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级车热门评分

【外观】 Model S用了轿跑化的扁平引擎舱结构,T型立体车标在引擎盖处形成了延展装饰,而封闭式前脸的下放除了下气孔与带有雾灯的导流孔外,也提供了扁平且延长的扰流前唇以改善下压力与风阻。 【动力表现】 我的这款Model S选配的是标配款,电机马力是是670匹,前永磁同步后交流异步电机,零百加速大概在3.2秒左右,对于我们想要档次又想要速度的来说已经够了。 【驾驶感受】 说实话,刚接触model s的时候,那屏幕换挡是我最难接受的一点,因为习惯了手挡或者怀档的缘故,屏幕换挡让我多多少少都不习惯。再试一个方向盘转向灯的,那叫一个煎熬。不过特斯拉的地盘调教那叫一个牛,特斯拉开起来方向盘往哪转车就往哪开,说实话那感觉是我目前开了这么多辆车来说实打实的舒服。

讲真没觉得特别舒服 过弯是我觉得最牛的地方…外观内饰这都是自己选的 无可挑剔 让我觉得最痛苦的是转向灯女孩子去掰 对,就是用掰的 太吃力了! 一定要选动力转向升级!低速行驶方向盘太费劲了… sc我认为不上赛道完全没必要选 换成免钥匙进入 全景影像什么的更划算 这个倒车影像一塌糊涂…日常加速也是可以到140多无压力的 sc没什么太大必要 特别是对女孩子来说 当然你要是喜欢这个罗盘和方向盘上的小圈圈那另当别论 全红我现在觉得有点腻 下一台如果还是保时捷 我会选择不要钱的黑内或者树莓紫什么的 红内国内有点审美疲劳了 而且仪表台上全红会反光 不安全 座椅舒适度我觉得没问题的 就是底盘有点硬 毕竟跑车 能接受!

作为特斯拉Model 3的车主,Model S绝对是我的Dream Car之一,尤其是Plaid版。那可是真的“人在前面飞,魂在后面追”。不过这车试驾不了,只能试驾双电机版,也很快了3.2秒破百。这个我也比较满足了。由于我是3的车主,到了店里简单预约下就可以试驾了。说说车子。 【外观】 Model S的变化较老款并不大,一如即往的帅气。这就是我之前买特斯拉的理由之一。Model S应该是除了roadster外第二帅的车了。至少我这么认为。 【内饰】 Model S的简约而不简单,加上Yoke方向盘和后排小屏幕。充满了科技感。豪华感一般,但软性包裹很足。还是给了我开未来车的感觉。S有仪表盘,如果下放到3和Y就确实不错了。整体我还是很喜欢的。 【配置】 配置方面基本也很足,该有的配置基本齐了,除了没有电吸门和座椅按摩这些。娱乐芯片也是AMD的,速度相当快。毕竟科技是特斯拉的一大卖点。 【空间】 空间大,是哪里都大。前备箱、后备箱、前后排都很大。特斯拉的空间利用率没得说。后排还不是几拳的问题。 【续航】 特斯拉的续航还是很准的,EPA工况下基本差不多。除了性能外,续航也是一大优势。 【智能化】 自动辅助驾驶芯片已经是HW4.0了,虽然还没开通,但比3.0提升不少。但由于AP还没有开放,测试不了,应该会比3强很多。语音还是不好用,这点应该学学国产品牌。游戏、视频娱乐就不用担心了,特斯拉车机相当好玩,神秘网站加宽了拓展性。 【驾驶感受】 驾驶者之车,最强项就是操控。一流,方向盘指哪打哪。加速迅猛,推背感十足。3.2秒加速果然名不虚传。高速弯道,双叉臂的支撑性很强,几乎没有什么侧倾,过弯稳。完全撑的起这个价位。驾驶可玩性很高。 【服务】 至于服务嘛,特斯拉向来都很好。雪饼、饮料随便拿、随便喝。Model S和S的试驾是特斯拉专门人员和较少的门店进行,这次陪我试驾的是他们的副店长,可见其重视程度。 【最不满意】 车不是十全十美的。我一个想吐槽的就是那个科技感的Yoke方向盘。不好用,尤其是掉头时,很不好抓。然后就是要吐槽方向盘上的控制按钮,左右灯很容易打错。最后吐槽下换挡,不如怀挡好用。要伸手去触屏还是稍显别扭。 以上是我的试驾感受,不喜勿喷。

