采用了红黑相间的双拼色设计,看起来还是非常好看的,不过用手摸一下就能感觉出来,其实都是硬塑料材质的,有些掉价。再就是因为蓝鸟采用了溜背式设计,所以它的后排空间就受到了影响,像我178cm的身高坐到后排就会有点顶头了,且后排中间位置的隆起比较高,做到中间时基本就是半蹲的状态。不过它的后备箱空间有521L,还是很大的,不过为了这个大后备箱,蓝鸟的尾部造型就非常难看了。
操控方面,蓝鸟的转向还是很精准的,没有虚位,不过低配版的蓝鸟没有配备车身稳定系统,所以如果急转弯的话,可能会出现甩尾,这一点一定要注意。而舒适度方面,因为采用的扭力梁悬架,在路况不好的地方,会很颠,尤其是坐在后排时,感受颇为明显。不过蓝鸟的座椅继承了日产的优点,还是很软的,坐起来很舒服。
动力方面,搭载的轩逸同款的1.6L自然吸气发动机,匹配的CVT无级变速器,这就造成了它和轩逸有着一样的毛病,起步肉,动力只能满足日常家用,但是特别省油,百公里综合油耗仅6L。
综合来看
蓝鸟车型除了外观和内饰方面设计的轩逸不一样,但是三大件其实是和轩逸一样的,而轩逸能买到同级销量第一,蓝鸟却被逼的不得不降价促销。所以如果能接受蓝鸟的外观设计,选择入手蓝鸟,还是非常合适的。
蓝鸟虽说也是日产的紧凑型轿车,但我对这款车的印象并不怎么好,我是不怎么推荐的。
外观没什么可说的,当我走入车内的时候,我并没有调到一个舒适的驾驶位,因为他的方向盘只支持上下调节,调了十分钟左右,还是不符合我的心意,差评。并且方向盘的握感不佳,用的还是硬塑包裹,一摸上去就是硬邦邦的,特别是现在冬天,那滋味“爽”。8英寸的中控屏采用的是内嵌式,感觉有点老套了,并且流畅度并不好,偶尔会有卡顿的现象。如此的内饰来说,确实不怎么样。
我176cm,实际上调整好座椅之后,前排头部空间是1拳,后排头部空间是3指,腿部空间是1拳3指,为了追求动感的车身,后排压缩的比较厉害,对空间有需求的朋友慎重考虑。并且后排中央背靠确实有点的硬,中央地台会有一定程度的凸起,凸起的地台放脚是不舒适的,只能放在地台两边。我在中间乘坐了2个小时之后,我的老腰就受不了了,并且腿有有点的酸。
实际的驾驶中,油门设定的比较轻快以及敏捷,表现很积极却又不会太过鲁莽和夸张,我在第一次接触这款车的时候就很快上手了,很好开。普通的城市行驶中,动力输出是较为线性的,城市跟车行驶是非常轻松的,CVT变速箱平顺性也非常高,城市驾驶轻松惬意。但高速行驶中,时速80之后,再加速能力可以说没有,有种感觉:怎么踩油门都没怎么提速的样子,高速超车一定要留一定的余地。
前麦弗逊后扭力梁,悬架的动作十分清晰和干脆,不过它的跳动不会很过分。只要不是大的坑洼以及连续的减速带来说,底盘的滤振效果还是值得肯定的。不过与轩逸比起来,我觉得蓝鸟底盘的质感比起轩逸要更加紧致,这跟他定位偏一些运动有关。我对蓝鸟的评价是:普通的家用我是不怎么推荐的,个人驾驶注重运动?性能也偏弱,算了吧。
说起蓝鸟,相信很多朋友都会想起15年前的BlueBird,当时的蓝鸟定位于中型车市场,直到2016年全新换代的蓝鸟上市,新车的风格完全改变,英文名为LANNIA,定位于紧凑型车,本期车评就来聊聊对蓝鸟的体验感受。
外观
首先从外观看上去非常的年轻化,大气、动感都可以来形容它,带有悬浮式的车顶,顶配车型17英寸双拼色的轮毂显得非常运动;全车有很多凌厉的经线,设计上很有层次感,外观设计非常能讨好年轻人。
内饰
内饰的设计同样很年轻,三辐式平底方向盘、中控台上带有仿碳纤维的塑料材质装饰板,挡把周围的钢琴烤漆还能凸显一丝档次感;轴距2700mm,和轩逸很接近,后排的腿部空间比较充裕,全车的坐垫也是偏软的设定。
行驶
搭载1.6L发动机,最大功率122马力,匹配CVT变速箱,这套动力总成是日产用了很多年的机器,耐久性非常好,动力初段调的比较灵敏,甚至有些窜,适应后在市区的提速很顺畅,中后段的加速有乏力的现象。转向带有轻微的虚位,过了虚位值后带有一定运动车的指向性;底盘的调校偏软但略微有些散,和老款的轩逸很像,对于家用来说完全够用。
优点
1、8英寸的多媒体车机支持车联网和OTA升级,这一点在全新轩逸上都没有全部实现。
2、后备箱常规容积521L,尺寸非常大,甚至是越级的表现。
3、实际市区油耗在百公里6L左右,高速100km/h巡航我曾经开到过5L/百公里,对于年轻人来说很重要,事业刚起步可以减少加油多花的钱。
4、变速箱平顺性非常好,即使急加速它的速度增长也很平稳,很适合年轻的新手来驾驶,日后有了小孩带上家里老人出行时这种平顺性会很舒适。
缺点
1、后排座椅中间没有头枕,地板中间有鼓包,影响后排中间乘客舒适性。
2、后车窗为上扬的设计,坐在后排向外看视线有些压抑。
3、标配卤素大灯,没有日间行车灯,灯光配置不是主流水准。
4、辅助配置只有倒车影像,没有前后雷达,对于年轻的新手驾驶员没法判断距离。
5、以顶配为例,配置比较低,和同级别车型相比属于落后的状态,主动安全、科技配置基本没有,低配车型甚至没有ESP车身稳定控制。
总结
蓝鸟的“血统”其实和轩逸是分不开的,而蓝鸟的外观则是单独为年轻人设计,细节上体现出个性的一面,特别适合年轻人买的第一台车,很容易上手,现款车型只有两款配置,高配车型更值得推荐,因为车身稳定控制和牵引力还是必须要带有的,保证最起码的行车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