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路过市区那条“汽修一条街”,忽然发现好几家店门口挂了转让的牌子。这场景不禁让我想起前段时间一位开汽修店的朋友向我抱怨——“现在日子不好过了,店里都快变养老院了。”
我当时也没太当回事,直到昨天又跑去他那换轮胎,发现他的门店人气确实比往年差多了。小王一边给我调胎,一边吐槽道:“以前这个点儿,门口能排七八辆车,现在你看,连个影儿都没有。”

怎么回事?修车店不应该越来越吃香才对吗?毕竟现在车子那么多,路上堵成狗,各种追尾擦碰不是更多了?
带着这个疑问,我暗中观察了一圈,终于发现了蹊跷——进店的几乎清一色都是燃油车!
我这才恍然大悟,原来电车这“杀手锏”比我想象得狠多了,它还没正面干倒油车,就先干掉了修车厂...
小王掰着指头给我算了笔账:过去一台普通燃油车,两万公里要保养二到四次,光机油机滤这块就能进账四五百。现在的电车呢? 十万公里的保养可能就是更换两次空调滤芯,加上检查四轮定位,一年下来花不了两百块 。
我随口问道:“那刹车片总得换吧?刹车油总得加吧?”
小王摇头苦笑:“电车都有能量回收,刹车片能用到'脱把'。至于刹车油...人家保修期是8年啊兄弟!”

但最致命的还不是“没活干”,而是“不敢干”!
我随手翻了翻朋友圈,前两天刚看到个新闻:上海两个修电动车电池的技师,因为“破解”了电池管理系统,直接被判刑!一个判了6个月,一个拘役6个月。你敢信?修个车还能“坐牢”?
小王说得没错,燃油车时代,他们动个发动机、倒腾个变速箱都敢,最多就是“不好使”。
但电车的“三电系统”不一样,碰。没有专业设备、没有高压资质、没有厂家授权,跟在断头台上干活没啥区别。

更“扎心”的是,就算他们想转型学电车,投入成本也劝退——光一个新能源维修工位就要20万起步,别说技术培训费用还没算进去,这对路边店来说简直是天文数字。
据权威数据统计,2023年有53%的汽修店进厂台次同比下滑,而全国90万家汽修企业现在几乎都面临着严峻考验。很多地方的汽修店已经开始大面积倒闭了。
看来,那句“电动化是大势所趋”不只是口号,而是实实在在正在发生的行业地震啊!
看来这又是一场“创造性毁灭”啊...想想也是,谁能想到二十年前,手机淘汰了BP机,如今电车正在用同样的方式改变着我们熟悉的汽车生态。
你最近是否也发现身边的修车铺变少了?欢迎留言分享你的发现!
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