作为人生第一辆跑车,整体还是很赞的,波尔多红经典内饰搭配白色外观效果非常好,个人感觉敞篷还是拉风的,虽然比不上911的性能,但是作为入门级跑车来说驾驶乐趣还是有的,操作感可以充分感受到人机互动,而且主要操作面板并不复杂,很容易上手。虽然没有911的四座空间,只是两座,但是车的前后有两个储物空间,关键是储物空间还挺大,放两个20寸左右的行李箱问题不大,因此特别适合和心爱的人来场说走就走的旅行,之前担心上高速拉胯,实际开下来小长途还是没任何问题的,就是建议放个腰垫,开久了腰部还是有点小累,另外建议加个隐形车衣,毕竟底盘是真的低,有时候碰到有高低的石阶真怕磕到,虽然实际开下来感觉多虑了,问题不大哈哈。总之还是较为满意的

【提车价格】落地的税比我想象中少一些 【购车经历】对比了好几家豪车店,先是去了莲花,莲花的油车虽然给的缸数少,但是操控感真的很棒很心动不过不会作为自己的第一款车,电车的话内饰相比于u9肯定要好看些,但是开起来觉得很一般,可能我试驾的是低配开起来和家里的理想差不多,除了底盘能感知到差别的驾驶员位置很一般,3月底刚好赶上su7u上市,雷神吹的那叫一个心动,第一时间拨打了小米联系方式,还去了线下,静态看了下长得挺帅,坐进去前排驾驶位的话舒适度一般,座椅麂皮用了一半,屁股也只舒服了一半,但是后排出奇的贴合我的身高和坐姿真是奇怪,四个座位和冰箱算是加分项,并且这个价位的1500匹马力确实极具诱惑,可惜当时压根不缺订单,客服告诉我根本忙不过来没法给我排试驾,说是都是预定了的车主在排队试驾,我们没预定的轮不到,这点我觉得小米做的不好,应该搞个双通道,已经预定完的车主也不急这一时半会试驾吧,钱都付了车都定下来了试驾机会不应该让给还没定的人吗,我不太懂这个逻辑,所以我觉得就算已经定了的车主要试驾也应该给没定的人一个通道,只给一边的话太离谱了。4月份结束购车权益,结果30号晚给我打电话说可以预约了,谁家60万车子只要一天试驾完当天就要决定的,这也太为难我了,自忖还没到50万可以当水花,于是果断放弃小米。自己去了法拉利的店,店员还算客气就是看我年纪小没太当回事,也没个介绍,可能豪车都这样,不过说是已经有人预订了展厅里的车不让我试坐,表示理解,第一次买车了解的豪车渠道太少了,去车展的宾利展台说是没有认识的销售不许进直接闭门羹了就放弃了,懂车帝上问了买了宾利的老哥,听取了下意见,本来想要罗马毕竟最便宜的法拉利,不过法拉利的养电器环节我听着自己吃不消,宾利的话本来老哥开宾利的有点好感被赶了就完全不想买了。买这车完全是抱着看新奇的想法,转到最后一天才进的4s店,本来只打算看看的,结果销售太热情,算是被骗进去了,哈哈哈,据他们说当时压根以为我就是来参观的,一般这个年纪都是家里人带着来买的,3月底定的说是6月底提,结果5月底就到了,但还是6月初才提完办完牌照。还运送到家,说实话等的有点久不过这类车应该都要这个时间这个算快的了 【空间表现】后备箱一直没打开过感觉送的两个包在里面就已经放不下别的东西了,然后椅子的话电机限制了没办法退到底,不然我觉得前排空间可以再大些,本身的乘坐舒适度在跑车里算不错的了 【续航能耗】普通城市道路驾驶应该基本和标的450差不多,高速上不清楚可能和su7u大差不差,稍微多一些?300出点头的样子。 