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合作发布作品

    智驾宣传“翻车”实录:当车企的“未来感”撞上用户的安全焦虑

    爱笑贝尔7y9头像爱笑贝尔7y9头像
    爱笑贝尔7y904-15

    技术未满,责任难清——谁在为智驾的“过度承诺”买单?

    一场致命事故引发的行业地震

    2025年3月29日深夜,一辆开启NOA(领航辅助驾驶)的小米SU7(图片|配置|询价)在高速公路上撞向施工路段的水泥护栏,车辆瞬间爆燃,三名年轻乘客不幸遇难。这场事故不仅让小米陷入舆论漩涡,更撕开了智能驾驶行业长期存在的“遮羞布”:车企以“解放双手”“AI代驾”为卖点的营销狂欢,与现实中频发的技术局限、责任模糊形成鲜明对比。


    这场悲剧背后,一场关于“智驾技术是否被过度包装”“安全责任如何界定”的全民讨论正在发酵。当车企将“自动驾驶”作为核心卖点时,消费者是否真正理解L2级辅助驾驶的边界?当事故发生时,是驾驶员分心,还是系统缺陷?这场博弈,关乎技术伦理,更关乎生命尊严。


    一、技术神话的崩塌:智驾宣传与现实的“致命落差”

    1. 营销话术的“文字游戏”:从L2到“L2.9”的认知陷阱

    车企为规避责任风险,创造出一套模糊的等级体系:L2+、L2.5、L2.9……这些术语既不符合国家标准,又暗示技术接近L3级自动驾驶。例如,小米SU7发布会上宣称NOA能实现“施工避让”,但事故路段动态改道的复杂场景却暴露了系统算法的局限性。更讽刺的是,事故车辆标准版因缺少激光雷达和后角向毫米波雷达,感知能力大幅缩水,但宣传中却未明确告知用户这一差异。


    2. 功能边界的“选择性沉默”:AEB失灵与接管时间的致命漏洞

    多起事故揭示了智驾系统的脆弱性:

    - AEB(自动紧急制动)失灵:小米SU7碰撞前2秒识别障碍物,但AEB未启动,仅减速19km/h,远低于行业30-40米刹停的标准。

    - 接管时间不足:系统留给驾驶员的反应时间仅1-2秒,而人类从放松状态到紧急接管平均需3秒,这种“时间差”直接导致悲剧。

    车企在宣传中强调“智驾覆盖率”,却对极端场景的失败案例避而不谈。例如,小鹏P7曾因未识别静止车辆酿成致死事故,而用户手册仅以“LCC是辅助功能”轻描淡写。


    二、责任迷宫:车企、驾驶员与法规的“三角博弈”

    1. 车企的“甩锅逻辑”:责任永远属于驾驶员?

    当前法律明确规定,L2级辅助驾驶的责任主体是驾驶员。即便系统存在缺陷,消费者也面临举证难题:

    - 数据黑箱:事故关键数据(如AEB触发记录、接管时间)由车企单方掌握,用户维权时往往因“证据不足”败诉。

    - 宣传误导的“灰色地带”:虽然车企宣称“驾驶员需全程监管”,但“零接管”“全国都能开”等广告话术诱导用户放松警惕。蔚来NOP功能曾因宣传被误读为“自动驾驶”,导致致命事故后仍无车企担责。


    2. 法规滞后的困局:L3级落地难,责任划分无据可依

    我国尚未对L3级以上自动驾驶立法,导致责任认定陷入真空:

    - 地方试点矛盾:北京允许L3级车辆上路,但事故仍按传统交规处理;深圳规定安全员需担责,而杭州则将责任推给车辆所有人。

    - 国际经验启示:英国《自动驾驶汽车法案》明确区分“有人驾驶”与“无人驾驶”责任,车企需在系统激活时承担主责,这种模式值得借鉴。


    三、破局之路:技术、监管与用户教育的“三重革命”

    1. 车企:从“营销内卷”到“安全敬畏”

    - 透明化披露:强制公开智驾功能的极限测试数据,如AEB触发速度、复杂路况成功率。

    - 营销合规:禁用“自动驾驶”“解放双手”等误导性词汇,改用“组合驾驶辅助”等国家标准术语。


    2. 政策:立法提速与数据监管

    - 责任划分立法:参考英国模式,明确L3级以上自动驾驶的车企主责,并建立事故数据第三方托管机制。

    - 强制安全标准:制定AEB性能、接管时间等关键技术指标,淘汰“伪智驾”产品。


    3. 用户:破除“技术迷信”,重建驾驶常识

    - 风险教育:政府联合车企开展智驾功能安全培训,强调“辅助≠替代”。

    - 场景限制:专家建议仅在高速、白天等低风险场景使用智驾,恶劣天气或施工路段强制人工接管。


    自动驾驶的“成人礼”——在敬畏中前行

    智驾技术的未来不应是车企与用户之间的“信任博弈”,而应是安全底线之上的创新竞速。当小米SU7的残骸仍在警示行业时,我们亟需一场从技术到伦理的全面反思:车企需要放下“造神”心态,政策需要筑牢责任围墙,而每一位驾驶员,都应重拾对方向盘的敬畏。


    互动话题:你会因为车企的智驾宣传而选择放松监管吗?你认为事故责任该如何划分?评论区留下你的观点!

    #聊聊新能源汽车安全##你觉得新能源汽车安全性靠谱吗##买车你会选择智驾功能吗##如何避免智驾中出事故##小米su#​​

    次阅读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
    赞同
    收藏
    分享

    评论·0

    头像头像
    提交评论
      加载中…

      热门资讯