【辅助驾驶】 辅助驾驶没有激光雷达所以就是车道领航和定速巡航,雨刷开三档会无法使用,因为拨片和飞跃都是一个拨片控制如果你在启用辅助驾驶的时候开启飞跃拨动拨片会导致两个指令冲突,车辆接下来无法使用辅助驾驶必须停下重启 【充电时间】 快充算快的,基本上40分钟,充满可能还是要接近一小时最后的难充进去,到百分之80,基本上10多分钟 【最满意】 作为刚入社会买的第一台车,情绪价值确实拉满,买的当天就被小区里的人围满了,200万能买到一手这个外观的崭新跑车估计也没第二家了,选这个主要也是觉得国产车耐造,网上说的圈速对我来说不算什么选择难点,只要好开就行,1300马力跑不过米子也不算大事,毕竟平常路上的车也跑不过我,之前只下过两次赛道,赛道上还是更喜欢油车的轰鸣,电车开起来总觉得少点意思不知道为啥,不过确实坐起来比小米舒服,网上骂圈速慢的笨重大沙发反而成了我的加分项,屁股很喜欢下次还买,按摩力度也比su7u大一些侧翼感知也更好,别问我为什么老提su7u因为最开始本来是冲着他去的,没想买那么贵还以为能给自己省点钱🙂↕️。提回来之后自己的车位对面就是台闪电黄su7u,然后路上也经常遇到普通款的小米给我闪灯想找我蹦一下,可惜本人开车比较怂,一直都是按着时速开,如果有车友找我默认被崩,哈哈哈。朋友们都说买这车还开那么龟速给他们急坏了。不过e4方的原地掉头意外的实用,去地下车库如果遇到死路掉一下就完事了方便多了。云辇z的稳定性确实很好下雨天的高速一点都不怕,轮胎大就是好,贴地稳稳的,安全感满满。相比别的跑车这个坐姿本来就高了,加上抬升功能下地库或者减速带一点都不慌,随便开。马路牙子确实也能上但是怕刮坏。总的来说开的很爽,作为跑车在网友眼里是不合格的,跑不快的跑车还叫跑车吗,我觉得批评的无可厚非,但对大部分人来说的样子货反而还挺适合我,毕竟他的街道属性确实没得挑,超过半数以上的豪车,不是我骗人,不信可以自己去4s店试试不要钱的。比亚迪这公司你可以说不会造豪车,但是你说造一台适合当买菜车的跑车的话好像还真给他做到了? 【最不满意】 选配少的离谱。好在内饰紫色个人喜欢,接缝明显,车机多媒体应用相比于买菜车都少,居然宣传月供多少就能买,宣传部门赶紧开除。

本人提车3个月,历程万里,在此站在主观立场评价观众关注几点问题。 【外观:美观时尚,获得过国际大奖;期待多些空气动力学的洞洞… 【内饰:脱俗特色设计,方向盘采用yoke就更加人性化,其余新鲜感十足; 【配置:齐全动力强劲,马力和扭矩都有较好的表现; 【空间:布局合理; -【续航里程不足、电池充电速度比同行慢,电池架构稍显落后,尤其高速上跑完200公里,务必去充电,毕竟还留下30%余量去准备缓冲里程。 -【智能化程度较低,低于行业标准,碰撞主动回避等功能缺失; 驾驶感受整体不错。 【重中之重是:期待上汽增加对售后服务的关注力度,比如增加OTA升级力度,客户反馈问题深究等。没有一个工业产品是完美的,对于已知缺陷的处理上要有足够的耐心和效率,理应让客群感受到被持续不断的服务着…而不是锤子买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